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萍
【摘 要】目的:研究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用于剖宮產中的價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7月本院婦產科接診的剖宮產產婦94名,用數字抽簽法均分2組。研究組采取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比排氣時間時間等指標。結果:研究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18.96±4.17)h、排氣時間(21.57±4.96)h,比對照組(32.19±7.93)h、(35.82±7.96)h短,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與SA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于剖宮產中運用階段性健康教育,利于負性情緒的緩解,及產后恢復。
【關鍵詞】剖宮產;排氣時間;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負性情緒
【中圖分類號】R473.7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1
醫院婦產科中,剖宮產十分常見,可對產科合并癥與難產等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確保母嬰生命健康[1]。但對于多數產婦而言,其都缺乏對剖宮產的良好認知,使得其極易產生負性情緒,影響了手術的順利開展,并能延長其術后康復所需的時間。為此,筆者將著重分析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用于剖宮產中的價值,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0年7月本院婦產科接診的剖宮產產婦94名,按照數字抽簽原理均分2組。研究組年齡在20-44歲之間,平均(28.41±2.69)歲;孕周在37-42w之間,平均(39.05±0.53)w。對照組年齡在20-45歲之間,平均(28.73±2.81)歲;孕周在37-41w之間,平均(39.11±0.49)w。產婦臨床資料完整,對研究知情。2組孕周等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都接受常規護理:體征監測、基礎護理與健康宣教等。研究組加用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1)產婦入科時,為其介紹科室環境與規章制度,消除產婦緊張與陌生感,幫助產婦盡早適應醫院環境。采取一對一的方式,也可借助圖冊或者視頻等,向產婦詳細講述剖宮產知識,包括注意事項、手術流程、麻醉方式和配合事項等,及時糾正產婦對剖宮產的錯誤認知,使產婦能夠以一種正確的態度面對手術。若產婦提問,需予以其細致的解答,消除其心中的困惑。向產婦介紹剖宮產成功的案例,使其有足夠的勇氣面對手術。(2)術前,真誠與產婦溝通,積極引導產婦傾訴,并用激勵性語言關心產婦,使其負性情緒能夠得到有效的緩解。詢問產婦藥敏史與病史,做好護理記錄工作。教給產婦情緒調節的辦法,如:冥想、交談或者音樂療法等。(3)術后,耐心詢問產婦身體感受,準確評估其傷口疼痛程度,同時告訴產婦疼痛的相關知識,使產婦能夠正確看待疼痛。指導產婦通過深呼吸或者看電視等方式分散注意力,減輕疼痛感。協助產婦取平臥位,6h后,調整為舒適側臥位,增強胃腸蠕動功能。囑產婦術后術后2小時進水,無不適后進食少量流食。鼓勵產婦盡早下床活動,如:緩慢行走等,以增強其體質,促進身體康復。協助產婦對會陰部進行清潔,囑產婦保持乳頭和會陰的清潔、干燥。向產婦強調母乳喂養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同時教給產婦母乳喂養的正確方法與技巧。
1.3 評價指標
記錄2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與排氣時間,用SDS與SAS量表對2組干預前/后心態作出評價:50分以上,得分越高,心態就越差。
1.4 統計學分析
SPSS20.0分析數據。t檢驗計量資料(),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康復指標分析
研究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18.96±4.17)d、排氣時間(21.57±4.96)h,對照組依次是(32.19±7.93)h、(35.82±7.96)h。研究組優于對照組,t1=6.8831,t2=7.1634,P<0.05。
2.2 心態分析
對于SDS與SAS評分這兩個指標,干預前:2組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研究組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1。
3 討論
目前,剖宮產乃醫院中解決異常分娩的一種重要手段,能夠確保母嬰的生命健康[2]。但由于多數產婦缺乏對剖宮產的良好認知,加之受手術應激等方面的影響,使得其更易產生負性情緒,進而對其產后恢復造成了不利影響[3]。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屬于是專科護理模式之一,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能夠根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從其入院開始,就對其施以系統性的健康教育,以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對剖宮產的認知程度,消除心中對于手術的恐懼與緊張感,從而有助于確保其手術成功,促進術后康復進程[4]。此研究中,研究組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與排氣時間比對照組短,P<0.05;干預后:研究組SDS和SA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剖宮產用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利于負性情緒的緩解,及術后康復,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丁群.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在剖宮產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23):4245-4246.
董海萍.階段性持續性健康教育在剖宮產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4):280.
朱向榮,吳桂芳.剖宮產護理中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的應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190-191.
劉春艷,王曉瑩,孟愛義.剖宮產護理中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8):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