張艷泉
摘 要:文物檔案是全面記錄文物物理特征與歷史文化特征的資料,為基層文物單位的重要財富。本文從歷史文化傳承視角入手,以汾陽太符觀文物管理所為例,探究文物檔案管理的必要性及有效策略,幫助基層文物單位解決文物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保護文物及歷史文化,為歷史文化傳承與弘揚提供幫助。
關鍵詞:歷史文化;文物檔案;檔案管理
對于基層文物單位來說,文物檔案管理工作較為復雜,且受多種因素影響。就文物檔案管理工作現狀而言,普遍存在檔案管理制度不規范、檔案管理人員素養不足、檔案管理方法落后、檔案開發利用缺失等問題,難以發揮文物檔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就此,關于文物檔案管理的研究具有鮮明現實意義。
1 基于歷史傳承視角下的文物檔案管理必要性
文物檔案是指基于文物相關工作形成的有價值、有記錄意義的文字、圖片或視頻等信息,可劃分為以下三類:1)文物自身檔案,是指文物相關信息的記錄,涵蓋文物的各項內容,可體現文物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2)文物參展檔案,是指文物展覽過程中形成的各項記錄,如展覽的內容、時間等;3)文物信息檔案,是指文物發掘、調研、修復等工作相關的記錄??梢姡奈餀n案覆蓋文物的各個方面,與文物發展與管理息息相關[1]。從歷史傳承視角出發,文物檔案管理發揮如下重要作用,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保護文物。文物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文物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可全面整合文物相關的各項信息,深化工作人員及群眾對文物的認識,規避人為因素對文物造成的破壞,進而實現保護文物的目標。
鑒別文物。文物檔案包括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可全面呈現文物的特征,為文物鑒別提供詳細參考資料,使文物管理與保護更為精準有效。
管理文物。根據文物檔案信息,管理人員可了解文物特征、歷史管理方案與措施等內容,進而制定更為完善的文物管理策略,使文物得到妥善管理,避免文物出現遺失、破損等問題,提高文物管理的科學性及合理性[2]。
2 基于歷史傳承視角下的文物檔案管理策略
基于歷史傳承視角下的文物檔案管理必要性,基層文物保護單位需提高對文物檔案管理的重視,結合多項管理因素,重新制定文物檔案管理策略。汾陽太符觀為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汾陽太符觀文物管理所(下文簡稱“管理所”)結合最新檔案管理理念、技術與方法,創新文物檔案管理模式,可為其他單位提供成功經驗參考,總結其文物檔案管理策略如下。
2.1 健全檔案管理制度
管理所遵循國家文物檔案管理相關政策,制定文物檔案規范建設制度、文物檔案整理制度及文物檔案管理責任制度,覆蓋文物檔案管理的各個方面,約束管理人員的行為,保障文物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精細化、有序化開展。
在文物檔案規范建設制度中,管理所遵循文物局出臺的相關問卷,根據主卷、副卷、備考卷的分類進行文物檔案的歸檔處理,并根據太符觀特征,將拍攝的觀內照片、視頻等內容,整合為收錄性檔案;將記錄的太符觀工作內容、流程及成果等信息,整合為記錄性檔案,使檔案的形成更為規范。
在文物檔案整理制度中,管理所制定明確分類標準,對形成的檔案進行劃分與排序,裝訂成冊,做好索引與記錄工作,使文物檔案管理更為細致有序。
在文物檔案管理責任制度中,管理所將文物檔案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管理人員中,結合文物檔案管理工作內容,制定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與管理人員薪金掛鉤,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
2.2 加強管理人員培訓
管理人員是文物檔案管理的主體,其素養與能力直接關系到文物檔案管理與保護效果。管理所定期開展檔案管理人員培訓工作,結合最新檔案管理知識與技術,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使其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符合歷史文化傳承要求下的文物檔案管理要求。細化來說,管理所開展的培訓活動以工作培訓和技能培訓為主,前者圍繞文物檔案管理的各項內容;后者圍繞最新檔案管理技巧,如信息系統操作技巧等。以工作培訓為例,針對文物保護單位“四有”檔案編制工作要求,管理所邀請文物檔案管理專家舉辦培訓班,以課程講解、案例分析及模擬制作等手段,傳授記錄性檔案的編制規范、要求、格式及裝幀方法等專業知識,并解答文物檔案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高文物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為文物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2.3 創新檔案管理方法
在新時期背景下,管理所引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創新文物檔案管理方法,減少人為因素對文物檔案的負面影響,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文物檔案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細化來說,管理所與軟件企業合作,共同打造文物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包括地圖功能、太符觀管理模塊、文物檔案管理模塊、維修工程管理模塊、文物檔案查詢模塊、文物信息統計模塊等功能模塊,為文物檔案信息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實現可視化、智能化文物檔案管理。
同時,管理所在檔案室配置多個傳感器,如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等,實時監測檔案室的環境,避免檔案室出現安全隱患,對文物檔案造成破壞,使文物檔案可以長久保存;在檔案室安裝防盜報警系統、消防報警系統及門禁管理系統,在檔案室出現風險隱患后,可立即報警,并封鎖檔案室,只有具備權限的領導可開啟門禁,盡最大限度保護文物檔案的安全,保護我國傳統歷史文化。
2.4 加大開發利用力度
在文物檔案管理工作中,開發利用是主要管理方式之一,可使更多受眾接觸文物知識,了解歷史文化,進而參與到文物保護、文物檔案建設工作中。管理所邀請專業攝像團隊,拍攝太符觀的照片,以真實、直觀地形式展示文物,上傳至汾陽太符觀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相關知識,如配合拍攝的圖片,介紹道教文化與道教禮儀,明確太符觀在文化發展方面的作用,擴大太符觀在社會的影響力。
為進一步開發利用,建議管理所借鑒短視頻、直播及VR體驗等模式,創新文物檔案開發利用方法,加大開發利用力度,擴大太符觀的影響范圍,吸引更多群眾認識并保護太符觀文物檔案。以VR體驗為例,管理所可邀請軟件企業,利用VR技術重塑太符觀,甚至可以模擬太符觀建造、活動的場景,上傳至官網,持有VR設備的群眾,可遠程進行沉浸式參觀體驗,了解歷史發展原貌,為歷史文化傳承提供幫助。和其他開發利用方法相比,VR技術可在不接觸文物檔案的基礎上,使群眾直觀了解并體驗文物特征及蘊含的歷史文化,更能夠保護文物檔案。
3 結論
綜上所述,在歷史傳承視角下,文物檔案管理工作可。借鑒汾陽太符觀文物管理所的成功經驗,基層文物單位需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培訓,創新檔案管理方法,加大開發利用力度,推動基層文物單位可持續發展,保護、傳承、弘揚我國優秀歷史文化。
參考文獻
[1]傅嬌.文物藏品檔案管理工作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03):119-121.
[2]董愛珍.不可移動文物檔案管理的探索與思考[J].民博論叢,2018(00):16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