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芳偉 黃朝陽
【摘要】南雄板鴨作為板鴨中獨特精品,它造型美觀、顏色金黃、香氣濃郁、骨脆可嚼,深得人們的喜愛。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等方法對南雄板鴨的發展現狀及市場需求進行了實地調研,研究發現南雄板鴨存在生產方式落后、品牌宣傳不足、工藝創新乏力等問題,嚴重的制約了其發展,最后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實施產品策略、加強技術研發、加強產品宣傳、規范產業秩序等解決措施,為南雄板鴨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思路借鑒。
【關鍵詞】南雄;板鴨;產業
【中圖分類號】F328
【文獻標識碼】A
南雄市是廣東省眾多歷史文化名城中的翹楚,而南雄板鴨是其遺留下來的特色美食之一,也被當地人稱之為“泡腌”,南雄板鴨的生產制作最早可追溯到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南雄地區多山,早晚晝夜溫差比較大,而且每到秋冬季節經常伴有霜凍現象,這里生長的麻鴨皮薄肉嫩,味道濃香,加上獨特制作工藝使得“南雄板鴨”有種當地獨特的怡人香味。本文通過對南雄板鴨發展現狀的研究,總結發現中國傳統板鴨發展存在的普遍問題,豐富了傳統板鴨發展研究的理論依據,借此為傳統特色腌制食品的發展策略提供基礎理論借鑒。
1 南雄板鴨產業發展現狀
1.1 以個體商戶經營為主
1.1.1小作坊式生產。南雄板鴨的生產加工主體主要是當地的一些個體商戶,大多數采取小作坊式家庭型生產經營方式。南雄板鴨的個體商戶具有經營靈活、生產規模小、操作簡單等特點,這樣的家庭作坊式生產也意味著其生產勞動力主要來源于家庭成員,生產資料和最終勞動成果都歸其家庭所有,南雄板鴨的這種生產方式已經延續了20多年。
1.1.2生產經營缺乏資金流人。南雄板鴨的生產采取個體經營的方式,但個體經營者往往資金有限,無力擴大再生產,這也導致南雄板鴨業生產經營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這些個體經營主體無力追加資金投資進行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的研發及改進,更加無法進行專業人才的引進與開發,其生產規模很難擴大,這將導致南雄板鴨的市場占有率越來越少。
1.1.3生產制作標準得不到統一。南雄板鴨的生產以個體商戶為主,有的板鴨個體生產商戶甚至沒有獲得合格的生產許可證,各個商戶各自依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板鴨的生產,導致生產出的南雄板鴨品質差異較大,口味也有所不同,當地食品監管機構制定的質量標準和行業規范實施難度很大。不僅如此,一些個體生產商戶在明知尚未掌握南雄板鴨正宗制作方法的情況下,仍以正宗南雄板鴨的名義進行銷售和宣傳,導致市場上銷售的南雄板鴨品質和口味參差不齊,嚴重影響了南雄板鴨的品牌美譽度。
1.2 南雄板鴨的生產極具特色
1.2.1 生產原料選材好。南雄地處山地丘陵地區,因此水塘眾多,南雄板鴨全部采用當地麻鴨作為加工原料。南雄當地的麻鴨有著肌肉發達、肉質嫩滑、瘦肉多等優點,正因有這樣的優點,生產出來的南雄板鴨才顯得骨脆肉香,廣受消費者的肯定。通過實地調查,目前南雄市范圍內有五家南雄板鴨制作加工廠,在市場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南雄板鴨生產廠商改變了麻鴨飼養方式,由農戶散養改為企業飼養麻鴨有利于把控麻鴨的生產數量和質量。
1.2.2 生產加工具有季節性。根據調查發現,目前南雄板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秋冬季節進行加工,一是因為這個季節麻鴨正好成熟,二是因為這個季節氣候干燥,非常適合板鴨的晾曬,三是因為在板鴨晾曬好之后馬上就是春節了,晾曬好的板鴨正好作為年貨籌備春節,這樣的時間安排也可以避免板鴨變質。這樣的季節性生產特征,使得絕大多數加工企業存在半年休產的問題,廠房、設備等固定資產投入利用率很低,造成了企業生產資源的極大浪費。
1.3 南雄板鴨產業升值空間大
1.3.1 南雄板鴨產業尚未成為當地支柱型產業。根據調查分析,在將一只成熟的麻鴨加工成板鴨的過程中,一只成熟麻鴨的鴨毛如果加工成羽絨制品,加工過程中可產生收入6.3元,以2019年南雄全市加工板鴨500多萬只為例,可以估算出羽毛及附加產品產值將達到3000萬元,由此帶來的就業效應更是非常顯著。但截止目前,南雄板鴨業尚未成為南雄市的支柱型產業。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當地政府重視力度不夠,在管理、資源和技術共享等方面措施不得當,其次,經營主體仍以個體商戶為主,缺乏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受資金和資源限制,只依靠個體商戶進行生產經營,想要做大做強該產業難度比較大。
