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蘇奇
摘要:隨著鄉村建設中城市化的現象日益嚴重,為了保持鄉村的原鄉田園景觀和風貌,提升地域文化特色。通過對蘇州周邊的鄉村實地調研及文獻資料整理分析,研究特色田園鄉村景觀的發展現狀。并以鳳凰鎮雙塘村肖家巷田園鄉村景觀設計為例,尊重村民意愿、引導村民共建為原則,探究田園鄉村景觀設計方法和路徑。完成一套完整的特色田園鄉村規劃設計實施方案。以期達到實踐示范效果。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 特色田園鄉村 鄉村景觀 肖家巷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 (2020) 08-0148-04
一、研究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十九大報告指出,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是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1]。201 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本規劃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階段性謀劃,確保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分類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據[2]。為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城鄉建設和“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江蘇省率先啟動“特色田園鄉村”試點培育工作。江蘇省委[2017]1號文件指出發揮鄉村獨特稟賦,實現田園生產、田園生活、田園生態的有機結合,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的整體進步,努力實現鄉村復興。可見,中央政策對鄉村價值重新定位,提升鄉村景觀之關鍵。
鄉村景觀作為典型的文化景觀[3],講述了人與自然幾千年來相互作用的過程,保留了人類獨特生產生活方式的文化遺產,鄉村景觀承載了人類社會演變的過程。因此,做出“與人舒適,與自然和諧”的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的特色田園鄉村景觀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特色田園鄉村景觀建設的現狀
中國社科院在京發布《2020年社會藍皮書》指出:2019年,城鎮化水平跨過60%的門檻[4]??梢娻l村振興規劃落地見效,同時也反映出城鎮化發展快速。在梳理已有的研究文獻中,國內美麗鄉村建設的實踐成果主要在村鎮規劃建設或景觀設計中體現,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其一缺乏原有鄉村景觀保護,在鄉村建設中城市化的現象日益嚴重,鄉村的原鄉景觀和地方豐富的歷史文化正在面臨破壞眭的打擊;其二在挖掘本土文化方面欠缺,文化特色不單單是一個符號,而是對當地農村原始材料、人文、技術等進行適度策略;其三缺乏村民的參與,村民作為使用及公眾參與主體的核心,其參與對保留地方特色景觀、維護地方文脈起到關鍵作用;四是隱形工程環節薄弱,如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廁所改革等;單_乏味的景觀設計并不能給使用者帶來愉悅,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挖掘當地文化、傳承文化、弘揚文化,做出“與人舒適,與自然和諧”的鄉村景觀,融合后的實踐具有生命力,也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前中國城鎮化進程處在轉型過程中,鄉村建設正有由量向質轉變,鄉村景觀構建應當正確引導公眾對鄉村價值的認知,將其貫穿在鄉建項目立項、調研、方案、實施、運營推廣的各個環節。鄉村資源掠奪,自然和人文景觀遭破壞,社會經濟難以可持續發展[5]。
三、以張家港鳳凰鎮雙塘村肖家巷為例
立足江蘇鄉村實際,采取上下結合、競爭擇優的方式,在蘇州提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方案中,肖家巷成為省級規劃建設和重點培育100個特色田園鄉村試點之一。項目地位于鳳凰山東側,靠近鳳凰湖,西南側為水網密布的崇德山,新修建的生態河道三干河從項目地中部蜿蜒流過,基地內大小水塘散布,山水環境優美,自然資源豐富,生態基礎突出,田園景觀優美。
