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峰
摘 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使我國公路工程規模逐漸擴大,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社會對公路施工的質量要求大幅增強,加強監理力度十分重要。本文簡要概述了監理檔案資料管理的重要性,從管理意識、管理機制、管理方法、管理人員素質、管理手段五個方面分析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監理資料;檔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交通事業的發展使得我國公路施工規模形成了新的突破,數據表示,截至2019年我國公路總里程已達484.65萬公里,市場規模達1.98萬億元,預計到2025年可突破2.50萬億元,隨著施工技術的不斷優化與升級,越來越多的技術信息在施工階段產生,監理單位加強對施工資料的管理,將切實提升施工質量。
1 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監理檔案資料管理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公路施工項目越來越多,各地區監理單位在實施項目監管過程中所形成的項目施工至竣工全流程的數據資料,對公路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可推動施工技術、施工工藝以及流程的優化與創新,會進一步加強施工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與此同時,公路維修、改擴建工程的實施需要參照施工階段的各項技術應用與施工條件信息等進行針對性的方案制定,相關檔案資料對其有著指導性的作用。另外,完善的檔案管理工作有助于保護監理單位的合法利益,為監理工程師提供工作實施的前提條件,可促進公路事業得以良性發展。
2 當前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監理檔案資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監理檔案管理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實際公路工程施工項目推進過程中,由于監理人員對檔案資料管理的認識存在較大的缺失,使得其在工作執行過程中將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工程建設的監管方面,忽視了對工程資料的收集與保存,使得檔案管理存在嚴重的滯后性,影響了工程施工全流程施工資料的完整性與準確度,降低了檔案的利用價值,不利于監理工作的有效實施。
2)檔案管理機制不健全。由于施工現場的監理人員與檔案保存、調用人員對彼此的工作內容與流程無法得到準確的認知,使得與監理檔案管理相關的部門之間信息交流存在滯緩,導致施工信息不對稱。長久發展過程中將使得實際工程信息資料與檔案管理人員記錄在冊的資料存在偏差,往往會導致文件管理混亂或重要信息遺失,將給后期歸檔與檔案調用造成不便。
3)資料存檔與調用規范性較差。相關部門在檔案管理方面的制度與規范缺乏完善性,導致檔案管理者的管理意識普遍較差,對其工作有效性與精準度無法形成管控,在一定程度上給檔案管理單位形成了較差的工作風氣。同時資料卡片填寫不規范,內容失真現象嚴重,會給弄虛作假行為的發生提供便捷的途徑,不利于監理單位職能的發揮。
4)檔案管理人員素質偏低。監理檔案管理人員大多為監理工程師或其他管理人員構成,這使得檔案管理人才隊伍缺乏專業檔案管理能力,導致檔案管理人才隊伍能力普遍偏低,不適應公路工程規模逐漸擴大的需要。
5)檔案管理手段滯后。由于無法正視工程監理檔案管理的重要性,當前大部分地區工程監理檔案部門仍采用傳統檔案管理手段,與新時期公路工程建設發展的進程嚴重不符,加強監理檔案的信息化管理十分重要[1]。
3 加強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監管檔案管理的對策
1)提高檔案管理認識程度。公路工程施工工期相對較長,因此其監理檔案的形成周期也相應的會加長,需要檔案管理部門加強對這一環節的重視程度,切實將施工階段的每一個過程以及每一項監理工作資料進行全面的收集與整理,且確保收集上來的資料具有不可逆性,不能隨意篡改,否則將直接影響監理工作的有效性與監理單位職能的發揮。
因此,相關單位應加強對監理工作的管理,狠抓監理工程師以及檔案管理人員的責任,確保檔案管理相關工作得以有效落實。可從單位領導干部的職責出發,層層向下落實每一級崗位的具體責任劃分,并依靠法律合同約束相關人員的管理行為,推動其將自身職責完善落實,從而形成合力,提高檔案管理的效果。另外,應加強對檔案管理不嚴以及違法亂紀行為的責任查處,為相關人員的工作執行起到警示作用。
2)健全檔案管理機制。公路工程施工階段的監理檔案監管,原則上需要貫穿于施工全流程,實現這一工作目標、切實發揮監理職能,需要健全檔案管理機制,為管理工作的執行奠定堅實的基礎。監理單位應調動與檔案管理相關的所有部門與人員的力量,形成一個自上而下信息傳遞暢通的管理體系,從檔案記錄、收集、整理、歸檔、移交五個方面,落實每一個流程的具體職責與部門銜接過程,以此來保障檔案轉移的時效性與完整性,確保施工審批、會議活動、施工作業、核算等方面的工程監理過程與實施辦法,得到全流程的跟蹤記錄以及建檔歸檔。
另外,監理單位應完善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部門重組,根據施工現場監理工作內容,設置檔案管理部門體系,可針對性的提升檔案管理材料歸檔的精準度,從而有效避免資料丟失或弄虛作假事件的發生。
3)規范資料保管與調用的制度與流程。監理檔案管理部門需要在公路工程施工項目開展前,即根據國家《檔案法》、《歸檔文件整理標準》等檔案管理方面的標準化規定,對監理資料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需要相關部門切實完善制定資料保管、歸檔以及借閱的制度規范,令檔案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實施。
第一,健全管理公路工程施工監理文件資料記錄、收集、整理、歸檔、移交五個工作規范操作的制度,使流程崗位人員能夠各司其職獨立完成相關工作,同時應在制度中明確各環節工作的主要內容與工作時間,提升檔案歸檔的完整性與及時性。
第二,制定檔案保管與借閱的制度規范,在借閱審批、借閱時間、檔案編號、注意事項等方面加強重視,以此來提升檔案安全管理的力度。
4)加強人員技能培訓與責任意識。相關單位應施工現場監理人員以及檔案管理人員,進行公路工程施工監理檔案管理方面的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對施工流程、技術標準、工程管理、結算支付等方面監理工作的認識,使其了解監理人員現場工作流程與內容,為檔案歸檔的完整性提供保障;同時,應加強對現場監理工程師以及管理人員的檔案管理知識培訓,使其切實按照規定的檔案處理方式,確保檔案移交的真實性、完整性與及時性。必要時,需加強這兩類人才的交流與溝通,使其將工作銜接過程中的問題一一進行描述,從而促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銜接更加暢通,以此確保檔案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實施。
5)引進信息化管理技術。監理單位檔案管理部門應積極引進信息化管理技術,實現對工程監理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比如在工程監理期間引進ERP與BIM技術,將監理工作中所形成的各項信息自動形成儲存數據,并通過集成技術將各環節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類整合。與此同時應加大信息化管理系統、軟件的開發與應用,提高檔案室存儲、整理、編目、檢索工作實施的效率,切實提升監理檔案管理的科學化與規范化[2]。
4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期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對公路修建的需求越來越高,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加強公路施工監理檔案資料的管理,為提高施工質量提供保障,將推進民族之間的交往與國家的團結。因此,相關單位應不斷提高對公路工程監理檔案管理的認知,順應新時期社會的發展態勢,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優化檔案管理機制,規范檔案儲存、調用的制度流程,加強對管理人員的能力培訓,并積極引進信息化管理技術,以此切實推動公路工程監理檔案管理的規范性與標準化,為公路施工質量的提升形成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王格.公路工程監理檔案管理探討[J].陜西檔案,2019(05):38+37.
[2]秦平.建設監理業務檔案信息化管理初探[J].綠色建筑,2019,11(0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