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鳳彩
摘要:新課標指出,思想政治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構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議題式教學則是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但就目前的教育形勢而言,議題式教學的落地仍然面臨著教材與資源、保守與創新等諸多問題。本文試從精選思辨議題、創設真實情境、優化序列活動、拓寬多維評價角度探索議題式教學的設計策略。
關鍵詞:議題;情境;活動;評價;核心素養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把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建設成以培育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為主導的活動型學科課程”。而議題式教學恰恰是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路徑,是構建活動型學科課程的主要抓手。本文嘗試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課為例,通過精選思辨議題、創設真實情境、優化序列活動、拓寬多維評價角度,以期深化議題式教學的構建策略,扮靚思政課堂。
一、精選思辨議題,讓課堂更具高度
2017年新課標指出,“教學設計能否反映活動型學科課程實施的思路,關鍵在于確定開展活動的議題”。議題是思想政治活動型課堂的起點。為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選擇的議題要具有高度的思辨性,既指向核心素養,又滲透教學知識;既引領課堂活動,又發散學生思維。在議題式教學之初,教師首先要確定好中心議題,再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圍繞中心議題確定好各個子議題。
“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課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認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能夠積極參與經濟生活,堅持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高公共參與能力。本課內容理論性較強,較為宏觀、抽象,同時由于學生認知有限,掌握起來比較困難。但是通過教材前一框內容的學習,學生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成就和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而且高一學生也具備了一定的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通過議題探究、辯論,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明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舉措。基于以上考慮,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筆者在教學中設置了中心議題——“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此來統領整節課,使思政課堂更具高度。
根據“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這一中心議題,筆者設置了以下子議題。議題1:臨海為什么要建設頭門港新區?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確,臨海的發展遭遇了一些瓶頸問題,為了破解發展難題,臨海市開始建設頭門港新區。議題2:頭門港新區為什么要如此規劃?教師先請學生觀看視頻《頭門港新區宣傳片》,使同學們感悟臨海市政府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重的戰略決策,增強自身的政治認同感。議題3:作為新時代的筑夢人,請為頭門港新區的更好發展出謀劃策?根據課前的調研情況,圍繞新發展理念,同學們為頭門港新區的建設提出了眾多良策。該議題增強了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精神。總之,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設置思辨性的中心議題,子議題要緊扣中心議題,層層遞進,既能更好的貫穿和呈現學科內容,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落實好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二、創設真實情境,讓課堂更具熱度
2017年新課標指出:“要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情境是議題式教學的載體。議題只有融入到真實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真正落實好學科核心素養。情境中滲透學科知識,通過對情境的解讀,知識會更具活力和說服力,便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學“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課時,筆者創設了以下情境:
情境一:臨海市頭門港經濟開發區,地處浙江中部沿海,臺州灣北岸,位于臨海市上盤鎮,是臺州港的核心港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資源豐富。灘涂資源充足,圍涂空間巨大。頭門港擁有可供建港的深水岸線,海洋資源豐富,有良好的發展前途。與國際航道便捷的距離,全方位的集疏網絡,構筑了相對便捷的空中交通支撐。完善的城市依托、廣闊的腹地資源、強大的產業支撐。制造業的全面開花和興盛為臺州進一步完善海洋經濟產業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情境二:建國70年來,臨海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依然還有一些瓶頸問題尚未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和一些領域的發展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還不夠高,企業創新能力還不夠強,實體經濟結構性供求不平衡,新產業和新動能成長還不夠快。生態環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資源約束趨緊。2011年臨海市開始建設頭門港新區。
討論:結合情境一、二,談談臨海為什么要建設頭門港新區?