(一)案例概況
1.規劃范圍。項目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鳳凰鎮,項目規劃范圍西鄰張家港鳳凰山風景區,北接鳳恬路、常合高速,東靠小新路??傄巹澝娣e約73公頃。肖家巷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鳳凰鎮,坐落于南京、上海三小時經濟圈內,去往常州奔牛機場與無錫碩放機場均僅需1小時車程。項目地距離張家港市區約20km,距離蘇州市和無錫市區約60km,距離鳳凰鎮區中心約5km距離,道路體系發達,交通十分便捷,如圖1。
2.現狀分析
(1)土地利用現狀:建設用地10.5公頃,其中村民住宅用地6.53公頃,僅占14.35%。農林用地43.34公頃,占59.22%。(2)景觀現狀:依山抱水,茶田相依,村落鑲嵌。鳳凰山腳、崇德山上茶園覆蓋,三干河東西兩側均有田地分布,茶田相依。項目地內村落零散分布于農田魚塘間,建筑風貌較統一,鄉村田園景觀保留較好。(3)道路交通現狀分析:項目地共有兩個主要出入口,均位于鳳晤路上。對外交通線路,鳳恪路與常合高速為對外交通道路,聯系鎮區與常州等地區;有4條車行道道路,其他主要為鄉村次要道路。道路均已硬化。有3個主要對外停車場地,其中兩個靠近常合高速與鳳恬路的交接處,總共停車位約有20-30個;其余為企業自用停車場所或村民自用停車場。(4)建筑質量及風貌分析:一類建筑多為風貌較好的民居、農家樂,基地面積6010 m2;二類質量建筑為普通民居,基地面積14402 m2;三類建筑面積為破舊的房屋,基地面積為251m2??傮w而言建筑風貌較好,大部分質量較好的建筑僅需作細部改造,但仍有部分建筑與田園整體風貌不夠協調。
(二)總體規劃設計思路
1.規劃目標:特色田園鄉村是江蘇省在“十三五”期間為實現鄉村振興提出的戰略決策。主要由“特色”“田園”“鄉村”三部分組成。[6]未來肖家巷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大體在不影響土地利用指標的情況下,適當平衡土地發展用地,最大限度符合鄉村發展的需要。
2.規劃原則
(1)加快農業升級,提升特色產業。提升有優勢、有潛力的農業特色產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以當地文化遺產為依托,包裝產品品牌,構建特色鄉村生態產業鏈。(2)以保護為前提,彰顯鄉村特色。延續鄉村肌理,完善配套設施;充分挖掘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內涵;[7]挖掘河陽歷史文化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質文化和無形的非物質文化,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文化傳承和創新,構建極具文化底蘊的特色田園村莊。(3)明確發展目標,分期建設推進。規劃圍繞總體定位,制定發展目標,規劃發展藍圖,從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的目標出發,確定建設重點,有計劃分步驟的逐步實現村莊建設目標。(4)尊重村民意愿,引導村民共建。尊重村民的主體地位,保障村民的主體權益,重視村民的規劃意愿,避免強拆強建和傷害村民權益。當地村民調查意見、建議以及其他相關文獻資料規劃總則鄉村風貌及整體格局,形成村民共建的模型構建,如圖2。
(三)具體規劃景觀設計方法
本規劃項目地內地塊以一般農田用地為主,鳳凰山東側山腳以及崇德山區域是基本農田,目前已茶葉種植為主?!吧剿畢歉?,河陽福地”鄉土河陽田園非遺村。依托鳳凰山、三干河生態環境優勢,以河陽非遺文化為主題,重點項目為載體,通過村集體營造及雙創機制,構建餐飲,茶旅,農業及文創融合的旅游+產業體系,導入古河陽城文化重塑“河陽里”鄉愁記憶,打造優越鄉村生活、田園休閑度假、河陽非遺體驗為一體的“老河陽”特色田園鄉村。
1.整體空間規劃:肖家巷位于鳳凰中部,本區域打造以體驗山水休閑、欣賞山歌文化、品茗茶養生活的理想空間。主題形象有河陽田園鄉愁體驗區,村莊打造騎行綠道,構建大鳳凰騎行環路。從功能分區上形成一帶三聚落五片區?!耙粠А保阂匀珊訛橹黧w景觀脈絡,形成水—一田——村相融的村莊肌理,提升了村莊的整體生態環境。同時,結合水系打造的多處重要節點也因水而更巨活力?!叭勐洹北A舸迩f原住民,對現狀民居進行改造提升,挖掘當地人文歷史,并賦予新的功能,如河陽食坊、桃菊酒館、廟會市集、寶卷書屋等?!拔迤瑓^”形象展示區、民宿集聚區、禪茶品鑒區、戶外營地區、鄉村產業景觀區,如圖3。
