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學武
近年來,我始終緊盯基層黨建重難點問題,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運用系統思維,以書記領辦基層黨建項目為載體,夯實基層基礎,打造黨員群眾愿意來、能辦事、離不開的“紅磁場”。針對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陣地不達標、功能不完善等問題,我領辦推進實施“整縣推進支部建設”,整合1.24億元以獎代補支持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基層黨建“硬件”建設、“軟件”服務,均取得明顯成效。自2019年8月,我提出探索黨建引領幸福社區建設試點,疫情防控中試點社區防控治理成效明顯,目前試點已在全縣廣泛推行落實。
我認為主要成效是:一是強化了黨的領導,織密了縱橫到邊、全域覆蓋的組織體系,構建“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構架,把黨組織觸角延伸到小區樓棟。二是調動了各方力量,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充分調動了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等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積極性主動性,凝聚起了統籌聯動、共建出力的工作合力。三是密切了黨群關系,暢通了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眾多的老舊“三無”小區逐步轉變為行為有監督、訴求有回應、幸福有保障的“三有”小區,小區物業服務“空白點”正逐步消除。四是健全了治理體系,初步形成了小區“三方聯動”的微治理平臺。我深刻意識到城市黨建的源頭應該延伸到小區,黨組織觸角要延伸到樓棟,只有引導群眾參與自治,形成社區治理合力,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才能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贏得群眾支持信任,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