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忠

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食品微生物檢驗菌落總數測定方法的測定效果。方法:選取本疾控中心接收的220份食品樣品,對其采取3種方法進行檢測,包括平板菌落計數法、TCT培養基法以及菌落總數測定法,對其檢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平板菌落計數法的不合格率為9.1%,菌落總數測定法的不合格率為8.2%,TCT培養基法的不合格率為10%,3種檢測方法結果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食品微生物檢驗采取平板菌落計數法、TCT培養基法以及菌落總數測定法這3種方法均可以取得相對比較高的準確性,可以按照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檢驗方法。
關鍵詞:食品微生物;檢驗;菌落總數;測定方法;效果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日益增強,其中食品微生物檢驗能夠有效保證食品安全。以往主要采取測試紙片法以及技術瓊脂培養法,然而在具體應用當中,容易引發細菌菌落混淆的現象,對其總數檢測較為不利,極有可能出現較大偏差[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疾控中心接收的食品樣品,一共有220份。
1.2 方法
1.2.1 平板菌落計數法
在無菌狀態之下取出食品樣品25 g,裝入到含有225 mL生理鹽水的錐形瓶當中,充分搖晃均勻,得到1∶10的樣品菌液,采取無菌吸管抽取1∶10樣品均液1 mL緩慢注入到含有9 mL的生理鹽水試管當中,同時采取以上方法制取并抽取1∶1 000以及1∶10 000的樣品均液,分別注入到兩個無菌平皿當中,并且抽取1 mL空白稀釋液做對照,之后將15 mL46 ℃的瓊脂培養基注入到平皿當中,充分搖晃均勻,等到凝固以后將其翻轉,放到恒溫培養箱中培養48 h。
1.2.2 菌落總數測定方法
將測試片放在水平臺面上,將測試片當中的包膜去除,采取1.2.1中的方法制作不同稀釋程度的樣品液放置在測試片中央位置,分別取1 mL食品樣品,將蓋膜覆蓋好,培養基凝固以后,將紙片壓緊,讓樣品均勻分布在試紙上,每個稀釋度樣品各接種2片,放在36 ℃下培養48 h。
1.2.3 TCT培養法
吸取1 mL濃度在0.5%的TCT溶液滴至瓊脂培養基當中(100 mL),制備TCT瓊脂培養基濃度,接種以及培養方法與上述方法相同。
1.3 判定標準
對于3種計數方法測定的總菌落數,與國家標準GB 4789.1-2010中的相關規定進行對比,判定樣品合格與否。
1.4 統計學方法
將實驗數據納入SPSS20.0軟件,P<0.05,則差異具有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與分析
平板菌落計數法的不合格率為9.1%,菌落總數測定法的不合格率為8.2%,TCT培養基法的不合格率為10%,3種檢測方法結果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最近幾年,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人們廣泛關注的焦點,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增多,對大家的健康飲食造成了巨大的威脅。食品在整個制作過程當中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微生物,造成食品變質。有關研究表明[2],近年來主要采取平板計數法進行微生物檢測。有關研究表明[3],大部分菌類均有脫氫酶,TCT能夠有效檢測脫氫酶脫下的氫,溶液顏色逐漸從白色轉變成為紅色,便于觀察以及計數。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檢測中心還要從以下3方面入手,對檢測質量進行有效控制:①要求檢驗人員的水平足夠高,操作一定要規范,使相關工作有序開展;對室內環境進行控制,對培養皿的溫度以及濕度給予高度重視;②要對檢驗儀器進行定期校對,使其準確性得以保證;③妥善保管樣品,放置在通風以及干燥的環境當中,對必需要冷藏的樣品進行冷藏;一定要明確標注樣品的有效時間,過期樣品不可進行檢測。
綜上所述,食品微生物檢驗采取平板菌落計數法、TCT培養基法以及菌落總數測定法這3種方法均可以取得相對比較高的準確性,可以按照具體情況選擇適宜的檢驗方法。
參考文獻
[1]徐進.乳制品微生物標準國內外對比分析[C]//優質乳品與嬰幼兒健康:挑戰和解決方案專題研討會論文集,2019.
[2]石飛云,楊佳,李斐斐.肉品質變化過程中感官、理化性質及菌落總數的變化及相互關系[J].食品科技,2019,9(2):153.
[3]張麗宏,王克新,房玉國.食品中菌落總數測定方法探討[J].中國乳品工業,2018,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