1.3.2南雄板鴨業品牌宣傳不足。隨著國內食品加工業迅速發展,鴨類加工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有全國聞名的北京烤鴨、絕味鴨脖、南京咸水鴨等馳名產品,也有省內聞名煌上煌等后起之秀品牌。南雄板鴨發源于一個粵北的縣級市,南雄市地域經濟并不發達,因為資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南雄板鴨在宣傳方面的力度顯得很弱小,幾乎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的宣傳,僅僅在廣東及江西周邊市場為人所知,品牌美譽度有待提升。
2 南雄板鴨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產品種類單一
在制作的傳統方法上,為了便于腌制保存,南雄板鴨逐漸衍生出除板鴨之外的附加產品——“臘五件”,南雄人正宗的“臘五件”其實就是指鴨翅、鴨掌、鴨脖、鴨下巴和鴨頭這五個部位,是南雄人喜歡吃的臘味之一,除此之外,再沒有其它衍生產品。而絕味集團有著豐富的產品系列,包括鴨脖、鴨腿、鴨翅、鴨鎖骨、鴨頭、鴨舌、鴨腸、鴨心等等,真所謂是把一整只鴨所有的器官都挨個吃了個遍,對比而言南雄板鴨顯得產品比較單—。
2.2工藝技術力量單薄
南雄板鴨是以小作坊傳統手工藝生產為主,工藝技術力量單薄,標準化生產技術滯后。人們心理上認為手工制作的才是最正宗的。殊不知,采用現代工藝技術生產的板鴨在口味、營養價值、衛生健康上比采用傳統工藝制作的板鴨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從生產的角度來看,采用現代工藝來生產板鴨,一方面可以提高板鴨生產速度,增加產量,另一方面,可以帶動銷售,增加銷量,進而擴大市場占有量。南雄板鴨的真空包裝技術比較落后,沒有引進先進的食品保鮮技術,導致南雄板鴨不能遠銷外地,不能進行長期有效的保存,限制了南雄板鴨走向廣闊市場的發展,更無法進行海外市場的開拓。
2.3 品牌宣傳力量有限
由于南雄板鴨產業內相關的人才不足,沒有引進專業設計開發人才,導致南雄板鴨的包裝設計方面十分落后,在縣內沒有進行包裝或者包裝簡易的產品占90%之巨,這些產品絕大數是企業生產,更不用說個體商戶了,只有少量使用禮盒或包裝袋進行包裝的板鴨,其給人的美觀感也是不敢恭維。正因為沒有良好的精品板鴨和禮盒包裝板鴨做支撐,使得南雄板鴨產品不能輻射到更加廣大的市場,因此南雄板鴨的品牌在外鮮有人知。另外,盡管南雄板鴨沒有無為板鴨以及南京鹽水鴨那么的廣為人知,但仍然有許多商販以正宗南雄板鴨的名義生產銷售,給南雄板鴨的市場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影響,也傷害了很多南雄板鴨的忠實消費者。歸根結底是因為南雄板鴨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管理,沒有形成品牌保護意識,自然沒有維權意識,也就難以維護屬于正宗南雄板鴨自身的合法權益。
2.4 規模化生產尚未形成
在國內市場上,因為沒有引進現代制作工藝技術,純靠手工生產也很難形成規模生產,南雄板鴨流通于市場的板鴨數量有限,形成了“饑餓營銷”的態勢,也說明南雄板鴨的市場份額很小,僅僅輻射廣東以及江西周邊相關城市,南雄板鴨業還有著很多省內外消費市場尚未開拓,發展潛力顯得巨大。而北京烤鴨和絕味集團等知名鴨制品利用其品牌效益,形成了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規模生產效應,因此,現如今他們仍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3 解決對策
3.1 實施產品策略
南雄板鴨要開展產品組合戰略,創新銷售模式。針對南雄板鴨產品單一的問題,可以實施產品組合戰略,利用南雄板鴨傳統的產品,即南雄板鴨與“臘五件”組合銷售,進行價格調整和促銷策略,利用這種新穎的銷售方式,一方面讓消費者享受到不一樣的購買體驗,刺激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與南雄其他臘制品進行組合銷售,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南雄板鴨要開展新產品開發戰略,形成豐富的產品種類。南雄板鴨業可以根據麻鴨的特點開發衍生產品,從而增加產品種類,擴大銷售規模。例如:在原材料上,麻鴨的羽毛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利用,生產出毛筆、羽絨服等衍生產品;在加工上,板鴨腌制完后,剩下的鴨心、鴨肝和其他部位可以再進行加工,制作成美食。南雄板鴨要利用產品生產周期性質,合理規劃營銷策略。
