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敏霞 唐禮勇
【摘要】香菇是日常飯桌上的菜品,營養豐富,其產業具有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特征,講究生態與經濟的雙重價值。龍泉市作為浙江省香菇的主產區之一,香菇產業的發展對農民的收入以及農村環境具有重要影響。從世界香菇原產地——龍泉市入手,結合當地香菇產業的發展現狀,運用SWOT分析法,分析該產業自身發展的競爭優勢與劣勢,找出當前面臨的機遇和威脅,為龍泉香菇產業發展對策提供現實依據。
【關鍵詞】香菇產業;SWOT分析法;現實依據
【中圖分類號】F326.1
【文獻標識碼】A
龍泉市地處浙江西南部,山多地勢高,氣候宜人,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20世紀80年代起,龍泉市響應改革開放號召,大力發展經濟,開始規模化生產袋料香菇,如今已培育成產值超數億元的袋料香菇和袋料黑木耳兩大主導產業,整個食用菌產業也成為了市重點農業產業。但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近年來全國多地區開始栽培香菇、黑木耳等可食用菌種,發展下游產業,對老牌菌菇產地龍泉造成了較大影響。面對強烈的市場競爭,龍泉香菇產業應該如何取得突破,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龍泉香菇產業內外部環境進行分析,發掘產業競爭力,找尋抑制發展的原因,抓住發展機遇,為產業復興提供現實依據。
1 龍泉市香菇產業的競爭優勢
1.1 自然環境優勢
龍泉市地處浙江省西南部,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相比其他縣市在香菇產業發展中出現林木資源不足的問題,龍泉的發展優勢就是境內山嶺綿延起伏,具有豐富的林業資源。眾所周知,香菇最適宜在10℃ - 25℃的溫度范圍內且在暗光條件下倚靠椴木生長。而龍泉市正是全年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年平均溫度在17.6℃左右,利于香菇的生長。總之,龍泉香菇栽培占據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
1.2 政府支持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食用菌產業列為提倡大力發展的“優勢特色產業”之一。龍泉市政府為產業振興多次組織調研會,市領導先后帶隊前往福建、河南等食用菌主產區學習,確定“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發展”的發展思路,制定了《龍泉市食用菌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龍泉市食用菌產業振興計劃(2018-2020年)》等規劃。除了政策支持,龍泉市政府充分發揮財政作用,連續多年撥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全市食用菌產業發展。
1.3 產業基礎優勢
龍泉香菇產業發展壯大,經歷漫長的過程。如今,香菇生產不僅走進了龍泉的千家萬戶,多家食用菌企業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企業集聚效應從中發揮巨大作用,推動產業發展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以龍泉天和農業集團為例,作為國家農業龍頭企業,集團已成立食用菌合作社4個,年銷售額超2億元。此外,據龍泉市農業農村局統計,食用菌產業是現階段龍泉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2018年產值高達9.75億元,香菇占比較高。2019年10月底,筆者前往龍泉市香菇栽培基地調查,從當地村民口中獲悉,他們那里世代種香菇,家家種香菇,香菇曾經作為一項全民性產業存在。
2 龍泉市香菇產業的競爭劣勢
2.1 香菇品牌知名度低
如今,龍泉食用菌產業初步形成了產業鏈,培育了多家農業龍頭企業,開發香菇、靈芝、黑木耳等產品,遠銷日韓、南亞、北美、澳洲等地區。全市各大食用菌企業先后獲得7個國食健字批文、6個浙江省著名商標以及6個浙江省名牌農產品,這些頭銜無疑有利于提升龍泉食用菌產業的形象,提高了產品的檔次,但龍泉香菇品牌的知名度依舊不夠高。從龍泉區域品牌號召力來看,相較于周邊慶元縣的優勢不明顯;從企業品牌現狀來看, “龍泉山”“盛益”等品牌的知名度小。龍泉香菇必須要有提高產品宣傳的意識,同時需要一個能打響全省乃至全國的機會。
2.2 產業附加值低
龍泉香菇整體生產規模不大,新型專業企業少,以老牌食用菌企業為主。這些企業缺乏競爭意識,安于現狀,創新能力低,產業向精深加工轉型慢,使得下游產品萌發困難。龍泉目前從事香菇深加工企業大多以菌菇脫水為主,生產干品香菇,產業鏈短,附加值低,尚未實現價值最大化。而香菇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產品可涉獵休閑食品、藥用品、化妝品等。因此,產業下游加工改造空間大,市場潛力大,而龍泉香菇企業缺乏精深加工技術,難以滿足消費需求,阻礙發展,在產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2.3 勞動力制約問題
