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於
堅決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是全黨面臨的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就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向全黨發出了堅持底線思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號召,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提供了根本遵循。
高度重視,統籌部署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2018年,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會,舉全省之力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堅決防控重大風險。2019年,省委第十一屆五次全體會議通過《關于打好三大攻堅戰重點戰役的意見》,深刻分析了我省面臨的政治安全和意識形態、經濟、社會、生態環境、黨的自身建設等五大領域突出風險。省委、省政府成立高規格的領導小組,并分別成立9個指揮部,對黨的建設、意識形態、政治和社會、外事、經濟、科技、生態環境、外資外貿、自然災害等9個領域進行重大風險摸排,印發《湖北省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工作方案和問責辦法》,整體推進全省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省委、省政府成立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社會穩定組,嚴密防范化解涉疫情重大矛盾風險,積極應對化解“疫后綜合癥”,先后制定《關于防范化解涉新冠肺炎疫情安全穩定風險責任分工方案》《湖北省關于防范化解“疫后綜合癥”總體工作方案》,開展涉疫情矛盾糾紛集中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指導各地各部門切實將矛盾風險防控在源頭、化解在初始。全省12萬政法干警、15萬網格員奮戰在一線,排查化解了一大批涉疫矛盾風險。
省委、省政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全面落實“六穩”“六保”工作部署,統籌推進“穩促調惠防保”各項工作,精心組織開展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慶祝活動,成功舉辦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展示了湖北和武漢改革開放的新形象。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三年增長7.8%左右,建成了一批重大項目,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防范化解涉疫情重大風險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7月20日,各地各部門共排查較突出的涉疫情矛盾糾紛1.34萬件,化解1.25萬件,為疫后重振提供了平安穩定環境。
分類施策,堅決防范化解我省政治和社會領域重大風險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給我國和平崛起帶來巨大挑戰。我省是中部省份,人員、信息快速流動,各類風險容易聚集。省委政法委共梳理出政治領域存在的暴力恐怖襲擊、境外宗教滲透破壞等15類重大風險;社會領域存在的公共安全、涉眾利益群體、突出社會矛盾糾紛等13類重大風險,逐條制定應對措施,逐月制定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清單,一個節點一個節點地打好防范化解風險的陣地戰,有力地維護了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
堅決防范抵御“顏色革命”風險。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凝聚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團結絕大多數人民群眾,一心做好中國自己的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進一步解決好民生問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建設。防范“顏色革命”是一場嚴峻的政治任務,面對政治風險和政治較量,要保持斗爭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堅決防范抵御邪教組織滲透破壞。按照“去存量、控增量、防變量”的總體思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即:一手抓打擊防控,形成有力震懾;一手抓教育轉化,切實削減存量。全省沒有發生有重大影響的涉邪教案事件,反邪教斗爭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堅決做好退役軍人群體服務管理。做好軍隊退役人員服務管理是一項穩軍心固長城、促改革利發展的重要舉措。一是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和幫扶解困工作;二是以黨建引領加強教育管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將退役軍人黨員全部納入黨組織管理,確保退役不褪色,始終團結在黨的旗幟下;三是加強涉穩風險防范處置;四是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
堅決防范化解涉眾型投資受損群體風險。一是抓監管,嚴管嚴控風險增量;二是抓處置,加快消化風險存量;三是抓挽損,最大限度維護群眾利益;四是抓管控,堅決守住穩定底線。
堅決防范化解“鄰避”問題風險。一是科學合理規劃,前瞻規避風險;二是落實穩定風險評估,源頭防范化解風險;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尊重群眾利益;四是強化宣傳引導,及時消除民眾疑慮;五是健全應急處置機制,有效應對突發事件。
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掘進。按照“一年打擊遏制、兩年深挖根治、三年長效常治”的“三年總體目標”,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克重點案件、重點問題、重點地區集中攻堅,徹底鏟除黑惡勢力賴以滋生的土壤,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努力爭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壓倒性勝利。
固本強基,健全完善長效機制防范化解重大風險
牢固樹立風險意識。現代社會是風險社會,要強化風險意識,切實增強工作的預見性,立足于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把著眼點放在前置防線、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處置上,強化預測預警預防,將矛盾消解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防止小風險發展為大風險、局部風險蔓延為系統風險、經濟社會風險演變為政治安全風險。
健全完善工作機制。要完善風險研判機制,暢通信息收集渠道,嚴格落實“日研判、周會商、月通報、季報告”的情報信息研判制度,對各類情報信息進行深度研判、專題研判、綜合研判,有效管控、逐個消化、動態管理,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源頭防控和社會面管控;要完善落實好決策風險評估機制,把風險評估作為制定重大政策、審批重大項目的“剛性門檻”,真正發揮好風險評估的源頭預防作用;要完善風險防控協同機制,推進職能部門履職盡責,堅持“三同步”工作方法,正確引導輿論;要完善風險防控責任機制,落實黨委常委會每季度聽取社會穩定形勢匯報等相應工作制度,發揮好綜治考評“指揮棒”作用,用好通報、約談、掛牌督辦等手段,對發生重大涉穩事件的地區和部門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切實將“第一責任”壓實在肩、落實在地。
全面夯實基層基礎。要樹立大抓基層、大抓基礎的政策導向,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健全社區服務管理機制,推行網格化服務管理,完善群眾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推動社會治理力量落到最基層。
切實增強斗爭精神。要深刻認識“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必然帶來百年未有之不確定因素”,高度警惕概率小而影響大的“黑天鵝”事件和概率大且影響大的“灰犀牛”事件,確保各類風險得到有效化解。要打好持久戰,重點抵御“顏色革命”風險;要打好殲滅戰,重點打擊暴恐活動和消除邪教危害,堅持凡“恐”必打、露頭就打,堅決鏟除暴恐滋生土壤;要打好網絡戰,確保打贏“網下網上”兩個戰場;要打好攻堅戰,堅決奪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全面勝利。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主動出擊,狠抓工作落實落地,對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案件全面梳理、拉網式排查,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督促問題解決,堅決消除重大風險隱患,確保平安穩定各項措施落實落地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