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發展,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發展也越來越好,其中鋼琴教學對于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便對高職鋼琴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并對改革和實踐的策略提出相應的建議以供參考。
傳統的教學較為注重理論教學,以課堂講授為主,同時以教師為主導,課堂氣氛較為緊張。而改革后的教學則注重的是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學生為主導,堅持理論與實操結合的原則,整體課堂氛圍更為融洽,也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所以,高職學校在進行鋼琴專業課內容的設置時,需要重點考慮專業對口的行業發展需要,并且對于崗位工作的實際需要進行詳細了解,然后根據相關的內容對于所需要的能力、知識及專業素質進行分析,從而對課程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在課堂中充分地體現其開放性、實踐性與職業性的特點,真正提高學生鋼琴演奏的技巧與相關的知識。并且在教學中集眾家之長,結合鋼琴的特點進行教學模式上的創新與改革。
(一)建立健全的課程體系
對于高職鋼琴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就是要建立健全的課程體系,并且對于教學內容中學習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進行科學的設計和合理的安排,在進行技能技巧的實踐時,需要充分地體現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教學中教師還必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學科與專業未來發展的需要和培養的目標來設置必要的課程計劃,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加選修課程的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才智和潛能,提高教學效率。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高職鋼琴專業課程教學主要是輔助教學,所以要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高職院校需要結合培養人才的具體標準進行深入探索,尋找適合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對原有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是教師一對一的進行授課,這種課程的模式和作用其實都是符合鋼琴教學的規律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規模不斷擴大,教師資源短缺,難以保證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質量。要轉變這一現狀,保證教學效果,就需要轉換教學模式,比如采用小組學習的方式,以幾人或十幾人為一個教學單位,統一學習鋼琴彈奏的基礎理論知識、基本要求以及彈奏方法,然后利用電鋼琴進行集體學習。學生也應該在了解學習的目標和要求的基礎上,更好地領會教師傳授的彈奏方法中的基本原理和要領,清楚指法動作,并且加強自身即興伴奏的能力,從大量的練習中掌握彈奏的技術要求和表現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除了多講解理論知識,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們即興彈奏的能力,并對其合奏能力進行訓練,然后針對學生的個性化情況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訓練,因人而異地解決存在的問題,盡可能的解答每個學生的疑惑。針對集體課程非常吵鬧的情況,可以采用市場上目前的現代化信息技術中的數碼鋼琴系統,目前已有許多高等院校引入了這些設備。學生們各自戴上耳機進行練習,互不干擾,而教師則能夠通過控制臺來監聽,并對每個學生進行單獨的指導。這種方式既可以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互相促進的機會,又能夠集中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有必要的話教師還可以讓大家共同合作演奏來鍛煉學生合作的能力。這種集體教學的形式既可以緩解師資力量缺乏的情況,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最大的開發。
(三)選用專業的課堂教學教材
為了保證鋼琴教學的實用性、科學性和藝術性,高職院校在教學中需要注重其專業性,了解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后選擇專業的課堂教學教材??紤]到學生在入校時的演奏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教材的選擇上就必須考慮到學生的整體專業水平,結合基本的演奏能力、應用能力以及教學方法,對各部分知識點的比例進行明確的分類,將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教材為基礎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培養目標和要求,結合行業的發展,對于課程的教材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增加更多元化的課程內容,讓學生對于各國各派的作曲家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了解不同的風格以及演奏技巧,以此激發學生的才智與潛能,提高整體學習效率。
(四)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
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以后普遍就職于幼兒園、小學、琴行或者從事其它業余團體的鋼琴輔導教學類工作,而鋼琴本身也是集知識性、技術性和藝術性與實踐性為一體的學科,學生所有學習的內容都需要通過演奏實踐得到驗證及提高,因此,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學生自身的演奏水平的培養。要想提升學生的實踐培訓能力,就必須針對鋼琴課的模式進行改革,強化學校與地方企業或者幼兒培訓類的合作,盡量為學生提供寬廣的社會實踐平臺,通過這些實踐或者表演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只有讓學生真正將鋼琴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才能不斷豐富其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五)對于學生的興趣進行深入的培養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因為自身在專業能力以及基礎理論方面的掌握情況普遍較差,倘若再缺乏有效的引導,就容易讓學生在枯燥乏味的練習中產生厭學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對于這種情況,教師需要針對實際情況,重點培養學生對鋼琴的興趣,充分理解學生的心理,對于相應的問題能夠從興趣、性格、關注點等不同方面進行切入,為不同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培訓,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待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牢固就可以從曲目的選擇進行入手,充分考慮興趣點,切實做到技術訓練、興趣培養及音樂表達能力的同步提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不斷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啟發和引導學生的藝術情緒,并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以及音樂感覺去統配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歌曲伴奏。
(六)加強學生的音樂實踐
鋼琴教學是一門集知識性、藝術性、技術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學科,學生在教學中掌握的專業知識、技能以及演奏的方法都必須通過大量的演奏實踐來得到驗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所以,學生要多多進行實踐,通過音樂的實踐,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他們的審美意識,還能夠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要加強音樂實踐,除了讓學生自己多練習,還可以推薦學生們去聽各種音樂會、演奏會,這些都是很好的鋼琴實踐示范課程,也可以讓學生多觀摩一些名師的優秀講座,或者聽賞一些經典的音樂會,參加一些與鋼琴學習有關的鋼琴教學理論課程、鋼琴心理學課程,培養自身的整體素質,尋找自己的短板,并且多與教師進行溝通。
高職院校鋼琴專業課程的教學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能力,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選擇科學適應的教學教材,并且創設良好的實踐環境,深入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保證鋼琴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真正做到全面提升,促進高職音樂教育專業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敬高翔 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