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建鵬
宜昌市著眼鞏固干部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成果,堅持“四化同步”,推動建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干部職工下沉社區參與治理常態長效機制,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宣傳發動,組織報到全員化。組織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兩新”組織到聯系結對社區報到,引導干部職工通過“宜昌智慧黨建云平臺”掃碼或持單位出具的《宜昌市干部職工報到單》到居住地社區報到,亮明身份,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社區做好單位和干部職工報到接洽工作,統籌區域資源,定期與報到單位開展供需對接、結對共建。按照“社區治理需要、貼近部門職能、發揮干部特長”原則,合理設置政策宣傳、關愛幫扶、文明勸導、矛盾調解、安全巡邏、整臟治亂等崗位,組織干部職工進社區、進網格、進樓棟、進家門。
健全體系,組織架構系統化。干部職工報到認崗后,編入網格或小區黨支部,社區根據黨員自身特長等推薦其擔任小區黨組織第一書記、兼職委員、黨小組長、樓棟長等職務,健全“社區黨組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鼓勵報到單位負責人擔任街道(社區)“大工委(大黨委)”兼職委員。完善運行機制,定期召開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會議,定期組織干部職工及業委會、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召開聯席會,研究解決居民反映集中的問題。
豐富載體,領崗服務項目化。報到單位結合本單位資源、人才、信息等優勢,每年為聯系社區辦理2-3件實事,單位“一把手”帶頭到聯系社區開展供需對接,簽定共建協議,每季度到聯系社區調研走訪1次。干部職工每人認領1個以上服務崗位,每年為社區(小區)辦理1-2件實事,參加2次以上志愿服務。各單位、各社區和干部職工結合實際,創新服務載體,采取居民群眾喜聞樂見形式,精心組織開展“單位‘一把手·社區好幫手”“街巷好聲音”“微黨課進小區”“點亮微心愿·服務微民生”“鄰里情·一家親”“結親暖心”等活動,吸引單位及干部職工參與,提升服務居民質效,打造服務品牌。
雙向互動,考核激勵制度化。將各單位和干部職工下沉社區參與治理情況納入基層黨建述職評議和黨建目標考核重要內容。各單位每年年底前向上級黨組織報告參與社區治理情況,干部職工每年年底前向所屬單位報告參與社區活動情況。依托“宜昌智慧黨建云平臺”,由社區對干部職工領崗服務情況量化積分,并建立負面清單,對不接受黨組織安排任務、不參與社區服務等情形記實管理,定期將干部職工積分及表現情況反饋所在單位。干部職工在社區表現情況納入黨員民主評議、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內容。對工作漂浮、任務不落實的單位和個人,按照管理權限追究責任。
(作者單位:宜昌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