通過前期的調研和后續的閱讀、感悟材料,學生基本上能歸納出臨海建設頭門港新區的原因。情境一使同學們明確了頭門港新區擁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具備建港的可能性。情境二使同學們了解臨海市經濟發展遭遇了瓶頸問題,必須以頭門港發展來帶動全市經濟的起飛。以小見大,學生通過以上情境不難得出:全國的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發展問題,為新發展理念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總之,議題式教學下的情境必須更具真實性,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其次,教學情境必須更具針對性,能夠貫穿教學知識,具有較高的教學價值。最后,教學情境還必須具有導向性,有利于培養和落實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三、優化序列活動,讓課堂更具深度
2017年新課標指出:“活動設計應有明確的目標和清晰的線索,統籌議題涉及的主要內容和相關知識,并進行序列化處理”。活動設計的序列化,不僅要求活動融入情境、循序漸進,也要體現學科知識的邏輯性,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要以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為導向。首先,活動任務要序列化,指向學科核心素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議題活動下的問題要整體架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做到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人深。其次,活動形式要序列化,指向學科核心素養。圍繞議題的活動形式可以豐富多彩,如社會調研、視頻展示、課堂辯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演講、訪談等,但是各個活動之間不能雜亂無章,必須要做到有序銜接。序列化的課堂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的社會體驗、增強公共參與的積極性,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議題式教學追求的課程內容活動化和活動內容課程化的目標,使思政課堂更具深度。
在教學“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一課時,筆者設置了以下活動:首先,通過學案呈現情境材料,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明確臨海市建設頭門港新區的原因。學生從中感悟臨海乃至全國經濟面臨的發展問題,為新發展理念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學習打下了良好基礎。其次,請學生觀看視頻《頭門港新區宣傳片》,結合學案歸納出頭門港新區所體現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增強學生對國家新發展理念的政治認同。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是新時代的筑夢人。第三個活動是請同學們為頭門港新區的更好發展獻計獻策。要求:學生分組討論,小組推薦人整理成果并上臺匯報,評價組進行評價。活動中同學們熱情高漲,參與意識非常強,基本上歸納出了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實施鄉村振興,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知識要點,增強了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政治認同感,有效實現了從知識到實際,從理論到運用的提升。最后,請同學們撰寫推介詞:結合新發展理念,用一句話捆綁推薦臨海和頭門港。該活動給學生留足了自我思考的時間,既為學生創造了個性表達的機會,有利于展示學生的思維和素養,也能鞏固學生對新發展理念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理解和落實,從而堅定文化自信。各個活動層層推進、有序銜接,充分展現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素養,為教師的評價提供了充足依據。
四、拓寬多維評價,讓課堂更具厚度
2017年新課標強調:“評價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著重評估學生解決情境化問題的過程和結果,反映學生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水平。”議題式教學不再只關注結果,更加關注教學過程和師生活動過程,注重把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效結合起來。筆者認為,評價可以從以下方面人手:
第一,差別式評價。表現為“有統一標準,無標準答案”。評價時要始終關注學生活動是否以議題為中心,關注學生對“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的理解認同和行為表現。在以基本觀點為統一標準的前提下,教師要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學科知識,從不同角度、不同體驗,表達個人的不同看法并提出個性化解決方案。當然,差別式評價不僅要評價小組成員對議題的個性化、差異化認識,更要評價小組的共同性認識。
第二,廣泛性評價。評價形式應該多元化,包括師生評價、生生評價、自我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等等。議題式的活動型學科課程的教學評價必須專注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行為表現。核心素養的養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具有內隱性。只有透過學生的種種行為表現,才能更好地分析、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思維的提升和素養的落實。為此,課堂活動時需要做好過程性的檔案記錄,不僅要重點考查學生學科內容的學習效果,更要評價學生參與活動過程中展現的行為、情感、態度和能力等。例如,“為臨海和頭門港撰寫推介詞”活動環節,同學們已將所學的新發展理念融入到了臨海和頭門港的發展之中。部分成果展示如下:創新:頭門港的科技崛起,為臨海發展注人持續動力。開放:頭門港,請用你開放的胸懷和臨海一起走向浩瀚世界。綠色:臨海,靈江的母親河,讓我清澈的水融入你的懷抱。協調:你靠著山,我向著海,讓我們山海聯動,協調發展。共享:讓頭門港的經濟發展成果,惠及全臨海人民。該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對新發展理念的認同和理解,更彰顯了他們對臨海和頭門港的情感態度,展示了內心的價值認同。在此,教師應以肯定性評價,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和價值取向。
總之,議題式教學以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教師要做好精選思辨議題、創設真實情境、優化序列活動、拓寬多維評價。只有不斷優化議題式教學的設計策略,才能打造高效課堂,激發學生興趣,浸潤學生心靈,增強學生認同,使學科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張華.課程與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白雪.議題中心教學法在政治生活教學中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5]朱明光.關于活動型思想政治課程的思考[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04).
[6]韓震.核心素養與活動型課程——從本輪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修訂看德育課程的發展趨勢[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6(03).
[7]姜梅,危顯寶.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探索[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10).
[8]朱愛武.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議題開發芻議[D].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