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忠 張靜 張永寧


摘 要 通過對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生態氣象展區在設計過程中的安全性分析,結合在實際運維中遇到的安全性問題,闡述了展區建設在安全性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和遵守的原則,為氣象科普參與展會展覽提供建設和運維建議。
關鍵詞 世界園藝博覽會;設計;安全性
引言
2005年11月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安全發展”的概念;2006年3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首次提出“公共安全建設”的概念[1-2]。公共安全的范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數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財產以及社會生產、工作生活的安全;狹義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來自自然災害、治安事故(如交通事故、技術性事故等)和犯罪的侵害三個部分[3]。近些年來,公共安全研究被越來越重視。李輝等對“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應急管理與公共安全”等常用術語概念或核心概念及其概念間的時空關系進行了辨析[4]。李禮對城市化進程中的安全治理在理念、制度、操作層面進行了系統分析[5]。王景春等對京津冀區域的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進行了研究[6]。這些研究提高了社會公眾對公共安全的認識,強化了應急管理對公共安全的重要作用。
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世園會)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慶區順利舉行。此次盛會是國際性高端園藝最高級A1級別的展覽盛會,氣象行業是首次作為參展商參與展覽展示。氣象展區包括“一館一園一站一臺”(生態氣象館、世界氣象組織園、生態氣象觀測示范站、世園氣象臺)四個展區。生態氣象館位于世園會東北側的生活體驗館內,展廳面積約450平方米,集中展現“氣象、園藝(環境)與生活(人類)”之間的關系。世界氣象組織園通過“一帶三區五園”,體現園區的氣象特色和園藝的魅力。
本屆世園會歷時162天,持續時間長,跨越春、夏、秋三季,天氣復雜多變,強降水、雷電、大風、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多發;參觀人數多,接待入園人次近千萬人次,舉辦國家日、榮譽日、省區市日、企業日等各類主題活動三千多場。本文主要以生態氣象館和世界氣象組織園在設計、運維過程中遇到的安全性問題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氣象展區在設計、運維過程中采取的安全性設計和措施,為今后的氣象科普參與展會展覽提供建設和運維建議。
1生態氣象館的安全性設計分析
生態氣象館建設從2018年底開始,到2019年春季如期完工,包括十個展項(圖1)。大型展覽運營,保障參觀人員安全最重要,因此在方案審查過程中也是多次調整。
1.1 生態氣象影像云的設計
安全通道的后面是樓梯和衛生間,在原來設計方案中,在安全通道的前方設有生態氣象影像云展項(圖2)。展項主要用于實時展示衛星云圖、全國旅游、交通、花期預報等功能。在方案審查時,此展項被刪掉。因為根據規定,在安全通道出口處需要無遮擋。在實際運維期間,出入安全通道的參觀人員確實很大,而通道處無遮擋,實現了人員快速流動,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1.2 凳子的設計
在原來設計方案中,為了讓游客有一個休息的地方,在柱子處設計了一個環繞柱子的圓形凳子(圖2)。在后來的審查時,凳子被去掉。因為考慮到游客會長期坐在凳子上休息,影響到人員流動,造成安全隱患。特別是考慮到可能有孩子爬上爬下,造成意外傷害事故,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實際運維期間,確實有游客因為比較累,或趕緊離開,或席地而坐,不久離去。
1.3 二維碼設計