2 特色田園景觀設計:景觀介入鄉村田園構建。規劃區域內結合實地地貌現狀,形成圖4五彩親子花田、圖5田園體驗空間等特色田景觀。在運轉形式上,保留村民原有農田土地性質,農田以租賃的方式出租給具有一定技術、資金優勢的農業大戶,或通過優惠政策吸引農業技術人才回鄉創業,支持發展CSA;五彩親子花田區域以色帶、色塊為構成元素種植開花且色彩明快的農作物為主,花春季花期形成花的海洋,秋季果實成熟形成采摘體驗區。實現了景觀構建田園與農民增收的共贏態勢。在田園體驗空間設置景觀矮墻、色葉觀賞樹種、體驗農園、菜地、爬藤蔬菜架等景觀元素,即可呈現在村莊公共區域又可呈現在農戶庭院。景觀田園構建是農耕田園的創新[8],有利于提高鄉村人民的生活品質。
同時改善農田灌溉系統,利用農田現有排水溝,收集雨水,加入無動力緩釋器去除TSS外,對氮、磷等污染物也應有效處理,避免污染進入接納水體,破壞水體生態平衡;采用生態排水系統-LID設施,通過生態處理設施處理后排入水體或就地下滲補充地下水;圖6為多塘污水處理系統,適于肖家巷降水量充沛、植被豐富的鄉村,可以種植經濟植物、放養動物,工程造價較低,后期維護粗放能達到較好的出水水質。
3.房屋及公共建筑設計:肖家巷現有的民房風格是入戶平房為主,房屋格局雖實用,但大部分房屋已缺少鄉村元素和蘇州建筑個性,有必要對部分建筑外觀進行修葺,根據村民訴求分別對單層農房建筑和多層農房建筑作出提升方案如圖7、8。提升圍墻門頭設計方案,如圖9形成圍合和半圍合的院落空間。整理現有的建筑前后院空間,前后兩排房屋錯開布局,保證每一間房屋的視野開闊,觀景性好,如圖10;保留瓦頂設計,白墻灰瓦,褐木、屏門等傳統江南水鄉建筑要素打造,設計山歌民俗畫3D彩繪墻,并結合村民意愿進行廁所改造、排污改造,形成現代化居住習慣,如圖11。提升原則——避免大拆大建,依據現狀出新;增加局部青磚元素,局部貼面修飾;豐富門窗改造,統一改造風格。在院落的景觀提升中體現生產、生活場景,以生產生活為載體的鄉村景觀[9],具有鄉村田園生活和生產特征雙重屬性,是鄉村景觀設計的重點。村容村貌提升的同時推出民宿項目,如圖12,形成政府引導,企業示范,村民多路徑參與的開發模式。進一步實現共建融合,為村民增收。村民公建項目還包括保善堂(茶園書場)喝茶聽書之所,如圖13;寶卷書屋村莊的公共圖書館,呼吁社會捐贈書籍,為村民提供精神文明建設的場所;雙創中心旨在為村民創業就業提供培訓服務,是鄉村人才建設和品牌宣傳的窗口,并提供村莊日常公共事務處理場所,包含會議室、辦公空間、廁所等功能空間。
4.公共空間景觀設計:公共場所注意景觀的提升,對村莊入口進行藝術創作,以傳統民居——白墻、黑瓦、青磚為元素形成標識牌基底,用簡潔的手法融入村莊整體建筑風格與景致,展現全新的美麗鄉村風采,如圖14。肖家巷村口入口處設置村口牌坊,彰顯鄉村田園古韻。文字結合農耕場景的鏤空設計手法,與鄉土材料的巧妙結合,更加生動明了地展示了河陽文化,如圖15,展示內容包括項目整體規劃、古河陽城遺址范圍、古河陽城的歷史遺跡、人物及非遺文化,長度約為50M。村莊內還設計了斫竹大舞臺和兒童游藝廣場等公共空間。以斫竹歌為原型,當地取材,打造竹主題的戶外舞臺,培訓村民成為舞蹈和演唱演員,展現鳳凰的山歌文化。如圖16兒童游藝廣場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童年。
在基礎設施方面,給水工程規劃將配水管網沿主要道路從市政供水管道引入規劃區內,形成村莊供水網絡。村內現狀無完善的排水設施,雨水及生活污水均就近排出,對村內的水體造成一定的污染,對鄉村人居環境有一定的不良影響。針對現狀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其中污水隨管網排放,雨水就近排入周邊溝渠水系和生態田園。片區內部電力管線應盡量沿規劃保留的道路敷設,根據現場部分協調性較好的架空供電線路給予保留,大部分雜亂無章的架空供電線路予以整治移除,以滿足交通規劃及景觀規劃要求。規劃片區內通信光纜沿道路敷設,線路采用架空方式敷設,在主要景觀帶沿線采用埋地敷設。為避免強弱電之間的干擾,電力線與電信線在同一道路上應分側敷設。在規劃區內配置有線電視光纜通道向用戶提供寬帶、雙向傳輸及多功能綜合化服務。規劃區內規劃設置垃圾回收點5處,布局建設公共廁所2處。垃圾桶設置在村莊主路兩側,一般間距為80 -100m。其造型應具有地方特色。同時,要將廣告、招牌、標語、燈箱等納入風貌監管范疇,努力創造整潔、美觀、舒適的生產、居住、休閑環境。
5.道路、水系駁岸景觀設計:征集村民意愿,挖掘文化元素為村莊道路和橋梁進行命名。村莊增設兩座橋梁,分別為鳳渡橋和喚英橋,并對道路進行命名,分別為山歌路、河陽路、寶卷路、肖家巷路、玉芹路、崇德路以及耐庵路。并在道路兩側種植綠植,主要以花灌木和草花為主,增添幾分田園野趣,如圖17。結合三干河河流濕地段騎行游憩環規劃設計和規劃區內的道路系統,沿節點、農田、河道等大景觀面打造騎行導引和標示系統,打造騎行綠道,為游客提供騎行慢游體驗,在途中設置休憩觀景點,總長度約2.5KM。騎行道路鋪裝材料上使用透水眭好的彩色透水混凝土,既保證了好的排水系統又有景觀效果。在村莊內部人行道路鋪裝上,結合田園田埂多采用小青磚、片石、條石、卯石和礫石等材料,營造鄉野田園氣息。
