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荔
摘要:針對《營銷策劃實務》傳統教學方案中存在的實踐性和形象性不強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改革方案,其核心思路是:緊密結合全國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技能競賽標準,在教學實踐中引入企業策劃項目,通過項目驅動,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 技能競賽 項目驅動 教學改革方案
一、《營銷策劃實務》課程教學現狀
(一)傳統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營銷策劃實務》課程在傳統授課過程中,主要以理論授課為主,缺乏輔助教學手段和實際應用指導,課程考核標準單一。近年來,雖然教師都在不斷運用信息化手段來提升教學質量,但是對于《營銷策劃實務》課程來說,最核心的營銷策劃實踐未能很好的落地實施。
1.高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高職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對理論學習缺乏抽象思維能力,在課程學習時間較短的情況下,更容易選擇敷衍或逃避。高職學生具有與其他高校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導致學習興趣不高,比如,情緒不穩定、叛逆性思維、情感世界過于敏感等。
2.傳統教學無法讓學生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提高動手能力。傳統教學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占用了大部分的課時量,沒有時間開展更多的活動,或者只在課程結束時,安排一些作業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學生總是認為作業是一種任務,被動地應付,按時完成以期拿到平時成績。因此,在缺乏實踐環節的情況下,傳統教學無法讓學生更好地發揮創造性、提高動手能力,學習的理論知識無法運用到實踐中。
(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利弊
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要求,職業教育教學要不斷改革創新,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學水平要不斷提高,各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中已加大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利用。
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各種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課程的改革與發展。我校教師在《營銷策劃實務》課程教學上,運用職教云平臺開展信息化教學,比如發布課前預習,課中討論,小組PK和課后作業等等。通過信息化平臺,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更加緊密,學生可以在平臺上隨時隨地的學習,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但是信息化平臺本身只是一個載體,它讓教與學更便捷,讓教學方式更多元,而對《營銷策劃實務》這門課程而言,還需完善和提升的核心之一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而目前的信息化教學平臺也未能實現這一核心目標。
二、基于“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教改方案
(一)理論依據
所謂“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改革,就是以學科競賽為載體的主動式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是指以高質量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通過搭建以學科競賽為載體多個學習和展示平臺,師生共同完成實踐活動的各個關鍵步驟,包括問題提出、方案設計、程序優化、方法優選、分析總結等,使學生在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基礎上,進一步綜合實踐能力。
借鑒市場營銷技能競賽的實踐經驗,本文將“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引入到《營銷策劃實務》課程教學,對該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案進行改造、調整。
(二)具體的課程設計
市場營銷教研室要根據企業人才需求、營銷專業特色和競賽過程,首先制定課程標準,其次進行課程設計與開發,課程設計按照“三階段遞進”課程設計理念,把理論、實踐和競賽緊密結合,在實踐環節,實踐的評價標準嚴格參照全國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技能競賽的標準進行,以達到“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目標。最后,對教學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提出整改意見,不斷優化課程設計,形成一個良性的動態循環的設計。
1.“三階段遞進”課程設計模式。
第一階段:專業基礎能力培養。
在第一學期先開設《市場營銷學》、《市場營銷調查與預測》這兩門專業先導課程,讓學生了解市場營銷專業的基本理論,市場營銷調查的基本知識。
在第二學期就開設《營銷策劃實務》這門課程,首先,教師先集中進行理論教學,使學生了解產品上市策劃、品牌策劃、分銷渠道策劃、廣告策劃、公關策劃及營業推廣活動策劃等相關知識。期間可以通過案例分析或者其他作業的形式讓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其次,導入項目進行教學,集中開展為期一個月的營銷策劃實踐競賽。學生根據課堂所講授的模塊,進行項目的選擇和策劃,教師負責學生的安全和指導協調工作,評比標準參照全國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技能競賽的標準。
第二個階段:營銷策劃專業技能提升階段。
在第三學期,教師組織學生參加一些企業營銷策劃比賽,如:“娃哈哈”營銷策劃大賽和“花記”化妝品品牌策劃大賽等類似的比賽。這些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意,積極推動營銷創新。在比賽中,學生對企業的印象不再只是通過廣告、產品這種平面的、單一的路徑,還可以走進車間廠房,體驗企業文化生活,甚至直面大Boss。學生作為消費者看到了產品背后的世界,以及品牌的締造者,無論是生產研發還是設計策劃,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經營理念,都讓品牌形象變得生動而飽滿。學生可以零距離接觸營銷環境,向優秀選手學習,不僅提升了營銷策劃能力,也增強了學生未來就業的自信心。
在第四學期,教師組織優秀學生參與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起,聯合國務院有關部門、行業和地方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國性職業教育學生競賽活動,是中國職教界的年度盛會,已經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局面。而市場營銷技能大賽中的“營銷實戰”環節,是真正考驗學生的營銷策劃能力。
按照比賽方案,“營銷實戰”要求學生先策劃、再實戰,最后做總結匯報。學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異成績,就必須每個環節要做得扎實,高壓式的競賽充分考驗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學生要在競賽中脫穎而出,就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在運用時能信手拈來。比賽更考驗指導老師的指導能力,教師通過比賽會發現理論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方案的設計和實踐,能不斷完善知識結構,更新理論知識,真正領悟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真諦。
技能競賽鍛煉了學生的能力,提升了教師教學水平,能夠為社會選拔和培養營銷人才,為行業貢獻新思路、好創意,推動營銷升級。
第三階段:學生進入企業工作,為企業策劃工作獻計獻策。
到了第三年,學生開始頂崗實習,學生可以真正的進入企業工作,為企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配套激勵方案。“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要作為長效機制實施,除了要有“循序漸進”式的教與學,校企合作的考核辦法,公平公正的評價體系,對接社會需求的培養目標。我校在2018年下發了《關于印發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參加技能競賽活動的管理與獎勵辦法的通知》,明確了經費保障、獎勵等內容,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參加競賽的積極性,也為教師開展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效果。通過“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的教學改革,重新對《營銷策劃實務》進行了課程設計,在以競賽為平臺的設計中,教師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高了教學能力,課程設計得到不斷完善,更加受到學生的歡迎,也更符合企業的需求。學生通過比賽,鞏固了理論知識,鍛煉了實踐技能,提升了營銷策劃能力,為未來就業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三、結論
本文針對傳統教學方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基于“以賽促教 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教改方案,為教學改革拓展了新的思路。教學實踐表明,該方案使得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也得到有效改善。
參考文獻:
[1]龐彤彤,陳飛霞.淺談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J].青年時代,2016(27):170.
[2]張偉杰.淺析高職大學生的素質教育[J].文教資料,2009,5(上):188.
[3]史雪琳.《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納稅,2017(2):99.
[4]劉花.基于項目導向的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2018(8):207.
[5]臧良運,肖艷紅,呂洪燕.《市場營銷策劃》課程“工學結合”模式教學改革探討職業教育研究[J].2012(9):86-87.
[6]左海靜,張智廣,霍洪田.淺談“以賽促管、以賽促學、以賽育人”的學風建設——以數學建模競賽為例[J].新西部,2019,11(下):161-162.
作者單位: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