“生日氣象大數據”展項是讓參觀者輸入生日時間和地點,屏幕顯示該城市當時的天氣情況及代表市花,觀眾站在液晶幕上播報該日的具體信息及AR留影。該展項是生活體驗的打卡區,很受游客的喜愛。在原來的設計方案中,可以二維碼形式掃碼留念。但考慮到每個人掃碼時間就得4~5秒鐘,人員流量大的時候,就會形成擁擠,甚至發生踩踏。所以,在最后方案中,我們設計成拍照留影,這樣大大節省了時間。實際運維期間,拍照留影大大節約了時間,實現了人員快拍快走。
1.4 設備間的消防措施
設備間是放調控設備的地方。為了工作人員休息,放了桌子和凳子,也放了一些科普宣傳品。在消防部門檢查中,要求增加防火報警和噴淋設備,同時要求把易燃物品搬走。在增加了相關設備,搬走易燃物品后,通過了消防檢查。
1.5 預防大客流的措施
為保障生態氣象館平安運維,北京市氣象局制定《世園會生態氣象展區》運營方案,明確工作職責,從安保、應急、反恐、后勤保障等全方位加強管理。多次召開現場工作部署會,開展安保、消防、反恐等演練,提高運維人員應急反應能力。在實際運維期間,平安渡過了大流量的考驗。如五一期間,氣象館最高客流量接近3萬人(圖略),而且游客大多是上午參觀中國館、國際館,在中午前后集中到生活體驗區參觀,造成游客短時間大量集中。為合理疏導客流,避免造成事故,運維團隊一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員上崗,全力引導客流有序參觀,一方面及時關閉有關設備,引導游客到其他館參觀,避免人員集中。特別是“生日大數據”展項,我們把全天開放時間改成上、下午特定時段開放,減少游客停留。同時在游客不是特別多的時候,適時關閉“生日大數據”和“我們的家園”展項,同時向游客說明,我們要進行設備維護,避免引起游客意見。
1.6 防暴措施
雖然有運營方案,配備輪值保安,并多次進行了演練,但氣象館開始的時候沒配備防暴設備。經有關部門提醒,當即配備了防暴盾牌,防暴叉等設備,并擺放在隨手可即的位置,符合了大型活動對防暴安保工作的要求。
2世界氣象組織園運維的安全性分析
世界氣象組織園是室外展區,由于世園會展期長,跨越春、夏、秋三季,天氣復雜多變,強降水、雷電、大風、高溫等災害性天氣多發,引發氣象預警。
(1)高溫。 室外展區受氣溫影響大。延慶地區地處北京西北,夏季很少出現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但在世園會期間,就有幾次達到高溫的天氣,世園氣象臺還發布了高溫預警。如2019年5月23日,世園地區自動觀測站測得35.7度的高溫(圖略),園區裸露的地面更是接近40度。為此,園區管理部門把全部志愿者都撤回到室內,并提醒游客做好個人防護工作,避免在陽光下直射,以防止中暑。
(2)雷雨大風和冰雹。2019年5月17日17:31至18:10,世園會園區內出現了強雷雨、大風、冰雹天氣,其中降雹時間為17:33至17:37,17:39至17:44,降雹直徑目測為5至8毫米,較為密集。組織園有樹枝被刮斷,個別樹木有倒伏(圖略),幸無人員傷害。為此,大風過后,對樹木進行了加固,以避免再次造成損失和傷害。
另外,在運維期間,世園區還遭遇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世園氣象臺也是適時發布相關預警,提醒園區管理部門做好防護工作,幫助游客做好避雨避險,這里不再贅述。
3結束語
作為室內展區,參展方案從設計、建設、運維等整個過程中,唯以安全為第一要素,必要時可舍棄美觀、便利性等。在安全生產的大前提下,運維前要經過消防、安保等部門的驗收。
作為室外展區,要充分考慮到天氣因素的影響。要做好相關各種天氣的預案,加固展區相關設施,防止出現經濟損失和人員傷害。
參考文獻
[1] 顏燁.當代中國公共安全問題的社會結構分析[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8(4):1-12.
[2] 顏曄.轉型期煤礦安全事故高發頻仍的社會結構分析[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0(2):1-7.
[3] 張紅濤,羅云,王曉橋,等.我國公共安全標準的現狀及其運行分析[J].中國公共安全,2012(4):11-12.
[4] 李輝,秦緒坤,靳曉宏,等.公共安全管理常用術語概念標準化研究[J].中國標準化,2017(3):79-82.
[5] 李禮.城市化進程中的公共安全治理[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4):9-11.
[6] 王景春,林佳秀,侯衛紅.京津冀協同發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研究[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6.
作者簡介
孫秀忠(1973-),男;學歷:碩士,職稱:高級工程師,現就職單位:北京市氣象災害防御中心,研究方向:天氣預報和氣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