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宇
古時候,人們只能用肉眼來仰望星空,對宇宙的認識是模糊而又充滿想象的。人們編造了無數(shù)個神話故事,按照眼睛里看到的圖案給星空命名。人們假想這些遙遠的星空是另外一個世界,那里有眾神,那里有永生。
人們賦予星空各種奇異瑰麗的想象,并試想著與自身的命運連結(jié)在一起。哲學家是屬于星空的。這個說法源自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他只顧仰頭觀察星空,沒有低頭看路,結(jié)果掉到了坑里。兩千年后,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替泰勒斯翻案,說一個民族擁有一群關(guān)注天空的人,這個民族才有希望和未來。
不僅僅是哲學家,一切心懷夢想的人們都屬于星空。因為仰望星空,在一個古老的文明中誕生了“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P4);因為仰望星空,普通人張桂梅傾一己之力,阻斷家鄉(xiāng)貧困代際傳遞,建成針對貧困山區(qū)家庭困難女孩的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貧困家庭學生圓夢大學(P12);因為仰望星空,“志愿軍老兵幫扶計劃”的發(fā)起人之一趙波能驕傲地跟年輕的志愿者們分享 一句話:“我們不是英雄,但我們曾經(jīng)離英雄很近(P14)”。仰望星空者必為星空所眷顧,絕非凡夫俗流,自帶一股浩然之氣,御風而行,終將干出一番事業(yè)來。
康德說:“這世上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敬業(yè)的女卡車司機愛美,出發(fā)前、卸貨后,凡是能洗澡拾掇的時候,她都給自己化上淡妝,戴長長的耳墜,最喜歡甘孜大草原的遼闊壯美(P46)。青年人放棄待遇豐厚的投行分析師工作,轉(zhuǎn)行去做咖啡廳店長,只為熱愛(P53)。仰望星空的人,星空也在回望著他,幫助他追尋內(nèi)心的向往。
星空是一片浩瀚的天地,指引著人們不斷地去想象,去探尋。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讓我們不斷地走向宇宙,走向未知,努力去接近一個又一個神秘的領(lǐng)域。太空技術(shù)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個領(lǐng)域,硬核科技的加持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抗洪搶險一線,衛(wèi)星監(jiān)控、北斗導航、大數(shù)據(jù)分析、智能測試等新科技紛紛亮相,成為這場戰(zhàn)役的制勝法寶(P20)。
向外太空的展望如同無限延展的畫卷,未有窮期。當人們得知光速無法超越時,人們對無限接近光速這個概念感到迷戀。當人們得知銀河只是宇宙漫漫星河中的滄海一粟時,人們又開始迷戀探索宇宙的終極模型。科學家的最新發(fā)現(xiàn),有一種中國生物,最適宜到火星開拓“生命空間”。這個生物是生長在青藏高原上的地衣,在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里依然能夠爛漫生長。科學家大膽猜想,在火星某個巖層處拍到的數(shù)千個酷似蘑菇外型的圖片,可能就是地衣或接近地衣的某種生物(P58)。
這樣的消息是令人振奮的,地球之外或許還有一個地球。這個世界并不太平,美國星鏈計劃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新的“星球大戰(zhàn)”將把人類帶向何方,福禍未卜(P30)。這個時候,需要一點哲學式的思考。宇宙是平衡的,它有一個自適應(yīng)的平衡機制。在廣闊的宇宙尺度上,宇宙的密度或許是均衡的,只有空間密度的均勻才能導致宇宙的整體平衡。如果引力是不平衡的,那么必然有一些天體被另一些天體吸引和吞并,宇宙就會坍塌成一個奇點。宇宙沒有坍塌,相反,它在繼續(xù)膨脹。星空,用它的靜美,給了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