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廣電總局、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中國足協聯合印發《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八大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要建設八大體系。主要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1.重大意義。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育人工程,是提高中國足球普及程度和競技水平的基礎工程,是全面推進學校體育綜合改革、推進體教融合深度發展的探路工程。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奮發向上、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實現學校體育“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2.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把校園足球改革發展作為深化教育改革,建設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的重要舉措,形成政府主導、學校主體、行業指導、社會參與的新時代中國特色校園足球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
3.基本原則。堅持立德樹人、改革創新、遵循規律、依法治理、問題導向和統籌協調原則,做到科學謀劃、有序推進、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4.工作目標。到2022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普及推廣、教學訓練、競賽聯賽、師資條件、體教融合、宣傳引導等體系更加完善,管理體系、制度體系、評價機制、條件保障更加健全。力爭為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培訓至少一名具有中國足協D級或同等水平教師或教練員;力爭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均建有1塊以上足球場地,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均建有1塊以上標準足球場地;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到95%以上,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超過3000萬。
二、主要任務
1.精心布局、夯實校園足球推廣體系。各級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加強組織管理,堅持普及與提高并重,推動地區、城鄉和男女青少年校園足球優質均衡發展。
2.全面發力、健全校園足球教學體系。在教會和學會上下功夫,推進校園足球教學改革。
3.示范引領、打造校園足球樣板體系。加快推進中國特色青少年足球后備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4.嚴格管理、做強校園足球競賽體系。深化建設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國際交流比賽為一體的競賽體系。
5.統籌協調、形成校園足球融合體系。完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例會制度,加快推進工作對接和資源共享,發揮各自優勢,深化體教融合。
6.激勵創新、構建校園足球榮譽體系。進一步調動學校、學生、家長和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校園足球的積極性。
7.攻堅克難、搭建校園足球科研體系。強化學科交叉融合,圍繞校園足球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培育一批專業功底扎實的校園足球專家。不斷規范和完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管理,強化智庫支撐。鼓勵開展基礎性、前沿性、探索性創新研究。積極吸納社會力量支持,構建政府主導、社會有序參與的高水平科研平臺,圍繞青少年足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設立研究項目,逐步形成特色鮮明的中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科研體系。
8.強化導向、完善校園足球輿論宣傳引導體系。加強校園足球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鼓勵電視媒體直播或轉播校園足球賽事,傳播校園足球好聲音,講述校園足球好故事,弘揚健康向上的價值觀,營造健康的足球文化氛圍。
三、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協調作用,形成科學高效的校園足球治理體系,推進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落實落細校園足球政策。各級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要制定工作制度,強化統籌指導,完善校園足球事業發展的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加大支持校園足球發展的力度。
2.健全考核評價。健全各級校園足球工作考核評價機制,統籌設計好“指揮棒”,完善校園足球管理監督體系,加強調研和檢查,充分調動和激發各地抓實抓好校園足球工作的積極性。
3.完善保障機制。各地相關部門要完善校內外足球運動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制,加強運動風險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探索建立涵蓋體育意外傷害的學生綜合保險機制。引導社會力量支持校園足球發展,加強足球場地、設施的維護管理,支持基礎性、公益性足球場地設施建設。
4.健全統計機制。加強校園足球場地設施數據收集匯總工作,全面準確掌握校園足球場地數量、類型、分布等基本情況,切實加強動態調整、確保數據準確。
(摘自教育部政務新媒體“微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