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忠 方國斌 匡輝 熊濤濤 韓婷 袁安清 鄧勁松

[摘要]以佛手山藥為試材,研究了滅幼脲、蘇云金桿菌、蟲酰肼3種殺蟲劑對甜菜夜蛾的田間效果。結果表明,3種殺蟲劑對甜菜夜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藥后7d防效均在80%以上,以20%蟲酰肼SC1200mL/hm2防效最好,達92.86%,顯著高于25%滅幼脲SC375mL/hm2防效(88.89%),極顯著高于25%滅幼脲SC150mL/hm2防效(80.00%)和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g/hm2、1500g/hm2防效(86.25%、88.22%),25%滅幼脲SC375mL/hm2和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g/hm2、1500g/hm2防效相近,無顯著差異。田間觀察表明,3種殺蟲劑在佛手山藥生長期使用安全、無藥害。
[關鍵詞]甜菜夜峨;滅幼脲;蘇云金桿菌;蟲酰肼;效果
[中圖分類號]5482.3 [文獻標識碼]A
佛手山藥屬薯蕷科山藥屬,為1年生或多年生纏繞性藤本植物,其地下塊莖,是藥、食兩用作物,富含氨基酸、維生素等18種營養成分,湖北省武穴市規模化種植已有300多年歷史。甜菜夜蛾是山藥上的主要害蟲,具有暴食性、多食性特點,常造成山藥生長不良,嚴重影響山藥的品質和產量。目前,對該蟲的防治多采用化學農藥,而山藥屬于小宗作物,相關的登記農藥品種很少,生產用藥缺少指導。經湖北省特色小宗作物試驗項目的部署安排,2019年在武穴市梅川鎮白石村開展了滅幼脲、蘇云金桿菌、蟲酰肼防治佛手山藥甜菜夜蛾田間試驗,以探索該3種殺蟲劑對山藥的安全性和最佳使用劑量,為山藥種植中甜菜夜蛾防治用藥的登記和大田推廣應用提供科學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藥劑為25%滅幼脲SC(河南安陽全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武漢科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蟲酰脅Sc(山東九洲農藥有限公司)。
施藥器械為國產SPRAYER電動噴霧器,圓錐形雙噴頭。
試驗作物山藥,品種為佛手山藥。
防治對象為甜菜夜蛾。
1.2 試驗地概況
本試驗在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白石村進行。試驗地山藥2019年3月12日播種,試驗時藤蔓爬滿架。試驗地土壤為沙壤土,有機質含量2.8%,pH6.0,管理水平為中上等,甜菜夜蛾常年危害較重。
1.3 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6個處理,即每1hm2制劑用量25%滅幼脲SC150mL、375mL;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g,1500g;20%蟲酰肼SC1200mL和空白對照。每處理4次重復,共計24個小區,每小區面積20m2,隨機區組排列,四周設保護行。
1.4 施藥時間和方法
本試驗于2019年8月16日噴霧施藥1次,施藥時甜菜夜蛾正處在低齡幼蟲期(1~3齡)。按上述設計用量,每1hm2藥液量750L,均勻噴施于山藥葉片正反面,讓藥液充分接觸蟲體。
1.5 調查方法
每小區5點取樣,每點1m2,調查共計5m2內佛手山藥上的甜菜夜蛾活蟲數,施藥前調查記錄幼蟲基數,藥后1、3、7d調查殘蟲量。
1.6 數據處理
根據調查數據計算蟲口減退率和校正防效,計算公式參照《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并采用DPS(DataProcessSystem)數據處理系統對防效進行鄧肯氏新復極差法(DMRT)差異顯著性測驗。
1.7 安全性調查
在施藥后1、3、7d觀察各處理區佛手山藥生長情況,包括葉片顏色、形狀、葉片上是否出現藥害斑點等,判斷各處理對佛手山藥的安全性。
2 結果與分析
2.1 藥劑防效
從表1中的試驗數據可以看出,3種殺蟲劑防治山藥甜菜夜蛾速效性差,藥后1d防效在5.74%~10.74%,藥后3d防效在53.71%~64.94%,藥后7d防治效果大幅提高,均在80%以上,以20%蟲酞肼SC1200mL/hm2防效最好,達92.86%,顯著高于25%滅幼脲SC375mLJhm2防效(88.89%),極顯著高于25%滅幼脲SC150mL/hm2防效(80.00%)和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g/hm2、1500g/hm2防效(86.25%、88.22%),25%滅幼脲SC375mL/hm2和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g/hm2、1500g/hm2防效相近,無顯著差異,25%滅幼脲SC150mL/hm2的防效極顯著低于其他各藥劑處理的防效。
2.2 藥劑對佛手山藥的安全性
藥后1、3、7d分別調查各處理區佛手山藥葉片的顏色、形狀、藥害性葉斑等,均未觀察到藥害現象,說明在試驗設計的用量下,25%滅幼脲SC、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和20%蟲酰肼SC對生長期佛手山藥是安全的。
3 小結與建議
(1)試驗結果表明,使用3種殺蟲劑防治佛手山藥田間的藥效,以20%蟲酰肼SC防效最好,顯著或極顯著高于25%滅幼脲SC和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防效,在試驗劑量范圍內對佛手山藥生長安全,建議今后在佛手山藥甜菜夜蛾的防治中重點推廣使用20%蟲酰肼SC。25%滅幼脲SC375mL/hm2和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g/hm2、1500g/hm2藥后7d防效均在86%以上,可作替換藥劑輪換使用,以減緩抗性的產生和發展。
(2)在技術要點上推薦使用20%蟲酰肼SC1200mL/hm2、25%滅幼SC375mL/hm2,32000IU/mg蘇云金桿菌WP1200-1500g/hm2防治佛手山藥甜菜夜蛾,在卵孵化盛期進行葉面噴霧,施藥時間選擇上午9時前或傍晚時進行,重點噴灑在葉片正反面,讓藥液充分接觸蟲體。
[參考文獻]
[1]張同慶,石衛東,劉永康,等.滅幼脲防治鐵棍山藥甜菜夜蛾效果初探[J].中國植保導刊,2019,39(10):64-65.
[2]GB/T17980.9-2000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0:51-54.
[3]唐啟義,馮明光.實用統計分析及其DPS數據處理系統[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02-204.
[收稿日期]2020-03-02
[作者簡介]孫光忠(1968-),女,湖北巴東人,研究員,研究方向:農藥生物測定和田間試驗。
[通訊作者]方國斌(1964-),男,湖北羅田人,正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農藥檢驗檢測與藥效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