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令先
摘 ?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現今,校園中的體育課教學情況也備受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如果一個校園擁有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強健體魄,使學生體會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為學生自身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養成學生堅強的意志精神,讓他們成為優秀的人才。但是,因為我國農村大多地處山區,位置比較偏遠的緣故,農村的體育教學還是沒有跟上目前體育教學的主流步伐,我們應該對這種狀況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究。筆者在本文就對目前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具體情況進行了闡述,接著以此作為根據,分析了農村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給出了發展與體育設施建設相關的意見與措施。這樣才能從根源上明白目前中國農村體育教學所停滯不前的真正原因,認識到體育基礎設施在農村學校之中的匱乏性與珍貴性。對于農村中小學體育設備的籌備與管制,以及體育設施的維護、修理與更新,筆者給予了相關的意見與建議,以期給廣大中國農村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農村學校;體育設施資源;建設策略
一、引言
對于體育課而言,為了保證課內體育訓練的維持與學生課后體育鍛煉意識的養成,體育設施的完善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基礎。對于農村學校而言,有沒有體育設施是判斷本校體育教學專業性的重點指標,對于學生而言,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只有擁有良好的身體狀況,學生以后的學業才能順利進行。隨著近幾年來新課改的實行,如何讓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愈加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學事業自然會取得巨大成就,體育教學手段也在不斷進行改革與創新,教學理念也在不斷更進,體育教學內容與方式也有了質的變化。只是,因為城鄉之間的差異性,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事業依舊存在著很大的進步空間,對此在新課改的過程中,有關體育教學改革方面我國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專門制定了相關的新課程標準,在此過程中,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學因為相對較為落后的原因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所以應該借此機會加把勁迎頭趕上,從而使自身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因此,這既是一次艱難的挑戰,也是一次蛻變的機會。但是因為本地經濟水平過于低下,教師的任用過于隨便以及校方的刻意忽略等原因,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與器材和城市學校相比依舊有很大差距,并且存在設施損壞、場所太小、器材數量有限等問題,這不利于我國體育改革的全面推進,不利于校園內部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提升,不利于響應我國新課程改革對素質教育的號召。因此,為了改善農村校園體育教學質量,我們必須首先對農村學校內部體育基礎設施加以完善。
二、農村中小學體育設施建設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學校領導的忽視
農村學校領導把精力都放在抓學生文化課學習上,而忽略了體育課的重要性。而地方教育部門在農村學校視察之時也沒有及時加以提醒,使得體育課程更是成為了所有科目中的小透明。再加上為了提高其他科目的課堂質量所需要的資金花費,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與完善自然被校方忽視,這造成了本校體育設施建設進度的落后和體育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重復的情況出現。
(二)建設資金的缺乏
相對城市而言,農村的經濟水平較為低下,這就從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對于農村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國家政府教育部門常常不定期地下發資金進行扶持。但是真正到達農村本地學校手中之時卻并沒有那么多,因為經過各級部門層層轉手,有些部門會克扣一部分運用到自己部門的建設中,這樣到農村本地學校手中的資金,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縮水。
(三)教師任用隨便
