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曼
8月12日傍晚,暑氣漸退,白蓮河上一片金黃蕩漾,太陽仍不舍地躍動。坐落于四季花海景區的華美達酒店內熱鬧非凡。
如今看到的四季花海,2016年前和境內別的山村并無兩樣。村民守著白蓮河,守著青山綠水過窮日子。
變是永恒。九龍口村人馬格勝,在外從事旅游事業多年,一直關心家鄉發展。發展旅游,帶活經濟,正是英山主政者調研和思考后,謀劃的發展藍圖之一。說干就干,馬格勝和另外一名英山老板杜勇,開始開墾“無中生有”的四季花海事業。
“從破土動工到開業只用了8個月時間。”馬格勝說。伴隨著橫跨6個村的花海大道開通,四棵楓村一躍成為景區“南大門”,農家樂如雨后春筍,6個村“一村一品”,各自找到發展的特色亮點。
5月,四季花海成立了片區聯合黨委,這是一個黨組織和企業共同謀事、議事、干事的平臺,在黨建引領下,形成項目共創、組織共建、成果共享的“共同體”。
“今后,我們要把6個村打造為英山的‘六朵金花,把四季花海打造成5A級景區,打造成鄉村治理、鄉村振興、產業扶貧的樣板。”對四季花海未來的規劃,縣委書記陳武斌說。
此行,沿著西河,我們還來到位于金家鋪鎮的志順茶葉公司。式樣精美的茶葉擺滿了一樓百余平米的房間。“英山茶葉品質好,包裝也要好。”鎮黨委書記鄔鵬程說。
再往前走,就是桃花沖了。英山,就在桃花盛開的地方。如今,四季都是花海了,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