3.2 重視技術研發
改進原材料的選材。在配料選擇上,南雄板鴨的可以適當改變配料方法和配料種類,選擇不同鴨體部位,研發不同的制作方法,采用更加科學、便捷、健康衛生的制作方式,適應大規模的批量生產。同時,要加強南雄板鴨的食療作用,進而衍生出南雄板鴨的副產品,使產品種類更加豐富,以適應不同風格、不同消費需求的消費者。
改進生產技術和食品保鮮技術。通過購進先進的生產設備,調整南雄板鴨制作生產線和包裝線。在生產工藝的改進上,南雄板鴨要在保留傳統工藝精髓的基礎上,適當改變傳統全手工的現狀,可以采用現代化設備進行制作完成的工序,盡量引進機器進行生產和包裝,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
3.3 加強品牌宣傳
加強自身文化宣傳和質量建設。在當今市場競爭日益劇烈的時期,南雄板鴨的發展不能僅依靠資金、人力等有形資產,還要重視品牌、設計、聲譽等無形資產,因此,質量管理上要進行統一籌劃,制定統一標準,規范質量管理秩序,打造質量品牌,塑造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標志,加快品牌設計工作。在建設品牌的初始階段,要正確分析并確定南雄板鴨的產品特色,抓住優勢,集中發力,重點圍繞南雄板鴨特色進行宣傳。好的包裝設計,能夠引發二次消費,充分刺激到消費者的購買需求。
3.4 規范產業秩序
將南雄板鴨產業鏈相關的制造商、供應商統一進行指導管理,并從中成立一個南雄板鴨行業的管理協會,主要負責南雄板鴨產業的規則制定和未來發展戰略的起草、協商、實施以及監督,對無序發展的行業進行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凝聚企業軟實力,從而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增強抵御市場風險以及應對外來競爭者的能力。
形成“企業+農戶”的養殖方式。板鴨企業負責提供麻鴨苗給個體商戶進行飼養,個體商戶根據自己的飼養能力,選擇飼養的數量。待到麻鴨成熟,則優先賣給板鴨企業,雙方互惠互利,板鴨企業確保有了足夠板鴨原料,個體商戶獲得了直接的財富收入,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發展。
獲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從目前南雄板鴨的發展狀態來看,無論是資金、技術,還是知名度、美譽度都十分有限,因此,南雄板鴨要想迅速成長壯大,必須得到當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南雄政府應當給予從事板鴨加工的個體商戶一定的資金支持和技術保障,通過降息減稅等金融調控的方式,引導人們積極擴大生產;開展招聘會的形式,引進人才和技術,為南雄板鴨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力的后援。
【參考文獻】
[1]羅小平,袁斌香,楊艷.南安板鴨產業的現狀和對策[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0(5):12-13.
[2]清源,傳統肉制品板鴨的研究現狀[J],肉類研究,2011,25 (01):27-29。
[3]陳詳,南雄板鴨加工技術[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2( 08):45.
[4]謝良棵,賀誼紅,嚴景生.對遂川板鴨產業發展的調查與思考[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3( 03):16-18.
[5]阮東東.增強無為板鴨業的競爭力研究[J].現代商業,2016 (3):85-86.
[6]王衛,李俊霞,張佳敏,白婷,侯薄,傳統板鴨產品特性及其加工改進研究[J].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5( 03):229-233.
[7]藍功平,朱慧敏,邱春富,大余麻鴨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建議[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2019( 04):47-48.
[作者簡介]范芳偉(1997-),男,學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黃朝陽(1977-),男,湖北襄陽人,碩士,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