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各大民營企業的崛起為我國國民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由于我國目前經濟已經步入了新常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企業若想順應時代的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通過對企業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可以使企業減少不必要的成本開支,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這對于企業實現長久發展,具有深刻而長遠的意義。鑒于此,本文通過介紹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分析其財務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 財務管理;中小企業;財務人員
從走入21世紀以來到現在,我國正大踏步走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道路上,經濟以及市場業務漸漸與世界其他國家融合。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國家的經濟狀況也面臨著外來優秀發達國家的輪番沖擊,使得我們本土的企業備受壓力。隨著市場日益發展的加劇,企業的管理者為了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獲得長遠的生存,必須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強化企業的成本控制。近幾年來,受世界金融風暴及物價波動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到了一個瓶頸期。這是本文研究的相關背景。
財務管理主要是指在企業設定的經營目標指導下,對企業內部的資產購買、資金的籌措,經營過程各項現金流量以及最終利潤分配的管理,即是從投資、籌資、經營的各個角度來管理企業的現金流。財務管理事實上是每一個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的重要部分。對企業的財務進行有效管理,必須嚴格在相關的財經法規的規定下,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經營管理需要來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一)財務管理難以適應經濟發展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深化發展,我國現階段逐步出現了各種業務同步發展的趨勢。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依舊無法適應公司各項業務發展的需要,還是僅停留在對財務賬務的核對與處理,以及財務報表的編輯上,只能夠確保財務數據準確無誤,卻無法實際與公司的成本管理等掛鉤[1]。
(二)管理觀念落后
目前,中小企業管理者忽視財務管理的重要性是當前阻礙企業發展的關鍵。企業管理者一味地追求銷售量的提高,對財務管理的作用卻視而不見。他們對財務管理作用的理解只是局限于節減成本開支,以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可以從貨幣時間價值、經濟訂貨量、營運資金管理等角度來提出企業的經營效益。當前在企業的經營管理當中,企業管理者在企業內部傳導的思想基本上都是從節約費用、減少成本支出等方式來對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一味地減少成本支出顯然不符合當前企業管理發展的理念。
(三)缺乏專業能力較強的財務人員
隨著經濟步入常態化,我國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擁有專業能力較強的財務人員是關鍵。然而,在目前的背景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基本缺乏專業能力較強的財務人員。歸根結底,一方面是因為企業管理人員目光短淺,對財務工作并不重視,認為財務工作屬于文職,隨便安排一個人員嘗試一下便可以工作。另一方面,企業為了節省開支,很少組織會計人員進行培訓等。
(四)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薄弱
現階段在我國大部分企業內部很難形成一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所謂內部控制環境便是自身通過采用一系列的方法、措施以及相關程序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所有的員工在進行相應的工作時都按照制度來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現階段還廣泛存在于大部分企業之中,其原因便是企業管理者的目光短淺,其現階段的企業管理者的工作重心并沒有在自身內部控制的管理上,主要還是集中于企業的收入利潤的增加上,認為內部控制制度可有可無,因此對于企業會計核算制度的設定以及財務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來衡量。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由于本身工作能力較弱,加上沒有相關制度進行指引,很容易出現相關會計信息失真現象。
為有效改善中小企業公司的財務管理現狀,筆者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出了幾點創新的思路及想法。
(一)深化企業財務管理內容
中小企業在未來的發展當中,必須深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從根本上發揮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使其為企業的發展服務,比如,中小企業可以在自身的內部管理當中,通過建立內部責任中心機構來對公司各個部門的財務核算工作進行指導與檢查,特別是銷售部門。利用內部責任中心來協助銷售部門制定產品的銷售價格,加強成本管理,最終下達銷售任務,以達到相應的銷售目的,確保企業的經營利潤可以逐步提高。
在當前市場競爭環境較為惡劣的背景下,中小企業在各種費用預算的制定、成本費用的控制、項目的組織施工、營銷方案的推行等,都必須加強管理,確保質量以及效率能夠不斷提高。因此,通過成立內部責任中心來加強指導監督,從而讓公司各個環節的成本都盡可能地控制在最佳位置,使中小企業的經營利潤能夠適當提高[2]。
(二)加強企業財務制度建設
中小企業在接下來的工作當中,要注重加強財務制度的建設,只有充分加強企業財務制度建設,利用制度來約束企業的財務工作,才能夠減少財務工作開展中存在的風險。建立健全的財務制度,以此來要求公司各部門之間相互監督審查,促進公司經營管理的規范化。一般來講,建立制度以要求財務部門對公司各個部門的經營情況進行監督,特別是對項目的收入數據以及成本開支進行數據統計,才能夠確保項目實施的可行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制定相應的內部審計機制,通過定期監督審查公司采購項目等重點敏感內容,找到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較大的指標因素以便及時處理,力求降低公司經營管理存在的風險,推動公司生產經營穩步發展。
(三)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國企業發展正經歷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在面對競爭時需要制定相關的策略方案來進行人才的培養。其中關鍵點便在于招攬優秀人才以及提高公司財務人員的素質與能力。中小企業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獎懲制度等來鼓勵財務人員,通過激發財務人員的積極性,帶動工作的熱情,促使員工以更加飽滿的工作態度投入到每天的工作當中去。
另外,最重要的便是要通過向外部知名企業學習,來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一方面可以吸引較多優秀人才的入職,為公司的發展灌注新鮮血液,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資金加大投入,通過購買書籍派遣員工參加相關培訓考試等,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能力。
(四)加強對企業內部的監管力度
我國現階段外部監管機構的范圍以及監管力度還是無法兼顧到對每個企業的財務管理監督,以及無法有效防范每個企業的會計報表信息失真、預算執行不力等影響財務管理的工作。因此,中小企業自身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加強對企業自身的財務監管力度,可以通過成立相應的監督小組,一方面來監督企業經營過程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對未能夠按照標準制度執行的工作一律嚴肅予以處理,以此來整治企業出現的財務管理問題,另一方面,監督小組有必要加強對外部政策更新變動的學習[3]。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建設大環境的發展,我國循序漸進地推動了相關稅法、會計法的法規更新。因此在此背景下,在相關法規政策的修改之后,監督小組要加強在企業內部進行對相關政策的解釋及宣傳,因為相關法律法規都是比較晦澀難懂,因此加強宣傳,讓財務人員能夠充分理解,才能夠在中小企業中加以運用,提高財務管理以及制度執行的效率。
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深入發展的背后,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當中面臨著較強的經營風險以及經營壓力,這些都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穩步發展。為了使我國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快速脫穎而出,必須加強財務管理工作,通過不斷深化企業的財務管理內容、加強企業財務制度建設以及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等,充分提高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敏.新形勢下財務管理人員如何成功轉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7(09)
[2]于會萍,周英杰,張玉哲.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03)
[3]戴德群.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根源與解決對策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4(09)
[作者簡介]
徐婧涵,國際商務專業。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