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仕淼
摘?要: 為了使承載人類生存活動的土地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我國需要不斷探索正確的土地資源管理方式,運用有效的管理措施緩解當前的人口與土地矛盾,在保護土地資源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為中國未來的發展提供保障。
關鍵詞: 土地資源管理;工作水平;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標識碼】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1.006
1?正確處理土地資源保護與發展關系
1.1?轉變思想觀念
思想是決定一個人行動和方向的重要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結果的好壞。為了更好地開展土地資源管理工作,各地要以中央精神為主要管理理念,按照新《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堅決貫徹落實到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面,從而達到良好的土地資源管理效果。但是,由于我國地域差異,大多數邊遠地區不能及時了解國家的具體發展方向,在國土資源管理上造成了一些誤解和思想誤區,使他們不能正確認識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正確處理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各地要在思想上與中央和新《土地法》相統一,深刻領會中央精神,結合當地土地實際,形成正確的土地利用和管理觀,不把保護土地誤認為不利用土地,從新的角度把保護土地當作一種土地新的發展,通過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土地利用達到更高的水平,適應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提高土地資源管理水平。
1.2?轉變用地方式
觀念的有效轉變主要表現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上。要用正確的思想來確定土地資源管理的方向,運用科學的土地利用方法,達到最理想的土地資源管理效果,促進我國土地資源管理的高效發展。隨著新《土地法》的深入實施,我國開始逐步轉變土地利用方式,不再注重土地擴張的外延,而是更加注重挖掘其內在潛力,不再粗放地利用土地資源,而是開始集約利用,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土地資源。此外,各地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管理和后續利用都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此外,“一占一補”的措施在國土資源管理實際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促使管理者借助不斷豐富的工作經驗,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好土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的關系,為其他國土資源相關工作提供良好的示范和借鑒。
1.3?主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
世界上的一切并非一成不變的。隨著矛盾的不斷發展,矛盾不斷產生并作用于一切事物。無論法律法規和管理辦法如何完善,都不可能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沒有現成的、既定的答案,只有答案。因此,遇到問題要反思,積極研究,解決問題。只有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不斷改進和深化土地管理。
2?土地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土地管理和利用的關系不協調
中國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可利用土地面積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土地資源管理的不足。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可利用的土地資源也面臨著短缺的現象。在有效規劃方面,我國現有的一些土地利用規劃滯后,相關土地利用指標與土地利用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距,但必須加以開發,因此會出現建拆、拆建等重復建設。
2.2?人才欠缺且管理技術落后
由于我國土地資源管理技術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跟進繁瑣的工作內容,無法將計算機與管理過程的各個環節相匹配,這就導致了土地資源管理在測繪和管理規劃中的嚴重缺失,從而限制了土地資源管理的有效性。在進行土地資源管理時,會受到國土面積大、覆蓋面廣、土地資源管理難度大等因素的影響。土地管理人員在開展實際管理工作時將面臨很大的困難和挑戰,這就要求土地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現有的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工作能力不高,不能有效地掌握和理解新技術,不能在實際工作中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水平支撐,管理人員受自身技術水平的限制,不可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科學的土地資源管理。
2.3?部門職能定位不準
目前,我國土地管理的部門很多,包括農業用地、林業用地和畜牧業用地。管理職能不同,沒有統一的管理方式。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各部門容易推卸責任,宏觀調控能力差。同時,由于一些相關機制不完善,導致土地實際供應不能達到高度的透明度,在實際的土地資產運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漏洞,造成腐敗。
3?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的對策
3.1?加強管理隊伍建設
加強管理隊伍建設,需要從群眾和管理人員入手。群眾是開展管理工作的基礎。要加強群眾對土地資源的認識,學習國土資源相關政策,轉變觀念觀念,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調動群眾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大力倡導群眾學習和學習掌握土地資源相關政策知識,建立集約用地制度管理隊伍要積極構建國土資源管理執法監督的長效機制,首先要確保土地項目開發審批的效率,簡化審批手續,并積極簡化具體建設項目審批辦法和綜合開發利用時間,構建國土資源管理執法監督長效機制;二是加強重點開發用地保護,完善土地資源監測;三是及時清理閑置土地,保證土地利用率,防止土地資源囤積現象;最后,提高后續土地儲備率,確保土地資源滿足經濟增長的長期需要。
3.2?嚴格執行補償機制,保障失地人員生活
在實際征地過程中,補償制度要嚴格按照國家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執行,使失地人員在失去土地的同時,不能喪失基本的生存權利。不能縱容失地人員“漫天要價”的行為。要嚴格落實土地審批程序,做到“六個不批”:即土地不符合土地規劃;未批準耕地流轉年度計劃;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建設項目的土地不予批準;未通過初審的土地不予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未落實;未經批準未實現耕地占補平衡。要按規定立項,依法供地,科學管理,合理利用土地。
3.3?加強法律制度建設
在國土資源管理的實際過程中,首先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相關政策機制。政府負責領導國土資源統一管理,協調有關部門參與管理建設,實行一站式土地交易、一站式服務收費和一站式拍賣交易。在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的同時,要對不符合法律法規的濫用土地現象進行曝光,起到警示作用。
4?結語
要使我國在有限的物質資源中實現高效發展,需要解決國土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設計相應的對策,從而推動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得到法律和群眾的支持,使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得到法律的支持,使群眾管理工作在法律法規、群眾參與和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達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馬風華.土地利用轉型與土地資源管理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9(33):133.
[2]?趙珊珊.新時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土地管理策略芻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