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湖清 吳雅芳

摘要 莆田市屬于雨熱同期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根據1980—2019年間莆田市氣溫、降水量、日照時數等觀測統計資料,整理歸納出本地區氣候特征并對氣溫變化趨勢進行詳細研究。結果表明,莆田近40年升溫趨勢明顯,其中年平均氣溫、年平均最高及最低氣溫氣候傾向率分別為0.388℃/10年、0.298℃/10年和0.47℃/10年,一年中最冷月1月、最熱月7月,年極端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與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一致,氣候傾向率分別為0.24℃/10年、0.553℃/10年,總體上看近40年莆田市氣溫趨于變暖。
關鍵詞 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年平均最高、最低氣溫;趨勢分析;莆田市
中圖分類號:P4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4-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4.025
莆田市位于福建中部沿海,面向臺灣海峽,上連福州市,下接泉州市永春、惠安等縣,西北背靠德化縣和永泰縣,全市陸域面積4 200 km2,海域面積1.1萬km2,境內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為中低山地,中部為丘陵、平原、盆谷地帶,東南部為沿海低丘陵和島嶼,海岸線曲折,因處于北回歸線北部邊緣,又臨海洋,所以一年四季無嚴寒,溫度適宜。
1 莆田市氣候特點
莆田市屬于典型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8℃~21℃,年均日照時數為1 930.8 h,無霜期長達300~350 d[1]。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1 000~1 800 mm,降水量自西北向東南遞減,西北部山區降水量達2 265.4 mm,中部平原地帶為1 200 mm左右,東南部沿海和海島僅為900~1 300 mm。年均太陽輻射量為112.6千卡/cm2,常年盛行東南風因而氣候濕潤,較為宜居。夏天雖然炎熱但是38℃以上極端高溫天氣卻較為罕見;進入秋季后多短期回熱現象,這是因為西太平洋高壓帶秋季南移,但卻向北抬,在高壓控制下常出現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日照劇烈,氣溫回升速度加快,天氣呈現出早晚清涼、午后高溫暴曬特點;冬季除高海拔(1 000 m以上)地區以外基本沒有降雪天氣,但會出現雷暴。莆田境內季風特征明顯,常年受到東北風和西南風影響,其中東北風有10個月左右控制在沿海地區,山區則以北風或東風居多,冬、夏季風方向隨季節交替而轉換明顯,冬季多為偏北風,夏季多為東南風,而春、秋季為風向轉換季節。
2 莆田市氣溫變化趨勢
2.1 平均氣溫年際變化特征
1980—2019年莆田市年平均氣溫為20.8℃,其中20世紀80年代平均溫度是20.2℃,90年代平均溫度升至20.8℃,較80年代上升了0.6℃,進入21世紀后,莆田市氣溫升高更明顯,2000—2009年平均溫度達21.1℃,2010—2019年平均溫度21.3℃,總體上看,莆田市近40年平均氣溫呈逐年代上升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388℃/10年,R2為0.59,線性關系明顯[2]。年平均氣溫最高值出現在1998年和2019年,為21.9℃,較歷年平均值偏高1.1℃,最低值出現在1984年為19.8℃??梢钥闯鲈?0世紀80年代年平均氣溫基本處于在20℃左右,到21世紀后,年平均氣溫在21℃左右波動,一共出現兩個較大溫度上升期,分別是1995—1999年和2011—2015年,增溫幅度分別達到1℃和1.1℃(圖1)。
2.2 年平均最高氣溫變化
莆田市年平均最高氣溫為24.7℃,最大值出現在2017年和2019年為25.8℃,最小值出現在1884年為23.4℃,與年平均氣溫出現最低年份相對應。近40年平均最高氣溫整體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298℃/10 年,R2為0.39,上升趨勢明顯。莆田市年平均極端最高氣溫為36.4℃,極端最高氣溫最高值38.4℃,近40年氣候傾向率為0.24℃/10年,R2為0.12。年平均最高氣溫有兩個明顯下降期分別是1981—1984年2009—2012年,降幅分別是1.2℃和1℃,呈現W型起伏波動模式,每6年為一周期[3]。以1998年為界,之前年平均最高氣溫基本為負距平,1998年后則大部分年份為正距平,這也與莆田市年平均氣溫變化相符(圖2)。
2.3 年平均最低氣溫變化
莆田市40年間年平均最低氣溫上升明顯,氣候傾向率為0.47℃/10年,R2值為0.62相較于最高溫,年均最低溫增幅明顯,最大值出現在1998年為19.4℃,最低值出現在1981年為16.6℃。增長趨勢和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一致,呈現W型變化但周期性沒有最高氣溫變化趨勢明顯,通過比較發現,年平均氣溫、年平均最高溫及最低溫的最高值均出現1998年后,而最小值都處于80年代初期,這說明莆田市氣溫變化與全球變暖大環境相吻合。近40年平均極端最低氣溫3.4℃,氣候傾向為0.553℃/10年,R2為0.14,極端最低氣溫比極端最高氣溫上升趨勢明顯,極端最高溫峰值出現在2014年為38.4℃,極端最低溫谷值出現在2016年為0.6℃,兩者相差37.8℃(圖3)。
2.4 月平均氣溫變化
綜合莆田市40年氣溫觀測數據可得,一年中最高溫出現在7月,平均氣溫為28.8℃,其次是8月28.5℃,其中有24個年份7月平均氣溫最高,16個年份出現在8月;1月平均氣溫最低,僅為12.3℃,2月平均氣溫為12.5℃略高于1月,自2012年開始,大多年份月平均氣溫最低在2月,這說明氣溫變暖時間在逐步提前,暖冬趨勢加強。
3 莆田市降水量和日照變化
莆田市年降水量在40年期間波動較大,呈現略增加趨勢,氣候傾向率為53 mm/10年,但未達到降水增加顯著性標準。莆田市年平均降水量是1 538.8 mm,降水量最高年份達到了2 003.4 mm,出現在1990年,最少年份為964.7 mm,出現在2009年,最少年份僅為最多年份47%。20世紀90年代與80年代相比,年平均降水量呈逐步增加趨勢,增加了37.8 mm,進入21世紀10年代又比90年代減少108.6 mm。從季節變化上看,降水主要集中于2—9月,占到年總降水量93%以上,其中5、6、8月3個月份降水量占到年降水量一半左右,進入10月份直至次年1月,月均降水不足18 mm,僅占到總降水量4%。
莆田市多年平均日照時數是1 930.8 h,年日照時數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不明顯。分四季來看下降幅度最大是夏季,氣候傾向率為-10.3 h/10年,其次是冬季,平均每10年降低5.4 h,秋、春季節降幅不顯著。常年日照率為46%,日照時長由山區向沿海地區增多。
參考文獻
[1] 林昕,邱洪華.福建省暖冬氣候特征分析[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4,9(2):32-38.
[2] 何金德.近30年莆田市氣候變化特征對水資源及農業的影響[J].福建熱作科技,2012,37(4):56-58.
[3] 黃沖,張芳敏. 全球氣候變化下的中國氣候變化特征分析[A]. 中國氣象學會氣候變化委員會、國家氣候中心.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氣候變化分會場論文集[C].中國氣象學會氣候變化委員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學會,2009:1362-1368.
責任編輯:黃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