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人口結構變動作為一個社會性問題,對地區居民消費產生巨大影響。以人口結構中的人口年齡結構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收集整理2000-2018年相關數據并進行理論分析,厘清人口各年齡結構與消費支出之間的關系,為解決青海省人口老齡化、人口紅利的衰退和少兒人口數的下降而引發的消費問題提供應對政策和措施。
[關鍵詞]青海省;人口年齡結構;消費;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6.1 [文獻標識碼]A
面對內需不足、國際貿易壁壘興起的局勢,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巨大作用。而人口結構作為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青海省人口結構轉變,人口紅利的逐步退化,少兒人口數的不斷下降,老齡化趨勢的逐漸增強,探明如何利用人口結構的變動促進消費增長變得至關重要。本文站在人口年齡結構視角下,研究青海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地區居民消費的影響。
在經濟發展水平依然較低,而老齡化趨勢明顯、勞動人口占比有下降態勢且后備勞動力數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本文收集并整理了2000年至2018年間,居民消費額及人口年齡結構變動數據,剖析了青海省人口年齡結構現狀及年齡結構對居民消費的影響,最后針對人口年齡結構轉變帶來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以促進青海省居民消費增長,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1 青海省居民人口年齡結構及消費現狀
青海省人口老齡化現狀。根據國際上老齡化社會判斷標準,青海省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時間較晚,分別于2009年60歲以上人口數占比超過10%,2014年65歲以上人口數占比超過7%,如表1所示,雖然用來衡量一個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數據的時間節點存在差異,但都證明青海省已經步人了老齡化社會。
青海省少兒撫養比現狀。青海省少兒人數占比不斷減少,從2000年開始,短短19年間下降了 18.73%,約以每年1%的速度降低。但從2014年開始,雖然少兒人口數所占比重還在逐漸減小,但是少兒人口總數出現增加趨勢,在五年間增加了2.17萬人。
青海省人口紅利現狀。青海省勞動年齡人口總數除2001年和2005年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增加趨勢,在19年間增加77.73萬人,每年約增加4.09萬人,帶來了巨大的人口紅利:其次,從占比比值來看,雖占比總體上逐年增大,但增速緩慢,尤其近五年出現下降趨勢。
青海省居民消費支出現狀。青海省居民消費額逐年增大,從2000年的122.34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181.47億元,增漲了約9.66倍,如表1所示。但由于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消費額增速逐漸放緩。
2 青海省人口年齡結構變動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2.1 老齡人口占比增加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生存需求影響消費。對于青海省老年居民來講,一般都具有住房,基本生活條件都已滿足,也在青年時期積累了存款,退休后因收入來源或存款有限,會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支出,因此對于滿足生存需要的食品、衣著及必要生活用品支出在老年人的消費中占比最大。
健康需求影響消費。身體機能逐漸退化,使老人除定期去相應社區做免費體檢外,還根據自身身體狀況自費進行檢查,以確保身體健康,同時,老人會購買保健品,以維護身體健康。因此,這種對健康需求的投資,增加了老年人的消費支出。
饋贈觀念影響消費。青海省老年居民觀念傳統、保守,饋贈的觀念更是根深蒂固。經常減少自己的消費支出,將財產留給子女或孫子女,以確保后代生活的更好;或者不但承擔撫養自己子女的責任,也將隔代撫養作為自己的責任,這種利他主義的消費觀,嚴重抑制老人的消費支出。
2.2 少兒人口占比下降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生活必需品需求影響消費。家庭少兒人口數減少,在滿足了孩子的基本生存需求外,因家庭負擔降低,會追求產品的質量,將支付更高的價格去購買衣服鞋子文具等生活學習用品。
受教育需求影響消費。少兒時期是知識學習儲備基礎時期,家長會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保證孩子的學習質量。尤其在獨生子女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大,就連購買昂貴學區房也在所不惜。反而,有多個孩子的家庭,因為撫養的壓力,用于教育支出卻下降了。
娛樂性需求對消費的影響。生活水平提高,家庭條件改善且撫養壓力小,家長更愿意滿足孩子娛樂需求。這就是青海省少兒人口占比降低,但用于他們基本生存生活用品、教育性消費和娛樂性需求的消費支出總額反而增加了的原因。
