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聲音概念是聲樂學習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演唱技巧,也是學習聲樂的基礎內容。本文闡述正確聲音概念,分析在演唱技巧訓練中建立正確聲音概念的重要性以及具體方法,旨在為歌曲演唱中能夠更好地展示聲音的形象美。
在聲樂教學中建立正確聲音概念有助于學生掌握演唱技巧,培養學生正確演唱心理,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對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聲樂演唱技能具有重要推進作用。在實際聲樂教學中,正確聲音概念可以加深聲樂學習者對演唱聲音形象的審美認知以及對演唱方法的具體理解程度,提高聲樂學習者對演唱聲音的辨識能力和判斷能力。從當前來看,我國聲樂教學在理論和技術方面有著較大提升,但是整體來講,真正擁有高超的演唱技術且具備較高藝術素養演唱家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其聲樂技術與聲樂藝術發展缺乏平衡性。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我國聲樂教學質量,本文將重點研究在聲樂教學中建立正確聲樂概念的重要性。
所謂正確聲音概念是指聲樂學習者能夠正確認識演唱聲音形象美,科學理解演唱方法和技巧,且能夠清晰判斷演唱聲音錯誤發聲或發聲不規范等問題,具有較強辨識能力和糾正能力。在歌曲演唱中,能夠清晰認識聲音形象美是提高學習者藝術審美能力的關鍵要素,而掌握演唱方法則是學習者演唱表演成功的要點。其一,正確認識演唱聲音形象美。這里的正確認識演唱聲音形象美是指學習者在鑒賞他人歌唱聲音形象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理解和自身演唱特點,對歌唱聲音形象美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自我認知。實際上,正確認識歌唱聲音形象美是一個相對概念,并沒有確定評判標準,通常人們對標準歌唱聲音形象美評判標準往往是建立在歌唱家是否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的基礎上的。其二,科學理解演唱方法和技巧。科學理解演唱方法和技巧主要是指演唱者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演唱經驗和方法,對演唱方法和技巧運用有著一定理解。
總而言之,正確聲音概念主要表現為:一是歌唱形象美正確認識方面,通常情況下,人們將正確、優美抒情男高音形象美定義為圓潤、透亮及有穿透力;將戲劇男高音形象美定義為渾厚、有爆發力和彈性;將戲劇女高音形象美定義為渾厚、有穿透力、有爆發力、聲音位置高;將抒情女高音形象美定義為細膩、圓潤、有穿透力和彈性等。二是科學演唱方法,在歌唱過程中,演唱者根據自身生理特點以及音樂作品效果需要,科學運用各共鳴腔,靈活轉換音區,展現出最好的音色。同時以情作為演唱基調,聲情并茂,將情感通過演唱抒發出來,以此感染聽眾,提升演唱者歌唱水平。
(一)有助于學生掌握演唱技巧
在聲樂教學中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有助于學生掌握演唱技巧。從技術層面來講,聲部和聲種的不同對聲區并沒有太大影響,當中聲區往高聲區唱時,兩個聲區連接處會產生換聲現象,尤其是男高音,極易出現破裂音,使得真假聲融合困難,影響整體演唱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演唱者如果建立了正確聲音概念,就可以快速明確該問題產生原因,并積極做出采取應對措施,保證歌唱表演順利進行。具體而言,當演唱者運用了正確聲音概念方法,只需要在換聲區做個微小吸的動作便可以完成換聲,使聲音進入高聲區。
(二)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演唱心理
于初次演唱者而言,正確演唱心理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使演唱者保持良好演唱狀態,提高演唱者的自信心,還有助于演唱者更好發揮,成功完成演唱表演。某種程度上來說,在聲樂教學中建立正確聲音概念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演唱心理,使學生保持積極、良好的演唱心態。一般而言,正確聲音概念對培養學生正確演唱心理通常表現為: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建立正確聲音概念,對學生發聲練習和聲樂作品練習要制定嚴格標準規范,以正確聲音概念為依據,強化學生發聲練習和作品練習的標準性和規范性,同時教師要確保學生練習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確保學生在正確練習狀態和練習環境下進行聲樂訓練,為學生營造舒適、輕松的聲樂訓練氛圍,培養學生正確的演唱心理。
(三)有助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
文化素養是學習聲樂演唱的基本要求,也是演唱者歌唱成功的重要元素。較高的文化素養可以幫助演唱者進一步理解歌詞內涵及其蘊含的藝術情感,提升演唱者對歌曲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再通過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將歌詞蘊含的豐富情感通過聲音傳遞給觀眾,感染觀眾,進而產生情感共鳴。要想提高學生文化素養,在聲樂教學中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是必然環節,通過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提高歌唱聲音形象美,使歌曲內涵和藝術美由歌聲表達出來,提升歌曲的文化藝術內涵,進而逐步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
(一)嚴格規定正確演唱方法
首先,氣息運用方面。氣息是歌曲靈魂,也是聲樂學習者必須掌握演唱技巧。初學者在學習聲樂過程中,要著重學會控制氣息,將其與聲音結合起來,靈活調整,提升演唱效果。初學者由于缺乏相關實踐經驗,在歌唱時會自然運用適度的聲音演唱,而在面臨真假聲音轉換時便無能為力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訓練一個統一高、低音區聲音,并運用科學方式加以訓練,同時適度調節真假聲音混合,使整個音區保持平衡。
(二)運用情景教學
情景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豐富聲樂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教學效率。在實際聲樂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播放優秀演唱家的視頻,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學會體悟演唱方法,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將提前錄好的學生演唱錄音進行現場播放,鼓勵學生發表看法和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之后反復播放錄音,讓學生分析和對比不同錄音之間的差異性,并提出自己見解,如此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認知性,還能讓學生明確自己的不足之處及奮斗目標,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歌唱示范輔助教學
在教學當中,聲樂教師要明確自身定位,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努力扮演歌唱示范者的角色,讓學生可以進一步理解歌曲和演唱方法,逐步提升演唱水平。于教師而言,要想深入開展歌唱示范輔助教學活動,就必須具備會唱歌、較強語言表達能力和聲音辯識能力、懂得把握學生心理等基本能力,從各方面發揮歌唱示范教訓作用。
(四)開展歌唱實踐教學
在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具體指導下模擬演唱,深入體會不同種類的發聲感覺,使學生在親身體會中理解聲樂知識,并建立正確的聲音概念。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特點挑選一首較為合適的歌曲,初步講解之后,教師采用游戲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演唱,讓小組之間相互評比并指出問題所在,之后教師再統一對問題進行講解,如此既加深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又間接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發現問題能力以及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正確認識歌唱聲音,建立正確聲音概念。
綜上所述,正確聲音概念是聲樂教學的必要元素,也是提高學生歌曲演唱水平的重要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著重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因材施教,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目標為基礎前提,運用情景教學、實踐教學以及歌唱示范輔助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快速、直觀地認識聲音概念,并形成正確的歌唱意識。
參考文獻:
[1]李廷海:《高中音樂特長生聲樂教學探討》,《戲劇之家》,2017年第13期。
[2]衡文娟:《音樂高考特長生的聲樂教學探究》,《成才之路》,2017年第10期。
[3]劉俊娜:《淺談聲樂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音樂時空》,2014年第12期。
肖智勇 山西省好藝中等專業學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