勞動力制約問題已成為龍泉香菇產業面臨的一大難題,主要表現在從業人員老齡化、文化程度低兩方面。室內多數菇農以家庭為單位經營,這些小農戶大多分布在環境閉塞的農村,基礎設施落后,地理位置偏僻,農技員下鄉指導的機會少,導致菇農的技術更新慢。隨著社會發展,家庭型小規模生產的收益低,達不到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尤其是村里的年輕人更愿意去城市尋求高收入的工作,久而久之,老齡化將成為龍泉香菇產業的常態。而留下來從事香菇產業絕大多數的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較低,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專業素質低。這也是龍泉香菇產量下跌的原因之一。
3 龍泉市香菇產業的發展機遇
3.1 香菇需求與供給逐年增加
香菇作為食用菌中產量最大的品種,2018年我國香菇年產量達288.8萬t,比上年增加32.99萬t。其中,出口數量為15.39萬t,同比增長5.5%。在國家的推動下,2018年龍泉香菇從銷量和市價來看都很可觀,最高價格達140元/kg,最低價格76元/kg,平均價格也有80元/kg,價格上漲約10 - 20元/kg,生產效益提升,大幅調動生產積極性。據Market Research Future 網站介紹,2023年全球香菇市場價值預計達到354億美元。如今,人們開始追求健康生活,“一葷一素一菇”的正餐理念逐漸被接受。此外,香菇通過加工還能成為零食,在醫藥界也能發揮它的價值,香菇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香菇作用的多樣性必將造就產業興旺的可行性。
3.2大力發展香菇文化旅游業
龍泉作為人工栽培香菇的發源地,經過800多年的歲月積淀,香菇文化底蘊是其它地區無法超越的。龍泉市政府在2019年的年初報告中提出全年旅游業增收25%的目標,并出臺多項惠民政策。2019年夏天,龍泉憑借秀麗的風景,避暑的優勢及優惠的政策,吸引了省內各大旅行社推出龍泉旅游專線。趁著旅游熱潮,龍泉應該抓住時機,將香菇文化融人旅游發展,餐飲、住宿、娛樂等產業協同發展。例如,開辦食用菌的山珍宴席,召開香菇專題文化節活動,帶游客參觀香菇博物館,觀看菇鄉戲表演等。這既能讓游客了解菇民習俗,又推動龍泉香菇品牌的建立。
3.3 強大的科技力量支持
首先,龍泉擁有豐富經驗的農藝師作為技術基礎。他們帶領年輕一輩,一次次突破產業發展瓶頸,為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比如:葉圣益,面對引進的技術試驗不成功,毅然辭去政府職務,潛心研究香菇栽培技術,聯合農民籌辦袋料香菇場,在實踐與探索中獲得成功,打響龍泉袋料香菇生產第一炮。其次,龍泉整個食用菌產業與高校聯合發展,先后與浙江大學、牛津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國內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以浙江大學龍泉市現代農業技術合作推廣中心為平臺,以首席專家為依托,開展各項合作,為龍泉香菇產業轉型提供堅實后盾。
4 龍泉市香菇產業發展的威脅因素
4.1 菌種安全生產問題
食品安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是社會發展水平提高的表現,同時也對食品行業提出了挑戰。龍泉市缺少菌菇種植管理法規,容易出現管理問題,使得龍泉市香菇綠色品牌大打折扣,對龍泉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菇農收入造成影響。香菇的主要質量問題集中于重金屬含量超標和農藥殘留超標。從生產來看,重金屬超標主要來自重金屬污染農田種植的作物以及污染水源;農藥殘留超標主要來自病蟲害控制用藥不規范,栽培技術不規范。這類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4.2 其他地區的競爭威脅
香菇的競爭格局已從單項轉為全面,包括價格、品質、品牌等。龍泉香菇產業起步早,但近年來發展速度減緩,市場份額下降,這離不開其他地區香菇產業的崛起。從生產地來看,曾經龍、景、慶三縣獨大,到如今遍布全國多個省份。從產量來看,2018年香菇減產至4000萬袋,與湖北、河南、黑龍江三省的香菇種植大市存在明顯差距。從2019年干品香菇市場批發價來看,龍泉市70 - 90元/kg,湖北武漢市55 - 75元/kg,河南西峽縣45 - 80元/kg,龍泉香菇價格優勢不明顯。綜上可得龍泉香菇在外地市場強烈競爭下呈現劣勢,如何抵抗外部沖擊,扭轉局面是龍泉所有香菇人需思考的問題。
5 總結
近年來,農業發展越來越追求科技與特色。本文以龍泉市振興食用菌產業的決心作為研究動力,選擇香菇為切人點,運用SWOT分析法對龍泉香菇產業現狀進行分析,尋找龍泉香菇的核心競爭力和面臨的突出問題。最后,希望此分析對現階段龍泉市香菇產業發展提供有效建議,幫助龍泉香菇產業在未來發展中選擇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何福基,陳斌龍,何浩亮,白術主要性狀遺傳分析與優良產地和優株選擇[J].浙江農林大學學報,2005,22(5):524-529.
[2]門殿英,譚琦,王南.我國食用菌出口遭遇貿易壁壘的原因、類型及對策[J].食用菌學報,2014,11 (4):51-56.
[3]曾楊梅,張俊飚,程琳琳,等.中國食用菌產品出口競爭力與貿易潛力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6( 06):8-16+142.
[作者簡介]潘敏霞(1996-),女,浙江余杭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會農村發展;唐禮勇(1978-),男,浙江臺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城鄉社會學、理論社會學、語言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