2.3 勞動力年齡人口占比減少對居民消費的影響
房地產產業影響消費。在青海省消費支出排名第二位的是居住需求,這與中國人傳統的“有房才有家”的觀念密不可分,同時也與房子成為結婚必備條件的社會環境有關,所以導致無論是青年勞動力還是他們父母都在為子女購房而努力賺錢。購房使父母花掉大部分積蓄,使子女背上貸款負擔,因此用于居住的消費支出占比較高。
交通通信對消費的影響。在青海省交通通信費用支出排名第三,其中勞動年齡人口為了生活和工作需求成為拉動交通通信消費支出的主力,如今便利的交通通信條件,促進了旅游和網絡消費支出的增多。同時,他們不但要支付自己的交通通信費用,也支付著父母和子女的部分費用。
預防性儲蓄觀念影響消費。隨著勞動者年齡的增加,不但要考慮自己和父母的養老問題,還要承擔為青年子女買房成家的責任,同時也需為應對突發事件做準備,所以將減少當期消費支出增加儲蓄,預防性儲蓄觀念嚴重遏制了消費需求,不利于經濟發展。
3 應對對策、建議及結論
3.1 轉變思想觀念
無論是老年人的利他性消費觀和勞動人口預防性儲蓄觀都極大遏制了消費增加。首先,老年人要做到保證自己合理需求的基礎上,再去照顧子女或孫子女,不應為了后代降低自己生活質量。同時政府應該積極拓寬老年人消費市場,吸引老人增加消費。其次,青年人可為擔心養老和突發問題發生而進行適當儲蓄,但不能將為子女購房當成自己的責任,在自己需求都滿足的情況下,可為子女購房提供幫助,但不能降低生活質量減少消費以增加儲蓄為子女購房,否則會助長子女依賴心理,不利于成年子女獨立。同時政府應充分解決老人養老問題,降低青年人用以養老的儲蓄,增加當期消費。
3.2 提高教育質t、拓寬教育內容
少兒主要以接受教育、增長知識和增加本領為主,家長主要以培養孩子成才和博學多識為目的,因此教育質量越優異、教育內容越豐富越吸引家長的投資消費。
3.3 豐富娛樂項目
繁重的學習任務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少兒和勞動者對娛樂放松的需求看的越來越重要,然而青海省電影院、游樂場、KTV等場所數量有限、項目單一、設施較差,因此青海省要豐富娛樂項目,刺激消費增加。
3.4 保障養老及醫療產業
勞動年齡人口為了解決自己養老問題,保證老年生活質量,而減少當期消費,政府做好養老產業,解決勞動者后顧之憂,將促進當期消費增加。老年人為保證身體健康愿增加消費支出,因此對體檢、保健品極為關注,政府通過創新研發,開發新的健康器材和保健品藥物吸引老年人消費。
3.5 調整房地產產業售房措施
最近五年的青海省,勞動人口占比下降,而勞動力人口作為拉動住房消費的主力,占比的下降,將不利于房產的銷售,因此房地產行業迫切需要找到新的促進房屋銷量的措施。
3.6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就目前的青海省而言,交通問題依然存在,擁堵的公交車、來往班次有限的火車和飛機,不便的出行帶來了消費的下降;網購對促進居民消費作用巨大,青海省物流系統雖逐漸變好,但不送貨、不包郵等問題常見,對消費產生阻礙作用。因此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問題不容忽視。
3.7 提高產品及服務供給質量
隨著人們生活和工資水平的提高,滿足基本的生存生活條件外,更多的注重對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追求。好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對增加地區消費作用巨大。因此企業要具有品質一流的生產理念,服務人員要有顧客至上的服務精神,政府要積極調整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產業,同時加強對企業和個人的素質培訓,保證顧客買的開心用的放心。
4 結語
人口年齡結構變動伴隨社會發展進程一直進行,為青海省發展帶來機遇和優勢的同時,也帶來了問題與挑戰,因此必須做到重視但不恐慌,關注而不憂心,同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態度,直面問題,化解挑戰,最大限度使人口年齡結構變動與消費體系相吻合,與社會發展相一致,與經濟增長相適應。
【參考文獻】
[1]石芳.人口年齡結構與家庭消費選擇——基于生命周期消費理論的新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20( 04):71-73.
[2]李樹生,李海娟,我國人口結構對居民家庭消費的影響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9( 06):91-94.
[3]賈非,董蘋蘋.東北三省人口結構與地區經濟協調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 (21):215-217.
[4]高艾麗.人口年齡結構與地區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基于31個省面板數據的分析[J].知識經濟,2017( 22):12-13.
[5]王勇.人口老齡化對湖北省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4( 02):140-141+170.
[6]潘婷,張海峰.青海省人口老齡化分析[J]青藏高原論壇,2013(03):103-108.
[收稿日期]2020-05-04
[作者簡介]張學士(1995-),女,河北承德人,青海民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