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添 陳星梅 王云華 王伯堯
多學科綜合治療(MDT)是由多個學科專家圍繞病例進行討論,在綜合各專家的意見基礎上為病人制定最佳治療方案,體現以病人為中心,個體化治療的特點。已有研究顯示,老年髖部骨折在MDT模式下可以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術后并發癥,并改善病人預后[1-2]。 而手術室護士的積極參與及配合可提高手術質量。本文旨在探討在MDT模式下,術前個性化多次訪視對老年髖部骨折病人焦慮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擇 2017~2018年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在MDT模式下行手術治療的老年髖部骨折病人86例,年齡72~96歲。其中股骨頸骨折29例,均在腰麻下行半髖關節置換術;股骨粗隆間骨折57例,均在腰麻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PFNA)內固定術。按照是否進行術前個性化多次訪視,將病人分為試驗組(術前進行針對性訪視)和對照組(術前進行普通常規訪視),每組43例,術前訪視者均為同一手術室護士。
1.2 方法 對照組手術室護士在手術前一天下午4點左右對病人進行訪視,介紹手術時間、麻醉方法、術前準備內容、手術環境、醫護人員的職稱和技術水平、術后可能出現的痛苦與不適及注意事項等,并與病人交流以減少病人焦慮,每例病人約20 min。
試驗組手術室護士在病人入院后即參加入院后的MDT討論會議。MDT討論會議主要由骨科專家組織,由老年科專家、心臟科專家、神經內科專家、呼吸科專家、麻醉科專家、影像科等相關輔助科室專家、骨科護士以及手術室護士參與,主要了解病人病情,在綜合各專家的意見基礎上,制定圍手術期醫生需要進行的個性化的處理方案和治療原則,以病人為中心,清楚自己應盡的指責。手術室護士在病人各項檢查結束以后,向病人進行第一次個性化訪視,除了常規普通訪視內容以外,還需要做到以下內容:(1)與病人進行充分交流,得到病人的信任;(2)對于病人仍不清楚的地方給予解答,消除病人顧慮;(3)對于當時不能回答病人的內容,做好記錄,并表示下次訪視時給予詳盡解答;(4)預先告知病人手術室環境及需要或將來需要進行的配合之處,并給予照片及視頻科普,消除其進入手術室以后陌生環境帶來的緊張感及未知操作的焦慮;(5)與病人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醫護關系,讓病人減少因住院帶來的負面情緒。整個過程約30~60 min不等。然后每天10:00對病人進行第2次、第3次個性化訪視,直至手術當天,主要是回答前一次遺留的問題并和病人及其家屬充分交流,相互熟悉,增進感情。
1.3 訪視效果評估 分別于第一次訪視前及手術前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病人焦慮水平進行測定[3]。該量表由病人自行填寫,共20個問題,每個問題根據病人焦慮嚴重程度評分,分為1~4分;每個問題得分相加,得到初分,初分乘以1.25取整后得到標準分。標準分的最高分為100分。分值越高,焦慮癥狀越重。

2.1 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43例病人,男15例,女28例;年齡72~93歲,平均(82.1±6.2)歲;股骨頸骨折1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8例;所有病人均有骨質疏松,其中僅存在骨質疏松一種合并癥的2例,兩種合并癥的16例,三種合并癥及以上的25例。試驗組43例病人,男17例,女26例;年齡74~96歲,平均(81.7±6.1)歲;股骨頸骨折14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9例;所有病人均有骨質疏松,其中僅存在骨質疏松一種合并癥的3例,兩種合并癥的14例,3種合并癥及以上的26例。2組病人在性別、年齡、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SAS評分比較 訪視前2組病人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經個性化多次訪視后,試驗組SAS評分降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2組SAS 評分比較分,n=43)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髖部骨折病人逐年增多。現在對老年髖部骨折的最佳處理方法是在MDT模式下早期進行手術治療,最佳時間是在24~48 h內進行手術,但因為節假日手術安全性問題等各種原因受阻,往往不一定能在48 h內開始手術,但建議最遲不應該超過72 h,否則術后并發癥會相應增多,所以較短的術前準備對手術室護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髖部骨折的老年病人在72 h內尚未對手術做好充分的準備,往往會情緒焦慮,對未知的手術、麻醉、周圍環境,對術后功能的恢復,以及對手術是否會產生高昂的費用等產生恐懼及焦慮。這些焦慮的情緒很有可能成為應激源,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去甲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素的分泌,引起人體的非特異性反應,產生應激綜合征,降低病人手術耐受力[4]。
因此,目前迫切地要求手術室護士在訪視時給予病人情緒上的控制。讓病人在術前調整狀態,了解手術和麻醉的環境及全過程,了解術后需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康復的效果,了解手術將產生的合理費用等等,從而減少病人的焦慮恐懼心理[5-6]。
本研究發現,老年髖部骨折病人普遍都存在焦慮的現象,由于每個老年人的特點不同,家庭環境及受教育程度不同,所以訪視及溝通的方法是不一樣的,護士必須掌握語言及說話技巧以及溝通方法,否則,很有可能適得其反。因此,提高護士術前訪視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做好專業的培訓及練習,對每個病人進行個性化的訪視。一次的訪視并不能讓病人對訪視人員消除戒心,敞開心扉,雖然有減少焦慮的效果但并不十分滿意,所以,本研究采用多次訪視的方法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總之,術前個性化多次訪視可以有效改善MDT模式下老年髖部骨折病人的術前焦慮,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