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健
【摘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造成較大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不僅能夠創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還可以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在小學語文教師能夠運用的教學模式比較多,教師應當選擇合適的方式來教學。本文主要探究小學語文教師運用四環節教學的具體方法,供同行們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四環節教學法;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關鍵是采取合適的方法,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科學的方法,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語文課堂的教學能夠順利實施。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不斷地優化,從而達到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幫助小學生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一、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意義
第一,調動課堂積極性。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場所在教室,教室課堂會占據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若小學生在課堂上對知識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學生便能夠主動地對語文知識進行有效地學習。同樣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室課堂,所以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語文知識,同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語文教師如果想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就需要在課堂上吸引學生,充分調動課堂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第二,調動學習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要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讓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課堂中。學習積極性包含有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與學習需要等內容,學生對語文知識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就代表學生對語文知識有強烈的認同感,就會對語文知識有強烈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激發后,會積極參與一系列的語文學習活動,從而促進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
二、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四環節教學法
第一,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重點培養的一項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時,可以考慮讓學生對語文知識產生疑問,借助疑問來吸引學生學習,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疑問。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傳授學生的知識,還要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發現問題,并學會自己解決問題。盡管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但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步驟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先初讀文章,在初讀中找到自己不懂的字詞,并自己查閱字典來解決不懂的字詞,然后教師再指導學生細讀文章,在細讀中感受到文章的情感,最后通過精讀來突破文章學習的重點難點。例如,教師在上《威尼斯的小艇》這一課時,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閱讀,學生閱讀后能夠發現自己不懂的“艇、嘩、艄”等字的讀音,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查閱字典來學習新字,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合作探究。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合作探究,能夠讓學生的溝通、合作與思考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較多,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鞏固,所以教師就要運用到合作探究學習法。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要求同小組的組員輪流當小組長,小組長需要向組員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并將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提出來,讓組員一起討論并解決,以此來讓小組中的每位組員都能夠學習到他人的優秀學習方法,自己的學習難題也能夠在小組合作中解決。例如,在學習《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教師先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長先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分享,然后教師再讓小組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田忌賽馬的經過,并討論兩次賽馬結果不一樣的原因,經過小組討論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回歸到文章中學習,與學生共同解決問題。
第三,精講釋疑。當學生在語文課堂中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思考方向進行點撥,指導學生對不同知識進行整合分析,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規律,使學生的疑問得到解除。在精講釋疑當中,教師需要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有效展現,引導學生對問題多加思考,學生能夠表達的觀點就讓學生表達,以此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同時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受阻的原因進行分析,進行點撥,確保學生的疑難問題得到真正的解決。例如,在學習《跳水》這一課時,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學習之后,已經對文章的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有的學生提出文章中的孩子為什么會走到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去?從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教師根據學生的疑惑,向學生講解文章對水手、孩子的描述語句,再指導學生去理解“放肆”的意思,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猴子放肆、孩子哭笑不得的前后因果關系,使學生的學習阻礙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很好地掌握了文章的難點內容。
第四,當堂檢測。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離不開當堂檢測,當堂檢測環節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的檢測,讓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利于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當堂檢測環節中,語文教師不能隨意選擇檢測內容,需要結合語文學習目標來安排檢測。當堂檢測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要通過借助做題、聽寫、背書、仿寫等多種方式來開展檢測,使檢測方式多樣化,這樣學生不會對當堂檢測感到厭煩,讓學生通過檢測來掌握做題、聽寫、背書、仿寫等學習方法。例如,在學習《祖父的園子》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幾個當堂檢測習題,如讓學生仿寫文中的排比句式,通過檢測來確認學生是否掌握了排比句式,使學生學會知識并運用知識。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課堂的教學,能夠讓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教師運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釋疑與當堂檢測這四個環節開展教學,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鐘釗群.小學語文四環節課堂教學模式淺析[J].好家長, 2018(41):171.
[2]陳正鵬.從有效四環節中的“有效上課”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方法[J]. 贏未來, 2018(11):118.
[3]吳青山.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9(3):107-108.
[4]林建枚.有教無痕潤物無聲——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融合的策略[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