在停車場設計中,—方面,內部增設3處集中停車場用地,一處位于規劃主入口山前路位置,其余兩處位于肖家巷;另—方面,利用鳳凰湖生態公園的公共停車場解決停車設施不足的問題。同時,在重要節點處劃定2處路邊停車位以分擔客流。停車場為礫石、草地鋪磚,結合喬灌木種植形成好的生態效果。
規劃因地制宜,根據肖家巷水文化的地域特色,加強親水活動建設,如圖18。規劃建設四類駁岸:親水平臺,出挑棧道、水生植物以及緩坡草地,增強了田園景觀效果。同時,結合岸線設置步數行道、自行車道等慢行系統,動靜結合,給水增添了幾分靈性。
6.綠化景觀設計:鼓勵村民在自家前庭后院或四周種植花草樹木等綠植,擺置盆景、小飾物等,進行景觀美化。沿村莊道路、河流等種植四季具有觀賞性的植物,如桂花、茉莉花、銀杏、紅楓等等,使村莊一年四季都花香四溢、賞心悅目。在地被和灌木叢的選擇上多以宿根草花為主,這樣既能增加鄉村的田園特色,又可以降低種植成本和后期的養護管理費用。在植物配置中主要遵循四個原則:一適地適樹原則,多選用鄉土樹種,突顯地域特色;二生態保護原則,已保留原有喬木為主,合理搭配灌木和地被植物,做到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三景觀藝術性原則,植物配置不是各個樹種的疊加堆積,而是植物云冠線錯落交織的構圖和色彩協調搭配的畫面;四經濟性原則,在美的基礎上兼顧造價的經濟性,選用即可觀賞又有經濟價值等果樹類,如石榴、桃、苦楝樹、榆樹、水杉等。
結語
無論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還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美麗鄉村建設,還是“十三五”確定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基調,這些都是國家政策對鄉村價值的重新定位,促進鄉村景觀有序并可持續發展。以鄉村規劃為抓手,將保護意識落到美麗鄉村建設實處[10]。
在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注重村民共建,在提升村莊環境、改善村民收入的同時,增強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識;注重地方文化遺產保護,彰顯地方特色;注重田園景觀構建,提高鄉村人民的生活品質。在方案實施推進中發現村莊的垃圾處理、污水處理、廁所改革等問題,由于各個鄉村的地貌環境不同、沒有穩定資金保障維護運行、同時后期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管理,導致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中隱形工程實施不暢。綜合來講,鄉村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需要結合當地特色,因地制宜,解決其鄉村建設的基本問題,也將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問題。.
項目課題: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WXCY-2019-KD-01)。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0-18]
[2]新聞辦就《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政府網201809—29 [引用日期201903-14]
[3]列依,韓鋒.鄉村景觀[J]中國園林,2012 (5):19-21
[4]中華網新聞china .com2019-12~h:ttps://news china com/domesticgd/10000159/20191224f37566705_alihtml#bage_2
[5][10]萬濤,吳納維.英格蘭鄉村保護委員會及鄉村保護運動[J]國際城市規劃,2019,34 (06):142-148
[6]鐘鶯,張湛新.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景觀因素研究[J]大眾文藝,2020 (05):109.
[7]王千意,黃瀅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鄉村景觀設計——以常州每林村為例[J]設計, 2018 (23):67-69
[8]李正軍,,武超群.東北地域滿族特色鄉村景觀設計與構建——以馬耳山滿族特色鄉村景觀設計為例[J]設計,2019, 32 (09):158-160
[9]鄭嬌.城鄉一體化背景下城郊鄉村景觀空間設計研究——以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為例[J]設計,2020,33 (03):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