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謙
摘 要: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對于食品安全有了更高的需求。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該技術可以確保食品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應用情況,目的是進一步確保食品的安全性。
關鍵詞:微生物檢測技術;食品安全檢測;運用情況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在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如何確保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行業工作人員研究的重點。微生物檢測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精準度和靈敏度均較高,因此在食品安全檢測中被廣泛應用。
1 核酸探針技術
核酸探針技術可以用于檢測一段已知序列的核苷酸。探針與目的基因結合之后可產生雜交信號,借助信號可找出對應的基因。核酸探針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且對病原微生物的檢測速度較高。但是核酸探針技術中的同位素標記也存在一些不足,同位素標記可能產生相應的放射性污染,對人體產生相應的危害。食品安全檢測中如果同位素標記則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非同位素標記則可以解決同位素標記中存在的問題。但是在食品安全檢測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選擇標記方法。
2 生物傳感器技術
將核酸、抗體、多糖化合物等生物受體復合物與物理化學傳感器連接在一起,實現對生物學事件的實時觀察是將生物傳感器技術用于食品安全檢測中的主要途徑。生物傳感器可以實現對復雜樣本的檢測,能夠正確分辨出食品樣本中微生物的種類,并檢測出微生物的耐藥性。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的生物傳感器,如細胞傳感器、酶傳感器、免疫傳感器等,這些傳感器已經實現了商品化。在食品安全檢測上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應用價值[1]。
3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
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可以很好的解決核酸探針技術存在的不足,該技術主要是通過擴增DNA或者適當增加檢測樣本中特殊性核苷酸片段的方式實現對食品安全檢測。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食品安全檢測原理是借助加熱的方式將雙鏈DNA裂解開,形成兩個獨立存在的單鏈DNA,離解后的單鏈DNA可以作為DNA聚合酶反應模板,隨后對其進行退火。通常情況下,退火溫度與特異性呈正比關系,在退火溫度越高的情況下,擴增特異性越好。退火處理后則需要再進行升溫處理,完成DNA的復制。該技術作為一種全新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具有檢測效率高、靈敏性和精準性高等優勢,尤其是在細菌診斷方面具有較大應用價值[2]。
4 DNA微列陣技術
DNA微列陣技術又稱為生物芯片技術。主要檢測方法如下,首先標記核酸片段,然后設置相應條件讓載體上核酸分子與互補核酸片段進行雜交,借助芯片閱讀儀對雜交信號進行實時檢測。DNA微列陣技術可以解決傳統雜交技術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操作復雜等問題,但是該技術在標記樣品和制作芯片等環節較為復雜,因此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該技術一經應用就可以檢測出多種致病菌,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3]。
5 免疫學技術
免疫學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幾種。①免疫熒光技術,該技術中的熒光色素不會影響抗原和抗體的活性,將熒光色標標記到抗體或者抗原上,然后與之對應的抗原和抗體結合,就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特異性熒光反應。免疫熒光技術在葡萄菌毒素、沙門氏菌以及單核細胞李斯特氏菌的檢測上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但是技術程序相對復雜。②酶聯免疫吸附技術,該技術是將抗原或抗體吸附在固相載體上,進行免疫酶染色,隨后對有色產物進行定量分析,確定待測物質的含量。該技術具有應用范圍廣、可定量檢測、標記物穩定且檢測速度快等優勢,在白地酶、雜色曲霉以及產黃青酶的檢測上具有較高的靈敏性和特異性。③酶聯熒光免疫吸附技術,該技術是將熒光免疫與酶相結合,在原有免疫學基礎上用熒光底物取代生色底物。該技術測量范圍較廣,對沙門氏菌的檢測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靈敏性[4]。
6 結語
綜上所述,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中,對食品衛生安全也越來越關注。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應用可以確保食品安全性,進一步推動我國食品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確保食品安全。以上就是本文對幾種常見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情況的分析,希望對該領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孔堅良.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運用分析[J].價值工程,2020,39(14):252-253.
[2]姜俊麗.微生物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運用與發展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32):136-137.
[3]阮雁春.新技術在食品微生物檢驗檢測中的應用[J].現代食品,2019(24):24-25.
[4]吐爾洪·哈斯木,李勇.最新微生物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9(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