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財務信息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會計專業發展的趨勢。對于民辦院校,如何培養適應新環境的會計人才,如何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是所有民辦高校會計專業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基于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財務的巨大變革,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進行重新界定,概括為傳統財務能力、管理會計綜合能力和大數據處理能力,并重點剖析了三大會計應用能力的提升應構建的相應實踐課程,為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會計專業;應用能力;實踐課程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21世紀以來, “大數據”一詞被廣泛提及,大數據對于各行各業的沖擊不可小覷。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當今社會的經濟、文化等都帶來了全新的變革,會計學作為一門應用型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不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面臨巨大挑戰。而作為民辦高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面臨新的變革與挑戰,民辦高校必須迅速作出調整,敏銳把握財會行業的人才需求變化,明確界定新環境下會計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構建能夠適應社會財會轉型與升級的實踐實訓課程.培養出能夠與企業接軌,為社會所用的財務人才。
1 應用能力的界定
通過調研12所民辦高校,發現各高校對于會計專業應用能力的界定并不明確。這些高校均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強調了應用能力,但對于應用能力并未進行解釋。經過調查咨詢各高校會計專業負責人,一致認為會計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主要強調的是實踐能力,具體體現為傳統財務會計時代,會計人員應具備的出納結算能力、會計核算能力、稅費申報繳納能力、審計監督能力和財務管理能力。
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兩者都是將所學的知識、掌握的規律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應用能力除了強調實踐能力外,還應該體現為一種職業能力。因此,民辦高校對于會計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界定還應對接會計職業的社會需求。
目前,我國正處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背景下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現代會計的職能已由核算與監督拓展至管理職能。會計職業界除了看重會計核算技能等傳統財務實踐能力外,還非常看重人工智能下信息化工具的運用能力、大數據的分析與運用能力、文案寫作能力、語言交流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及自我發展能力等職業能力,以及管理會計需具備的企業戰略規劃能力、財務風險管理能力、融資投資決策能力,成本與營運資金管理能力、全面預算編制能力、績效評價與考核能力、業務溝通能力等職業能力。
綜上所述,該文將大數據時代下培養的會計學專業學生所具備的應用能力具體界定為“傳統財務能力”“管理會計綜合能力”和“大數據處理能力”三大職業綜合能力。
2 三大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課程構建
2.1 傳統財務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課程構建
傳統會計的核心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民辦高校對于傳統財務能力的培養著重在于培養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審計業務能力、稅收處理能力四種能力。
四種傳統財務能力中,關于會計核算能力的培養,民辦高校的實踐課程構建比較完善和重視,開設的常見課程有: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成本會計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有些高校還開設了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實訓、金融企業會計實訓。關于財務管理能力、審計業務能力和稅收處理能力的培養,民辦高校的重視程度略低于會計核算能力,但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配套實踐課程,如Excel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實訓、財務報表分析實訓,配套網中網的審計軟件操作的審計模擬實訓,財稅模擬實訓等。
雖然配套的實踐實訓課程設置較為豐富,但大多基于傳統的手工賬操作,與財務信息化環境差距較大。因此,基于大數據時代下財會的新變革,民辦高校的會計專業在原有設置的實踐課程基礎上,應建立“互聯網+會計實驗室”,配套綜合財務教學軟件,打造條件讓會計學專業學生在通過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技術手段模擬建造的會計實驗室實訓中,接觸不同行業的企業,通過真實賬目、實戰訓練的學習方式,真正夯實“傳統財務能力”。
2.2 管理會計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課程構建
隨著財務智能機器人的推出,基礎的、重復的財會工作將很快被機器人所代替,甚至機器人操作一些數據歸集和分析等信息處理類工作也可能更有效率。但是,管理決策、趨勢預測等蘊含職業判斷類的功能,機器人卻無可替代。管理會計所倡導的管理思維與理念,將成為未來財會專業人士最核心的價值。因此,財務人員從核算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勢在必行。
目前,大多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還較薄弱,尚未開設管理會計相關實踐實訓課程。為了適應大數據時代的新變革,民辦高校會計專業應適當增加管理會計實踐的學時和學分,讓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管理會計。如,通過《現代企業與服務業虛擬仿真綜合實訓》模擬市場和企業的整個經營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管理會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學會運用會計及其他經營管理信息,分析預測企業的發展前景,進行科學決策,規劃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及時了解管理會計領域的最新發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包括“分析評價能力”“戰略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三種能力的“管理會計綜合能力”的目的。
