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鶯歌 牛廣團 尚知昊 魏更有
(河南省欒川縣中醫(yī)院 欒川471500)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臨床常見疾病,致病因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供血不足,致殘率、致死率均較高[1]。硝酸甘油為改善心絞痛癥狀的首選藥物,但長期應用易產生耐藥性,影響療效。中醫(yī)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歸于“心痛、胸痹”等范疇,心陽氣虛、痰瘀內阻為其病機,多見痰瘀互結證,故治療以化痰祛瘀通脈為主[2]。本研究選取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化痰祛瘀通脈湯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72 例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治療方案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36 例。參照組男21 例,女15 例;年齡44~71 歲,平均年齡(57.46±6.61)歲。研究組男22 例,女14 例;年齡45~71 歲,平均年齡(57.98±6.17)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臨床確診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及家屬知情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患有惡性腫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有急性心肌梗死;過敏體質。
1.3 治療方法
1.3.1 參照組 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根據病情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H43021765)、單硝酸異山梨酯片(國藥準字H10940255)、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國藥準字H20057289)等,若心絞痛發(fā)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國藥準字H31021149)。連續(xù)治療28 d。
1.3.2 研究組 在參照組基礎上加用化痰祛瘀通脈湯。組方:瓜蔞15 g,薤白9 g,半夏12 g,枳實9 g,丹參9 g,桃仁9 g,赤芍9 g,陳皮15 g,桂枝9 g。水煎取汁200 ml,分2 次服用,1 劑/d。連續(xù)治療28 d。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療效。療效判定標準,顯著改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80%,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心絞痛發(fā)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55%~80%,心電圖ST 下移回升>0.15 mV,T 波由平坦轉直立或導聯倒置T 波變淺>50%;無效:未達以上標準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有效例數+顯著改善例數)/總例數×100%。(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心絞痛持續(xù)時間、發(fā)作次數)。(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高切黏度、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取兩組靜脈血3 ml,采用LBY-N6 Compact 全自動血液流變儀(北京普利生儀器有限公司)測定。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療效)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心絞痛發(fā)作情況、血液流變學指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顯著改善18 例,有效15 例,無效3 例,總有效率為91.67%(33/36);參照組顯著改善10 例,有效16 例,無效10 例,總有效率為72.22%(26/36)。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00,P=0.032)。
2.2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比較 治療后,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心絞痛持續(xù)時間較短,發(fā)作次數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情況比較(±s)
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次/d)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參照組組別 n 心絞痛持續(xù)時間(min)治療前 治療后36 36 tP 12.31±3.32 12.46±3.47 0.187 0.852 3.15±1.87 5.96±1.84 6.427<0.001 2.45±0.84 2.49±0.78 0.209 0.835 0.91±0.51 1.52±0.68 4.306<0.001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與參照組相比,研究組全血高切黏度、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比較(±s)
全血低切黏度(mPa·s)治療前時間 組別 n 全血高切黏度(mPa·s)纖維蛋白原(g/L)血漿黏度(mPa·s)研究組參照組36 36 tP治療后 研究組參照組36 36 tP 7.56±0.45 7.62±0.51 0.529 0.598 5.24±0.47 6.05±0.49 7.158<0.001 4.01±0.57 4.03±0.52 0.156 0.877 3.31±0.46 3.78±0.49 4.196<0.001 1.91±0.12 1.89±0.14 0.651 0.517 1.53±0.15 1.78±0.16 6.839<0.001 12.14±2.14 12.37±2.27 0.442 0.660 9.14±2.17 10.64±2.29 2.853 0.006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一種急性冠脈綜合征,發(fā)病率較高,病情進展迅速,嚴重者可引發(fā)心肌梗死,威脅患者生命安全[3]。因此,臨床應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以控制病情發(fā)展,改善預后。
中醫(yī)將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歸于“心痛、胸痹”等范疇,心為病位,為本虛標實之證。標實為痰濁內阻、寒凝瘀阻、血瘀氣滯;本虛為陽氣虛,即心氣不足、胸陽不振,陽氣不能通暢;可相兼為病,多見痰瘀互結證,故治療以祛瘀通脈、化痰通陽為主[4~5]。化痰祛瘀通脈湯中薤白化痰散結、散寒通陽,瓜蔞散結滌痰、開胸通痹,為君藥;半夏散結消痞、燥濕化痰,枳實下氣除滿、散結消痞,二者可加強君藥化痰通陽、下氣除滿、寬胸散結之功;丹參善通行血脈,桃仁善行血滯,二者相伍,通脈止痛、祛瘀活血,四者共為臣藥;赤芍散瘀活血止痛,可加強丹參、桃仁祛瘀活血、通脈止痛之力;陳皮健脾理氣、化痰燥濕,以杜生痰之源;桂枝平降沖逆、散寒通陽,以鎮(zhèn)上逆痰濁,共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化痰祛瘀、通陽散結之功。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治療后,研究組心絞痛持續(xù)時間較參照組短,發(fā)作次數較參照組少(P<0.05),提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采用化痰祛瘀通脈湯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有研究發(fā)現,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存在血液流變學指標水平異常,并在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6]。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全血高切黏度、纖維蛋白原、血漿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水平較參照組低(P<0.05),提示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采用化痰祛瘀通脈湯治療,能有效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