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晶 李科芳
摘 ?要:來園簽到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一個過渡性較強的環節,具有特殊的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我們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發揮它應有的功效。因此,本著以“以數字為簽到媒介,多角度利用數字,發揮數字在簽到活動中最大功能,讓數字動起來,讓簽到有趣又有用”為目標,我們嘗試“讓數字在簽到活動中靈動起來”這一研究,來論證了大班數字化簽到對幼兒數學核心經驗積累的現實價值和積極意義。
關鍵詞:簽到、數字、數學核心經驗
一、問題的提出
來園簽到,可以給老師各種活動的展開提供鋪墊及鞏固的時間和空間,是我們教育、管理幼兒的一種常規途徑,也是我們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一種有效方法。幼兒的數學知識大量來源于實際生活。“生活中的數學”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為幼兒數學概念的建構積累豐富的經驗基礎,二是為幼兒提供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機會,有利于幼兒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那么,“來園簽到”如何開展呢?怎么做才能有效地發揮其“短平快”的特色?教師需要怎么做既能讓幼兒在來園簽到活動中獲得數學核心經驗的提高,同時也要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二、概念的界定
簽到——指在規定的區域簽名或寫用符號代替簽名,表示本人已經到達。
三、數字化簽到的價值分析及預期目標
價值分析:
1.有利于幼兒數學核心經驗的豐富。在簽到中涉及到基數、序數、數字、數的組成、計數等多方面的核心經驗,讓幼兒在多樣化三的數字簽到活動中對這些核心經驗進行感知和理解,豐富幼兒的數學感知,提升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2.有利于幼兒表達數學思維并促進思維發展。簽到活動就是利用數字這個媒介提供時間空間讓幼兒自由的表達數學思想。活動中,教師不斷提出要求,如:根據來園先后簽到、根據學號簽到、統計來園人數等。
預期目標:
從幼兒的實際出發,通過觀察、分析尋找優化幼兒來園簽到方法,尋找有效地對策。激發幼兒意愿參與簽到,并愿意和教師、同伴以及他人交流,培養幼兒運用數學思維開展簽到。敢于大膽的用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簽到,促進幼兒的數學思維發展。同時,提高教師對組織來園簽到的技能。
四、來園簽到活動的組織策略
(一)設簽到情境,營造和諧氛圍
1.創設和諧的簽到氛圍。提供師幼平等、寬松的環境,給幼兒充分展示和表達的機會,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在這種平等、輕松的環境中參與活動,表達感受。
2.學會耐心傾聽。傾聽體現了互相的接納與尊重,在孩子表達時教師應認真的傾聽,并用眼睛注視對方的眼睛,從眼神和體態上向幼兒傳遞肯定的信息,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也會使孩子對表達的意愿更加強烈。
3.積極給予回應。在簽到過程中孩子對提出的問題的回答總是不能用完整的話并很好的組織在一起,而是會斷斷續續的表述著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一個總結性的回應,幫助孩子把所要表述的意思用語言完整清楚的表述出來。
(二)選擇適合主題,激發簽到欲望
1.已獲得的數學核心經驗。可以先以“我的學號”為簽到主題讓孩子們開展簽到,這樣一來孩子們既有內容可簽,也能對簽到充滿信心,進而推進“幫好朋友簽到”、“我的同桌”等簽到主題,這類主題是孩子經常接觸的,他們對這些主題的已有經驗非常豐富,也比較容易完成簽到。
2. 孩子感興趣的喜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們就會變成活動中的主導者。因此,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喜好來選擇話題。如:“我是第幾名”、“誰沒來”、“統計人數”。這些話題會較快的引起孩子對簽到的進階興趣。
3.與教學主題匹配的。課堂也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但課堂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教師可在來園簽到這個環節中,將與教學主題想匹配的內容當做一個話題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幫助孩子消化一些在課堂上的“余渣”。
(三)落實簽到細則,保證簽到效果
1.讓每個簽到主題有時間段來開展。保證沒個簽到主題的開展需要時間段來進行,在一定的時間段內保證幼兒的參與,保證幼兒思維得到發展,保證幼兒在一個主題結束后能在原有基礎上數學核心經驗的發展。
2.和幼兒商議簽到主題。在開展簽到活動時,從孩子們的生活和興趣中汲取簽到主題,讓簽到真正變成孩子們喜歡的活動。
3.分層設計主題。根據幼兒的不同能力,教師要分層設計不同難度的主題,滿足不同孩子的需要。教師要為幼兒創造展示自我的鍛煉機會。
五、數字化簽到活動的具體操作
(一)選擇合適的材料。教師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利用筆寫在紙上的形式有不少的弊端,于是,我們選擇利用磁鐵來進行。
(二)商討簽到主題。根據孩子們在簽到中遇到的問題和對簽到活動的期望,我們鼓勵幼兒自主商議簽到的主題,并結合材料進行有效的時間操作。
六、過程與調適
1.對材料的不斷調整。特別是即使同一種材料,也要為組合的不同需要分批投放、分層投放。如一體式名字和分體式名字,它們有獨立期,也有共容期,因為孩子的能力不同,我們不僅要給幼兒提供活動的機會,還要為兒童提供“均等”的活動機會。
2.分層設計主題。在開展簽到活動時,老師要和孩子們商議主題內容,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幼兒的能力差異,教師要分層架構不同難度的主題,并適時引導投放,滿足不同孩子的需要。
3.活動開展的時間也是讓簽到順利有效開展的保證。我們為每個簽到主題預設了一個時間段——4±2(單位:周)來開展,具體的時間截點根據每個主題中孩子的操作情況調整,在開展中我們發現自我名字(一體式名字)與學號的匹配孩子們需要的時間為2周左右,我們便在第3周進入下一主題。
七、反思與跟進:
1.簽到過程是師生的一種交往、平等對話的過程,只有在寬松、安全、平等的心理氛圍中,孩子們才能,想說、愿意說、敢說。
2.在來園簽到中要注意角色的分配與扮演,教師要清楚地了解教師是活動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孩子才是活動的主體。在簽到過程中孩子是既是活動的執行者,也是活動的策劃者,而教師是整個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
3.學會耐心傾聽。傾聽體現了互相的接納與尊重,在孩子表達時教師應認真的傾聽,并用眼睛注視對方的眼睛,從眼神和體態上向幼兒傳遞肯定的信息,這樣孩子就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重視,也會使孩子對表達的意愿更加強烈。
4.積極給予回應。在簽到過程中孩子對提出的問題的回答總是不能用完整的話并很好的組織在一起,而是會斷斷續續的表述著自己的想法。這就需要教師進行一個總結性的回應,幫助孩子把所要表述的意思用語言完整清楚的表述出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張瀾.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