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憲興, 梁靜波, 常 番, 史連盟, 陳 昂
(青海省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青海 西寧 810005)
消化道常見腫瘤主要為惡性腫瘤,包括食管癌、胃癌和大腸癌等,是由消化道粘膜上皮或者腺上皮細胞發生的病變。癌組織在粘膜下層未侵犯肌層為早期,而侵犯至肌層多數已為中晚期。臨床上患者往往出現梗阻、出血外可捫及腫塊以及疼痛等癥狀[1]。近幾年來,內鏡下化療緩釋粒子植入術由于其具有微創、高效、副作用小等優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2]。本研究采用內鏡下5-Fu化療緩釋粒子植入聯合替吉奧治療消化道腫瘤,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患有消化道腫瘤的患者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齡為64~88歲,平均年齡為(77.1±5.8)歲。經內鏡檢查均確診為消化道腫瘤,其中食道癌23例,胃癌20例,賁門癌12例,結腸癌15例,且均為隆起型或隆起伴潰瘍型。所有患者均因年齡偏大、癌癥晚期等各種原因無法實施手術。按照簡單隨機分組,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5例。其中觀察組中男23例,女12例,男∶女=23∶12,年齡為65~88歲,平均年齡為(77.8±6.1)歲,食道癌11例,胃癌9例,賁門癌7例,結腸癌8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3例,男∶女=22∶13,年齡為64~87歲,平均年齡為(76.7±5.5)歲,經診斷食道癌12例,胃癌11例,賁門癌5例,結腸癌7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種構成比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消化道腫瘤診斷標準[3];②所有患者的年齡20~90歲;③所有患者根據醫生預估,可以有5個月以上的存活期;④無嚴重并發癥(心腦肝腎等)。排除標準:①患者溝通能力低下或者學習能力極低,無法正常參與實驗者;②患者曾經有酒精藥物濫用史;③患者參與了其他試驗研究。
1.3儀器與材料:日本奧林巴斯CV-150電子胃鏡(日本奧林巴斯醫療株式會社);化療粒子植入器(濟南新華魯抗醫療器械有限公司);5-Fu化療緩釋粒子(商品名:中人氟安,蕪湖先聲中人藥業有限公司);替吉奧(國藥準字H20080802,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
1.4治療方法:①對照組患者每天服用替吉奧,80mg/m2/d,早晚各1次,連續服用28d。②化療粒子植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5-Fu化療緩釋粒子植入治療,首先通過內鏡觀察確認腫瘤的大小和位置,選擇最佳穿刺點及途徑,將中人氟安粒子植入至病灶處,嚴格按照先遠后近、先上后下的原則,間隔1~2cm重復植入,每次植入4~5粒,最終每位患者的腫瘤病灶處約植入中人氟安粒子45~60粒,平均植入劑量為100~200mg,植入完畢采用去甲腎上腺素和冰生理鹽水止血,注意避免于潰瘍病灶處進行注射,防止造成穿孔。
1.5觀察與評價指標:①療效評估:治療3個月后根據WHO(1981年)制定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療效進行評估:完全緩解(CR):指腫瘤完全消失超過1個月;部分緩解(PR)分腫瘤縮小50%及以上持續超過1個月;病變穩定(SD):腫瘤縮小少于50%或增大不超過25%,持續超過1個月;病變進展(PD):腫瘤增大超過25%。總有效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病變穩定。②生存質量評估:根據國際生存質量KPS(Karnofsky)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判定[3]。①顯效:與治療前相比較評分增加≥20分;②有效:10分≤增加分數<20分;③穩定:增加<10分;④無效:分數未增加或減少。總有效為顯效+有效+穩定。③患者疲乏狀況評定:采用PIPER-疲乏量表[4],0~3分:無或輕度疲乏,4~7分:中度疲乏,>7分:重度疲乏。疲勞分值的計算公式=總分/22。

2.1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5.285,P<0.05)。見表1。患者術前術后病變內鏡下改變見圖1和圖2。

表1 兩組患者化療粒子植入治療效果的比較n(%)
2.2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觀察組的生存質量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χ2=4.769、5.081,P<0.05)。見表2。

表2 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生存質量比較n(%)
2.3兩組患者疲乏狀況比較: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的疲乏狀況進行比較,觀察組較對照組疲乏情況較為輕微(Z=2.194,P<0.05),同時疲乏分值也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疲乏狀況比較(n)

圖1 治療前腫瘤
消化道常見腫瘤主要為惡性腫瘤,包括食管癌、胃癌和大腸癌等,是由消化道粘膜上皮或者腺上皮細胞發生的病變。癌組織在粘膜下層未侵犯肌層為早期,而侵犯至肌層多數已為中晚期。在亞洲和歐美等國家,消化道腫瘤被賦予不同的生存期待,歐美等國家的五年生存率在20%左右,而亞洲,特別是醫療發達的日本,五年生存率高達50%以上。原因是由于日本不僅手術治療,還進行藥物化療,這可以顯著延長生存期限[4~6]。像歐美國家這種單純的手術治療,其五年生存率并不理想。一旦復發,則會失去二次手術的機會。因此,日本的輔助化療手段成了模仿的對象。多項研究表明,替吉奧對于腫瘤的治療非常有效而且不容易引發患者的耐藥性[7]。我國是消化道腫瘤大國,但是由于健康科普的不到位,很多消化道腫瘤就診時間較晚,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經過臨床醫生的多年實踐經驗替吉奧已經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消化道腫瘤的主流用藥[8]。一般來說,替吉奧的使用標準為每天分早晚各服用1次,共2次,規格為80mg/m2,連續服用28d,一個周期休息14d[9]。
5-Fu尿嘧啶是一類抗代謝藥物,可在人體細胞內轉化為氟尿嘧啶脫氧核苷酸,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斷DNA的合成,同時對RNA的合成也有一定的阻斷作用,因此對消化道癌等實體瘤有很好的療效[10]。近幾年來,內鏡下化療緩釋粒子植入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可解決患者的梗阻、嘔吐、納差等癥狀,目前已逐步應用于臨床治療消化系統各類腫瘤,如果聯合消化管道支架植入,效果更顯著[11]。該方法可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同時由于局部用藥可有效減輕全身副反應,對患者肝腎等代謝器官的損害較小。
本研究對照組患者給予替吉奧,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內鏡下5-Fu化療緩釋粒子植入聯合替吉奧治療消化道腫瘤。在連續治療3個月之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生存質量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1.4%和97.1%,亦顯著優于對照組(45.8%和8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充分表明,替吉奧的基礎上給予內鏡下5-Fu化療緩釋粒子植入聯合替吉奧治療消化道腫瘤可使得患者有效降低焦慮恐懼的情緒,能夠積極樂觀地面對病情,增加戰勝腫瘤病魔的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各項治療,而良好的情緒和積極的心態有助于患者保證質量較高的飲食和睡眠,增加了患者的機體抵抗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替吉奧的基礎上給予內鏡下5-Fu化療緩釋粒子植入聯合替吉奧治療消化道腫瘤對于患者病情好轉和康復有著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