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賢蕾 劉曉蓉/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831100
畜禽呼吸道病是養殖生產過程中常見的疾病,由多種因素所引起,患病動物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后期也會表現全身癥狀,嚴重的還會導致死亡,臨床危害巨大。
引發畜禽呼吸系統疾病的因素有很多,有生物性因素、化學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等。其中以生物性因素居多,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以及它們的混合感染。豬的主要病原有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偽狂犬病毒、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菌、巴氏桿菌、副嗜血桿菌、肺絲蟲、弓形體等。禽的主要病原有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支原體、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大腸桿菌等。化學性因素臨床最多見的是畜禽舍內有害氣體超標,如氨氣、硫化氫、吲哚、尸胺等,這些氣體隨空氣通過呼吸進入呼吸道,對粘膜形成化學刺激,久之便會導致呼吸道病[1]。另外,如果濫用藥物,有些獸藥對呼吸道也具有化學性刺激作用,也能引發呼吸道病。物理性因素常見的為空氣中塵埃粒子過多,飼料容易起灰等,使得異物在氣管內沉積過多,最終導致呼吸道病的發生。

幾乎所有的畜禽都能發生呼吸道病,且與日齡大小無關,通常流行于寒冷季節,一方面寒冷季節機體容易受寒著涼,導致免疫力下降而出現感染。另一方面,對于舍飼動物來講,冬季為了防寒常常將動物舍封閉,最終導致通風不良,環境中有害氣體超標,對呼吸道造成化學刺激而引發,因此,冬季是防控呼吸道病的重要時節。
還有一種呼吸道病的發生與候鳥的季節性遷徙有關,主要表現在家禽養殖上,秋天天氣轉涼時,北方的候鳥會向南遷徙過冬,此時會將北方的諸如流感、新城疫等病毒帶到南方,而春季到來時,這些鳥又會北飛,將南方的病毒帶到北方。這種遷徙導致的病原擴散,對于養殖場來講通常為外源性輸入,相比于體內條件致病原和本場環境致病原,其致病性更強,有些甚至還會出現新的疫區,這就是為何秋季和春季容易出現惡性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所有呼吸系統發生異常功能性減退都屬于呼吸道病的范疇,臨床最多見的為鼻炎、鼻竇炎、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病發生后,首先,空氣中的氧氣無法及時供應機體,血液中還原性血紅蛋白升高,對氧的運輸功能減退,機體正常組織無法獲得足夠的氧而引發機能減退,動物表現缺氧癥狀。其次,長時間的呼吸道病會引發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為體內條件致病菌或外界病原菌的侵染提供機會。最后,這些呼吸道病不僅可以導致畜禽的死亡,料肉(蛋)比升高,經濟效益降低,更重要的是,為了治療這些疾病所使用的大量抗生素給人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2]。
綜合防控方式逐漸為現在大多數養殖場認可并采納,因呼吸道病的病因不一、季節不同、流行特點也有差異,防控時必須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采取措施。一般首先要加強通風,減少舍內有害氣體的刺激,其次要用藥治療,治療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因治療,即針對感染的病原種類用對應的藥物,能起到治本的功效,如細菌、支原體感染的用抗生素抗菌,病毒感染的用抗病毒藥等。另外一個是對癥治療,即針對患病動物的具體臨床癥狀而用藥,能起到治標功效,如咳嗽嚴重的用止咳藥,氣喘嚴重的用平喘藥,氣管有大量滲出的用祛痰藥等。最后是療效觀察,一般疾病治療需要3~5d,期間需要注意觀察療效,如果效果不明顯則需要調整方案,另外,治療完畢后應再使用一些營養類或微生態類添加劑對機體加強保健,從而促進生產性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