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凡
摘 要:在現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話題,有必要通過深入推進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高效穩定運轉,提高食品安全保障系數。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重要性,分析了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現狀及存在問題,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水平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強化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與運行的有效路徑,望有助于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實踐。
關鍵詞: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方法;現狀問題;對策
當前,市場經濟發展活力顯著增強,市場競爭壓力持續增大,使食品安全檢驗面臨著更為顯著的挑戰與考驗。為切實做好食品安全檢驗相關工作,必須以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為依據,綜合施策,有效排除各類可能影響食品安全檢驗的隱患問題,促進食品安全檢驗事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1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重要性
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食品安全管理的弊端逐漸凸顯出來,不僅危及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阻礙了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構建與完善。在當前食品安全領域,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始終處于基礎性地位,始終發揮著關鍵性的方向引導作用,對于現代化食品安全體系的構建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通過深化推進實施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有助于為食品檢驗人員提供更為有效可靠的工具與依據,切實增強食品安全檢驗的技術性、規范性與針對性[1]。從當前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運行過程來看,依舊存在著不同方面的缺陷與不足,主要表現在:與之相配套的檢驗檢測技術發展不充分,創新方法缺失;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執行與落實時常受阻,實效性有待提高;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職責處于分散化狀態,難以穩步推進集中管理。上述問題已經逐漸發展成為阻礙食品檢驗檢測體系高效穩定運轉的重要因素,若相應的控制與調節措施運用不當,則難以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基于此,必須準確把握當前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運行“堵點”,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策略與途徑,優化其整體運行成效,為人民群眾構建強大的食品安全防線[2]。
2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2.1 現代化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水平有待提高
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是開展食品檢驗相關工作的基礎與根本所在,是有效推進實施現代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重要保障。縱觀當前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實際,普遍存在著檢驗檢測技術方法落后,基礎設施設備配置不到位等共性問題,不利于高質高效地開展食品檢驗檢測[3]。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發展水平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地域性差異,在經濟條件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其技術較為先進,而在經濟發展環境一般、開放條件相對閉塞的西部地區,則發展滯后,尤其是部分偏遠山區,精確檢測方式缺失,在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的應用方面甚至還存在空白與盲區。
2.2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職責不清,效能受限
食品檢驗檢測機構是推行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關鍵部門,是落實具體職責任務的重要載體。從當前食品檢驗檢測機構設置現狀來看,由于相應的職責權限、目標任務、保障措施、組織要求等劃分不明,使食品檢驗檢測各步驟與各環節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協調,銜接效果長期處于低下狀態,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與需求不相適應,無法滿足新時期經濟社會對食品安全的強烈需求。當社會危害性相對較大的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后,無法具體落實責任,導致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約束性大打折扣,間接助長了部分食品生產商逃檢、漏檢風氣[4]。
2.3 食品檢驗檢測市場準入標準缺失,公平性存疑
集中統一的食品檢驗檢測市場準入標準是規范食品市場行為的有力手段,是彰顯經濟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途徑。現狀表明,當前食品檢驗檢測市場準入標準缺乏統一性,部分不具備特定行業資質、不滿足前置條件的檢測機構混入市場,在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具體實施與運行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使最終檢驗檢測結果數據的可靠性、公平性、客觀性存疑[5]。同時,在既有食品檢驗檢測實驗室資質管理實踐中,同樣存在不同程度的結構性僵化問題。
3 強化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與運行的有效路徑探討
3.1 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食品檢驗檢測技術水平
要堅持技術創新,積極借鑒國內外食品檢驗檢測專業技術方法,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食品檢驗檢測工具與方法,運用最新技術觀念與工藝方法,解決食品檢驗檢測實踐中遇到的新難題。及時總結分析食品檢驗檢測經驗,并將其作為專業檢測技術創新發展的重要依據與參考。要建立健全食品檢驗檢測技術研發創新管理制度體系,為不斷提高食品檢驗檢測技術創新能力提供可靠的制度依據,全面搜集掌握與當前食品檢驗檢測相關的行業動態與信息,使檢驗檢測技術符合行業發展要求、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趨勢[6]。對于陳舊的食品檢驗檢測技術裝備,應及時予以更新升級,配置性能完善、功能健全的硬件基礎。
