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山/內蒙古達拉特旗動物衛生監督管理所 014300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持續發展,國家對畜牧養殖業給予了相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但隨著各地養羊業的不斷壯大和發展,羊的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工作成為養羊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對養羊業進行科學有效的飼養管理與疾病防治,不僅能夠提升羊肉產品的質量,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可對各種疾病做好及時的預防和治療工作,大大減少養羊業的發展風險,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傳播。
1.1 “防重于治”意識淡薄飼養管理者在羊生長的過程中,不能夠及時有效、完整清晰地記錄飼料使用情況,對于常見的疫病未制定治療方案,缺少免疫檔案和檢疫合格證明等。走訪調查中發現,部分飼養管理者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簡化消毒工作和糞便處理流程,不能夠細致入微地觀察羊的身體變化。正是由于管理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較低,缺乏專業的養殖知識,面對各種疫病很難進行有效的指導和控制,耽誤防治時機,給養羊業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1.2 防控體系不完善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養羊業呈現管理差、設施陳舊、防控體系不完善、操作流程簡易等弊端。部分規?;B殖場未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和驅蟲計劃,導致在羊飼養過程中患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散養戶在養殖、管理、生產、加工等過程中,工作不夠細致,為了節約成本,經常將生活區和工作區域同羊的生產區建在一起,未根據羊的實際狀況采取分群管理,一旦出現疫情,必然會加快傳播,控制難度較大。
1.3 環境衛生條件差目前,養羊業中的散養戶和小型養羊場普遍存在圈舍衛生差、溫度調節困難、濕度大、噪音大、清理不及時、糞便處理不到位等眾多影響羊健康的環境問題。這些惡劣的環境為各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的滋生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極大增加了檢疫工作的難度和壓力。
2.1 保證充足的飼料營養首先,在飼養環節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飼料的搭配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要對飼料進行嚴格地選擇,要選擇符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飼料,添加適宜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使其對羊的生長和發育起到促進作用。為了增強羊的免疫力,養殖企業應該在飼料中適量增加乳酸菌、中草藥等制劑,促進羊的新陳代謝和能量的補給。此外,飼養員還應該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調整飼料的配比,并且隨時觀察羊的異常舉動,出現問題,及時處理。
2.2 營造合理適宜的生活環境良好的生長環境也決定了羊的存活率和羊肉產品的質量。高寒、高溫、高濕、封閉的環境不利于羊的繁殖和生長,所以需根據當地氣候情況,制定科學、合理地的選址工作,并通過物聯網技術手段適時調整羊舍的溫度和濕度,對圈舍進行定期的打掃、通風和消毒,從而降低疾病的傳播風險。
2.3 制定行之有效的防病措施制定切實有效的疾病防治預案,當出現病羊時,及時對羊群中其他的羊進行隔離,對圈舍進行全方位消殺。日常養殖中,養殖場的工作人員要定期對羊的飼養環境進行消毒,降低疾病的發生率。目前,養殖場最常見的三種消毒方式為:第一種是化學消毒法,是利用化學試劑來消滅病菌,最常用的化學試劑有聚維酮碘和氫氧化鈉等;第二種是物理消毒法,這種消毒方式是利用光、熱等物理方法進行消滅病毒,如紫外線照射等;第三種是生物消毒法,通過對羊的排泄物進行密封發酵,利用排泄物自身產生的巨大熱量去消除糞便中的寄生蟲等病菌。對未生病的羊進行疫苗接種,對羊的糞便和死羊尸體進行無害化的科學處理,減少疾病的傳播速度和擴散范圍。
由此可見,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治二者是畜牧業生產發展中的重要環節,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畜牧生產中一定要樹立“養防結合,防重于治”的科學理念,從飼料、營養、繁育、疾病等多個方面研究,運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方法,制定適合各地區、各類型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標準和疾病預防計劃,才能從根本上夠保證羊的健康生長,不斷提高養殖企業的經濟收益,從而推動養羊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