2.3 大數據處理能力的培養和實踐課程構建
會計大數據具有數據來源廣泛、數據種類混雜且體量龐大、價值數據難以辨別等特點,會計大數據更多的來源于半結構化甚至完全非結構化的數據,這與以往電算化時代下結構化的會計信息有很大不同。因此,需要培養學生對非結構化財務與非財務大數據的搜集、整理與分析能力,培養學生設計與開發服務于管理會計的財務決策支持系統能力,讓學生具備基于財務大數據智能化的決策能力。
目前,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學生開設的相關計算機和大數據課程較少,多為VB、C語言等簡單的編程課程。因此,可以充分與計算機專業老師進行合作,增設《會計大數據信息搜集與處理》《財務軟件設計與開發》和《財務軟件設計與開發》等課程。
通過新增《會計大數據信息搜集與處理》實訓課程,培養學生“大數據搜集與檢索能力”,包括經濟數據的搜集與整理的方法、企業信息數據的搜集、各行業經濟信息的搜集、宏觀經濟信息的搜集,經濟數據信息的基本分析方法,行業分析報告的撰寫等內容。通過數據信息搜集,培養學生挖掘有效數據,迅速整理數據的能力。
通過新增《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實訓課程,培養學生“大數據整理與分析能力”,讓學生能夠根據管理會計決策所需數據的復雜程度,運用相關軟件將搜集的財務與非財務原始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為企業財務決策支持系統提供所需的基本數據。
通過新增《財務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訓課程,培養學生“企業財務決策支持系統設計與開發能力”,讓學生能夠運用程序設計知識設計與開發服務于企業管理會計決策的個性化財務決策支持系統。
3 提升會計專業學生應用能力的措施
3.1 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加強校企合作
通過校企合作,輸送會計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體驗,能夠及時更新老師的知識,跟上時代的步伐,所教授的內容能夠與企業接軌,從而提升老師的會計業務能力。
通過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校可以根據企業的反饋與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會計人才,更加注重對于學生大數據時代下應具備的新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并且學生能親自走進企業體驗先進的行業新知,從而不斷推動對財務人才的培養升級。
通過校企合作,企業可以充分將部分簡單的會計工作給學生進行實習體驗,節約成本的同時為自己將來儲備人才。
因此,校企合作是一種“雙贏”模式。通過校企合作,學校與企業信息、資源共享,學校可以與譬如萬科財務共享集團等大型公司進行合作,既能真實體驗大數據時代下財務共享的流程,也能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能夠緊密結合,并能與時代接軌;同時,企業也不必為將來培養和選拔人才而擔憂。如此以來,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人力實現優勢互補,節約了教育與企業成本,是一種“雙贏”模式。加強校企合作是提升會計專業學生三大應用能力的必要且有效的平臺。
3.2 注重仿真會計實驗室建設
校企合作能拉近學生與企業的距離,也能真實地讓學生對企業的財務流程有一定的認知。但是,學生畢竟以在學校為主,要有夯實的應用能力,仿真會計實驗室的建設必不可缺。
仿真會計實驗室可以進行高校聯合,比如周邊高校共建財務共享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企業的實際仿真業務進行實操,為學生步人社會工作奠定基礎。注重仿真會計實驗室建設是提升會計專業三大應用能力的基石。
3.3 提高教師社會實踐能力和授課吸引力
大數據時代,會計專職教師不僅要精通會計專業知識,還要具備管理學、金融學、計算機、數理統計等方面知識。大數據對會計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高等教育的傳授者,會計教師務必需要走出去學習企業先進的理念,深入調研企業已作出的變革,提升自己的認知。會計教師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將實務中大數據案例轉為實踐教學的素材,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實現從課本例題中的小數據分析走向實務中大數據分析,提高教師授課吸引力。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相融合,適應互聯網發展的潮流,同時與時俱進,有助于增進與學生的交流,有效提升課題效率。
4 結語
大數據時代對會計人才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也就對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本科院校提出了新的變革要求。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明確民辦高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并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必要調整,構建能夠與企業、與社會、與時代接軌的實踐課程,是促進財務人才培養升級,也是民辦高校謀求長遠發展的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在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中應加大對大數據教學及運用的教師培養及經費支出的同時,組建“在線教育、實體操作與校企合作”三位一體的平臺,完善具有大數據特色的師資建設。同時,在鞏固傳統會計財務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管理會計綜合能力和大數據處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亭,程昔武,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實驗教學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會計,2018( 6):123-125.
[2]廖艷.大數據背景下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的轉型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 (1):190-191.
[3]王小紅,張麗麗,周明,大數據時代下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 25):88-89,
[作者簡介]周葉葉(1987-),女,湖北宜城人,講師,研究方向:會計與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