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等教育中,公共管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同時,公共管理學科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影響也十分顯著。運用案例教學法進行公共管理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教學質量和學習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公共管理專業案例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探討與分析。具體分析了案例教學法在公共管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公共管理教學;案例教學法;理論
案例教學法在醫學界和法學界應用較早。由于這些學科實踐性強,案例教學更具適用性。20世紀20年代,哈佛商學院提出在培養管理人才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來提高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經過長期的發展和實踐,逐漸得到了許多學校和教師的認可和運用,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案例教學法已逐漸成為世界范圍內公認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1986年,有權威報道指出,案例教學法本身在實際教學中具有很高的價值。案例教學法在我國的應用主要是在20世紀末。進入21世紀后,我國加強了案例教學法在高等教育公共管理教學中的應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輔助公共管理課程的教學,許多高校都建立了相應的案例庫中心。在公共管理過程中,案例庫中的資源可以用來完成對案例開發、寫作和教學方法的討論。
1 研究背景分析
事實上,案例教學法是指一種再現情境的方法,讓學生進入模擬情境,感受到案例的環境和條件,同時也是通過一定的討論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在案例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對案例的理解,深入分析案例成敗的原因。從中,我們可以吸取經驗教訓,并將其抽象為相關的管理理論。聽取他人對案件的理解和分析,不斷提高自己對問題的認識深度。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大學教育和生活的滲透程度相對較高。大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所獲得的信息也越來越復雜。許多大學生沉迷于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和虛幻的快樂,因此他們經常在教室里陷入智能手機的世界。傳統課堂的吸引力逐漸下降,其重要原因是教學方法落后。目前,學生的認知方式發生了變化,知識體系不斷更新和完善。因此,大學生可以從新技術中獲取新的知識和信息,將知識和理論應用于實踐更為迫切,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案例教學法能為學生模擬新的情景。學生和老師都在這一幕。通過案例分析,了解案例背景,解決公共管理知識鏈問題。提煉出本案涉及的公共管理的原則、概念、操作方法和實際效果。案例教學法的特點之一是生動、感性。它把教材中非常抽象的公共管理知識內容呈現給具體的現實,使理論知識更加簡單明了,使學生的探究興趣更高。事實上,案例教學法是從實踐的角度探索公共管理知識的理論,然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更加扎實、扎實,并具有一定的實踐技能。
2 基本特點分析
1)虛擬與現實結合。在實施案例教學法時,教師需要選擇真實的公共管理案例,然后對案例進行分析,具體分析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部分,以達到教學的連貫性。這也是現實與虛擬的結合。教師應引導學生在案例中發現問題,以案例為創設情境的基礎,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并能與教材內容相銜接。學生積極發揮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穿梭于虛擬和現實的環境中,學習體驗相對較新。
2)遵從主體建構性。案例教學法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提倡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合作學習。這是一種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學習方法。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應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根據案例指導,配合討論分析。在這個時候,教師不再是主要角色,學生的領導地位正在上升。知識流動的方向已經從教師轉向學生,從學生轉向學生。根據相關案例,學生將自己對知識進行加工,然后在師生之間共享加工后的信息。學生開始習慣于自己尋找知識,將知識串聯起來,不斷在大腦中假設和驗證,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公共管理的相關知識。利用自己的知識結構構建新的管理知識,從而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擁有動態性與互動性。在實施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直接回答和教給學生問題的答案,而主要起創設情境和引導問題的作用。在案例教學過程中,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所以學生們要做大量的準備和材料閱讀工作,學生們也要相互交流和互動。在某些情況下,學生可以在案件中發揮當事人的作用,解決公共管理問題。遇到的問題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和動態的。因此,學生需要廣泛探索各種公共管理書籍和資料,從整體上把握遇到的問題,并運用公共管理理論來解決這些問題。
3 實踐應用分析
1)提高重視程度。事實上,案例教學本身已經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尤其是在公共管理教學領域。因此,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在國內高校的實踐迫在眉睫。推進案例教學法在公共管理教學中的應用,是新時期管理學科的重點課題,也是適應現代管理人才培養的需要。當前,人才培養的要求不斷提高,高校肩負著培養高端人才的重任。因此,重視案例教學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案例教學法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得到充分的理解。西方發達國家的名牌大學之所以能取得更高的教學成果,是因為他們發明并廣泛應用了案例教學法。因此,要實現公共管理教育的突破,需要重視對案例教學的理解和研究。
2)明確定位,激發熱情。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也是實施案例教學的關鍵因素。在實施案例教學時,應以學生為中心,以案例為主體進行課堂探索,然后教師會給學生一些指導,幫助學生開拓思路。教師應徹底摒棄以往的教學方法和陳舊的教學模式,如片面的知識輸出、強調知識和理論的背誦和記憶等,案例教學法是選擇與課程內容相一致的實際案例,逐步擴大案例的情境。屆時,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積極性。在案例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中心作用,激發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欲望。
3)提高教學水準。在案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教師是領導者的角色,在案例教學中也要注意教師的技能和標準。首先,教師要對案例教學法給予積極的態度,重視教學相關課程的準備,并調查其可行性因素。然后,學校作為督導和評價者,對教師實施的案例教學活動進行公正評價,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勵教師采用案例教學法。這樣,教師就會自覺提高案例教學的水平。學校和教師可以尋求與社會合作的機會,例如政府組織的一些公共管理機構和社會的一些其他公共管理機構。尋求合作的目的是明確當前公共管理中比較新的變化,包括理論和實踐上的變化。其次,與這些部門和機構的合作,可以把工作經驗總結成一項小技能,供學生實踐。對于教師來說,國內外有許多成功、失敗和典型的公共管理案例。事實上,我們可以向他們學習。
因此,案例教學法在公共管理教學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因此,高校教師應明確當前公共管理教學領域的發展方向,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研究分析案例教學法,并逐步將其應用到自身的教學活動中,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案例分析和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學習公共管理課程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邱選兵,齊美山,魏計林,等.案例教學法在工程類創新型研究生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大學教育,2018(18):135-137.
[2]薛瀾,劉軍儀.建立現代大學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養體制與機制[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32(5):1-8.
[3]李變蘭,田琳,肖榮,等.案例教學法的支持系統——案例庫建設[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10):108-109.
[4]李慶鈞,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學中的案例分析法[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9,6(2):67-70.
[5]張玉強,李祥.基于“雙主四環”的高校課堂案例教學模式研究——以《公共政策學》的案例為實證[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29(5):108-112.
作者簡介
史彥(1988-),男,漢族,新疆,本科,初級,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公共事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