3.2 強化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規范其運行過程
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高效穩定運行必須走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路線,這樣才能使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始終保持旺盛活力與生命力。要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食品安全形勢,強化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對其運行過程、運行方法、運行成效等進行密切監測,對于所有薄弱環節與欠完善之處,均應采取更具針對性的方法與策略予以完善提升[7]。要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引領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制度,使食品檢驗檢測的各個環節與步驟實現公開化與透明化,并對違規操作等行為進行有效監督,依規依紀對違法行為做出相應懲處。同時,以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規范化運行為契機,構建統一化的食品檢驗檢測市場準入標準。
3.3 確立資質認定及行為監管制度
食品檢驗檢測資質認定關系到食品檢驗檢測的客觀性、公正性與權威性,必須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及行業標準,嚴格資質認定相關事宜,確保所有從業人員均具備豐富的食品安全檢驗專業理論知識、強烈的責任意識與法治意識、牢固的職業道德操守,以更加敬業、專業的工作態度投入到食品檢驗檢測工作實踐中去。當前,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資質認定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依舊存在較大差距,必須全面客觀認識這種客觀差距,要明確食品檢驗檢測中各個參與部門的職責權限,以及所應發揮的檢驗檢測相應職能,做到對法律法規條款的運用清晰合理,機構設置及運行科學規范,確保所得出的食品檢驗檢測結果具備較高的可靠性[8]。
3.4 加強對食品檢驗檢測過程的監督管理
在現代控制理論體系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是一個完整化、系統化的過程,更是一個需要閉環操作的過程,以最大限度上減少外界主客觀多方面要素的干涉與影響,使食品加工、包裝、流通、運輸的各個環節均保持在密切監管之下,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全程監督管理,確保最終送到人民群眾餐桌上的食品是安全的[9]。要促進食品檢驗檢測過程管理的良性循環,加強對食品源頭的檢驗檢測力度,明確各個檢測環節的檢驗標準,對于發現的質量問題,應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效用,有針對性地對該環節進行重點改善,實現全程監控,促進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不斷完善。
3.5 搭建信息化平臺,提高食品檢驗檢測效率
要從當前食品檢驗檢測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立足于職能交叉重疊、檢測程序繁雜、標準不統一、重復檢驗與無效檢測等狀況,構建安全高效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通過食品檢驗檢測數據庫在特定范圍內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充分發揮食品檢驗檢測信息平臺和信息庫的重要作用,有效整合和利用食品安全信息資源,實現相應信息資源價值效益的最大化。比如,可通過信息平臺及時發布某個檢驗檢測機構的資質認定為不合格[10]。應明確專人負責食品檢驗檢測信息系統的管理與維護,在大數據技術與通信技術的支持下,構建穩定可靠的安全防護體系,防止食品安全數據信息泄露或被篡改。
4 結語
總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關鍵應用價值決定了其在現代食品安全檢驗中的重要地位。隨著經濟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食品檢驗檢測體系所涉及與囊括的要素更為廣泛,所形成的食品檢驗檢測要求也將不斷提高。為有效迎合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實際需求,相關人員必須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與趨勢出發,嚴格把握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關鍵要點與核心環節,多措并舉,推動食品安全檢驗事業始終朝著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方向邁進。
參考文獻
[1]司東明,王法東.新時期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現況與對策分析[J].遼寧預防醫學,2019,31(6):225-226.
[2]劉炳華,李強,周明濤,等.我國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方法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9):159-161.
[3]趙宏遠,李玲梅.探究如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J].現代食品檢測,2019,230(3):101-102.
[4]錢明丹,陸東福.淺談我國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食品論壇,2019(21):285-286.
[5]高益民,龍曉干.基于現代管理理念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問題與對策分析研究[J].區域治理與觀察(電子版),2019,2(3):335-336.
[6]程愛國,華建強.食品安全新形勢下如何完善食品檢驗檢測體系[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09(18):156-158.
[7]周倫美,吳占忠.淺談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研究現狀的內容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33):221-222.
[8]鄭曉峰,李福,胡琳琳,等.新時期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的有效路徑與方法研究[J].當代化工研究,2020(9):123-125.
[9]宋金隆,楊愛國.新時期食品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及發展對策探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下旬刊),2019(21):117-119.
[10]司彥偉,梁龍泉.試析食品檢驗檢測體系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品與質量,2019,206(15):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