教師任用過于隨便,教師不積極、不專業。在農村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一方面體育器材資源過于缺失,另一方面在教師的選用上體育教師多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來兼任,而且體育課本身就是副課,所以,教師們對體育課也不夠重視,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所教的主課之上,教學態度比較敷衍,課堂訓練常常草草了事,對于體育器材缺乏而學校不夠重視的情況采取聽之任之、較為冷漠的態度,沒有主動做上級的思想工作,不會積極地向上級反映關于學校體育設備和器材的采購、擴充與建設問題,因此每日的體育教學訓練也就只是千篇一律地跑操。
(四)增加學校體育場地的利用價值
為了減少體育場閑置的情況出現,在學習的閑暇之余,農村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們去本校的體育場多走一走,在體育場中可以安裝一些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架,對于體育場的跑道建造,可以在省錢、省時、省力的前提下,根據地形做出科學規劃。此外,體育場的整體空間設計必須合理,體育設施的配備也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高、體力等問題,將一般情況下體育設施與體育場地的成人化設定改造成適合本校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化設定。
三、農村學校體育場地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策略
(一)尋找更加多元化的體育設施建設資金籌措方式
首先,農村中小學的體育設施建設資金大多都是本校內部人員的捐贈,因為籌措渠道太過單調,農村本地的經濟水平也十分低下,所以校內用于體育建設的資金數量自然不是很多,學校內部體育器材也少得可憐,還有的器材不靈活,處于半損壞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也就對體育科目提不起興趣。因此,我國政府的教育部門可以積極呼吁社會各界人士為農村中小學的體育設施建設事業做些貢獻,且自身加大資金投入并確保落實到位,這樣校方出資到位,政府撥款到位,社會捐獻到位,農村學校體育設施專款的籌措效率自然也就大大提高。
(二)收入其他學校所淘汰的體育設施
在經濟發達的城市,常會有一些運動隊或高校定期更新他們的體育設施,而被淘汰的體育設施雖然功能相對老舊一些,并且有使用過的痕跡,但是其并沒有真正意義上被損壞。農村中小學可以將這些東西加以篩選、回收,并進行利用。對于教育發展相對落后、體育設備嚴重缺乏的農村而言,回收與利用這些設備能夠有效地緩解本校在體育教學上的燃眉之急,培養學生對體育的鍛煉意識,讓學生在緊張的課業中學會適當放松。從環保層面而言,也很好地體現了資源的二次回收與利用,所以此舉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三)規范體育設施的保管與管理制度
在每個學校中,每年都會有學生故意破壞體育設施的狀況出現,這種破壞現象造成了學校體育資源的嚴重損失,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想辦法進行阻止,對于體育器材的借、還校方需要提早做好規劃,并設定好相關的器材損壞賠償方案。最后,為了增加體育設施的使用壽命,校方可以每隔一段時間邀請專業人士進行對應的維修與檢查。
(四)從多種角度發揮體育器材的各種功能
有很多體育器材往往都不只一種作用,比方說,欄架最常見的用法是作為跨欄用具,但其稍加改造也可以作為軍隊中用來鉆越訓練的道具,也可以做足球、羽毛球等等球類運動的投射門;跳繩的具體用途一般是用作跳繩訓練,但其實也可以用來做繩操,以及拔河等活動。而實心球也不僅僅只是可以用來做投擲訓練物品,也可以用來作為保齡球活動中保齡球的替代品。例如,在進行呼啦圈一課的教學之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些音樂,讓學生扮演哪吒,將呼啦圈作為自己的項圈,這時操場就變得十分熱鬧了,有的學生互相拋圈玩,有的學生把圈滾著玩,這樣學生們就會對呼啦圈教學興趣盎然,教師還可以組織套圈游戲,用呼啦圈套玩具。另外,在以后的體育自由活動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們發放一些呼啦圈讓學生們自行發揮創意,例如單手旋轉呼啦圈,將呼啦圈豎立起來進行跳圈等等。由此可見,同一種體育器材只要從多種角度進行思考,就可以用來作為各種各樣的體育游戲鍛煉活動物品。
(五)重視體育教學,加大經費投入,逐步完善體育設施
通過相關研究和調查發現,事實上很多學生都想通過良好的體育設施予以鍛煉。通過此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們要想提高農村學生的體育興趣,其中完善的體育設施必不可少。因此這就需要學校在相應的經費上予以傾斜,把高質量、齊全的相關設施向學生提供。事實上,農村學校體育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積極倡導和踐行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是全面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和保障。作為學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在經費上予以保障。
