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順美 陳雪菲
【摘 要】目的:分析術后ICU護理方法實施于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的效果。方法:分析對象選擇于2019.3~2020.3期間在我院就診的88例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以護理方法不同為依據實施分組,44例實施術后ICU優質護理的患者納入實驗組,44例實施術后ICU傳統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對2種護理方法的開展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降低明顯,對比差異性明顯(P<0.05)。結論:術后ICU優質護理方法實施于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可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推廣。
【關鍵詞】垂體瘤;鼻翼入路;術后ICU優質護理;睡眠質量;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10-30--02
垂體瘤治療方法為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其治療效果較為滿意,治療優勢明顯,比如恢復快、出血量小、創傷性小等,然而垂體瘤位置特殊性,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容易發生并發癥,患者術后一般會在ICU接受治療,而術后護理對患者康復意義重大。本次研究對術后ICU優質護理的開展效果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進行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分析對象選擇于2019.3~2020.3期間在我院就診的88例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以護理方法不同為依據實施分組,44例實施術后ICU優質護理的患者納入實驗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28/16(例),(44.18±2.55)歲為年齡平均值(20~75歲);44例實施術后ICU傳統護理的患者納入對照組,男女患者例數分別為26/18(例),(45.16±2.50)歲為年齡平均值(21~74歲),統計學分析2組基本信息,對比差異性并不明顯(P>0.05),明顯提升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傳統ICU術后護理開展于對照組患者中,即在術后對患者生命各項體征、瞳孔、意識進行密切觀察。而實驗組開展術后ICU優質護理,具體護理方法為:(1)監測患者血糖水平,由于患者垂體瘤影響垂體功能,極易造成內分泌發生失調,導致血糖水平發生變化;因此,要對患者血糖水平進行檢查,對糖尿病昏迷、低血糖、酮癥酸中毒進行預防。(2)監測患者電解質、尿比重、尿量,在術后會降低患者抗利尿激素反射性,增加尿量,導致高滲性缺水,口渴感產生,且填塞條大量存在于鼻部,呼吸需要通過口開展,造成口唇干燥,導致口渴感增加,增加飲水量,因此,要對患者尿量和尿顏色進行密切觀察,對尿比重進行檢驗,要對電解質進行定期檢驗,以電解質情況為依據實施補液[1]。(3)監測患者視力和視野,垂體瘤患者一般會呈現視力減弱和視野減小的情況,因此,在患者術后要對患者視力情況進行注意,對患者視野、視力情況進行動態監測,避免血腫對視神經造成壓迫,導致視野和視力發生惡化,以檢查結果為依據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在患者視野和視力范圍內放置必需品,方便患者取用[2]。(4)鼻部優質護理,對患者填塞紗條進行密切觀察,并告知患者不要隨意拔除,造成感染發生。以患者病情為依據,術后3d可將填塞條進行拔除,陳舊性血塊會流出,告知患者屬于正常情況;對患者流出物進行嚴密觀察,及時處理異常;并告知患者對鼻部不要過力挖鼻、咳嗽等,避免硬腦膜發生破裂,造成腦脊液漏[3]。
1.3 評價指標
本次評價指標為睡眠質量,PSQI匹茨堡睡眠質量量表進行評價,評價項目包括睡眠障礙、睡眠效率、睡眠時間、入睡時間,每項1~3分,分數越低睡眠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2組對比數據處理均選擇版本為SPSS21.0的軟件包,驗證計量、計數數據分別以t和X2為方式,判定統計學意義以P<0.05為依據,表明對比數據差異性顯著。
2 結果
相對比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睡眠質量各項評分均降低明顯,對比差異性明顯(P<0.05),詳情如下表1所示。
3 討論
垂體瘤在臨床上作為一種良性腺瘤極為常見,其發病率在近些年來呈現逐年持續增長的趨勢,青壯年為常發人群,育齡婦女最為常見,而兒童和老年人較為少見。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在患者術后實施優質ICU護理可獲得滿意的效果,患本次研究顯示,者睡眠質量各項評分降低明顯,可見優質ICU護理可改善患者睡眠質量,護效果確切。
綜上所述,術后ICU優質護理方法實施于鼻翼入路垂體瘤切除患者可獲得滿意的效果,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張婷,胡學安,婁菲.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患者尿崩癥的護理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2):2848-2849.
陳妍,李慧娟.預見性護理對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患者并發癥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6(08):1117-1118.
馬占英,金奕,馮濤.經鼻蝶入路垂體瘤切除術后患者不同禁水時間的護理效果比較[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06):538-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