由于農村小學的經費主要來自于政府機構,因此在管理和發放經費的過程中,應該對體育教學加以重視,確保有充足的經費保障體育課程的開展。相關學校、行政主管部門應該對有限的資金充分、合理且科學地運用,對這些資金有步驟、有計劃地使用。根據農村學校的實際,對體育設施逐步完善,不斷改善場地。相關主管單位應該把新的體育設施相關標準予以廣泛推廣,及時跟蹤考核農村小學,確保建設的設施達到國家的對應標準,為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和保障。由于一些農村學校得到的資源有限,因此有些學校的體育場地并不足,也出現體育設施破舊的情況。對于這一問題,政府在正視的同時還應該予以重視,這不僅和體育教學的質量息息相關,還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所影響,一旦有這些問題出現,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當地政府亦或者當事學校都需要承擔非常大的責任。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秉承國家標準,建設或購置相應的體育設施,并且對這些體育器材要做好科學良好有序的維護工作。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這不僅是對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負責,更是為學生負責,為了我們整個民族的明天和未來負責。
(六)多舉并措,通盤考慮,全面提升體育設施的利用效率
受限于經費保障、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影響,很多農村學校存在體育場所缺乏、器材破舊、運動場所面積不足、設施維護管理不到位等現實情況。不僅如此,由于一些學校并沒有科學合理的安排和設置課程,導致出現器材利用不足、破損嚴重的情況。所以,作為學校,在做好體育設施科學維護工作的同時,還應該對各種資源積極利用,對體育設施的日常管理工作予以重視。相關部門對本學期教學計劃進行研究和制定的過程中,應該通盤考慮,不讓上體育課程的班級有沖突,以免出現器材不夠用的情況。老師在講課之前,要對學生更好地說明,把正確運用各種器材和場地的方式方法向學生講授和示范,借此更好地對體育設施進行維護。相關管理部門應該出臺行之有效和有針對性的維護管理體育設施制度,由專人把責任予以落實到位,設置專人對學校的體育設施進行管理和維護。管理人員嚴格制定根據相關制度,定期對設施設備進行維護工作,如有破損及時做好維護維修工作,以免對正常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造成影響,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同時,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體育設施是強化落實素質教育,實現體育教學質量提升,全年優化學生身體素質的關鍵所在和基礎保障。所以,農村學校對這一規定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把各種體育設施予以配齊。和城市學校相比,農村學校不管是辦學條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比較偏遠的農村學校,他們的條件更差,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把體育設施予以配齊則存在很大的難度。但是,在當下條件下,我們應該通過多種方式,結合多種措施,首先更好地維護好、管理好體育設施,切實增加相關設施的使用時長。不僅如此,農村學校面臨的資金缺乏的通病,也應該積極思考解決措施,通過社會募集、校友籌集、愛心企業家捐助等等方式相結合,更好地把問題予以解決。
結束語:
綜上所述,因為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因此學生應該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這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巨大的好處。農村學校領導需改變狹隘的功利思維,以保證體育設施的質量為前提,進行科學的體育設施建設與體育資源分配,加強對于小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在農村體育教學活動中對體育資源與體育器材的普及,能夠很好地豐富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讓學生們學會合作,學會與其他人打成一片,明白團結的重要性,培養手腳協調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成長過程以及未來融入社會有著莫大的好處。
參考文獻:
[1]羅正友,黃曉麗.農村學校體育貧困成因與治理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20,39(04):117-120.
[2]吳永奎,李慶有,虞燦星.農村社區和學校體育場地器材共建共享的困境與出路[J].湖北體育科技,2020,39(07):596-600.
[3]張國斌,謝林海,劉紅建.關于我國農村學校體育與新農村體育發展關系的思考[J].宜春學院學報,2008(04):138-139.
[4]楊玲,王俊紅.農村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研究[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27(04):104-105+108.
[5]耿海燕.新時期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探討——基于河北省的調查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2):192-193.
[6]焦衛賓,周登嵩.構建我國新農村體育服務體系中的農村學校體育發展模式[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05):65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