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燕
摘要: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核算管理環節對整個行業有重大意義,成本核算決定著建筑企業的經濟利益。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有著突出變現,地質勘查行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市場激烈的前提下,地質勘查業想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需要改進成本核算管理模式,讓相關工程的經濟效益以及施工的整體成本達到地質勘查企業的預期目標。本文將對地質勘查行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改進策略進行討論研究。
關鍵詞:地質勘查 成本核算 管理策略
一、地質勘查行業成本管理的基礎條件
(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當前的地質勘查行業在進行精細化作業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對信息化水平有一定需求,信息化水平是精細化成本核算方式的基本條件,管理部門和基礎生產部門在地質勘查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距離,二者之間想要實現緊密聯系需要依靠信息化條件,而且進行成本計算需要進行電算化處理,所以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推廣以及遠程管理方法相結合對于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有重大意義。各個生產部門的成本管理控制工作可以有效延伸到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的角度都可以讓作業成本管理實現各項精細化制度的落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成本支出減少,避免間接費用產生。
(二)選擇空間較大
市場競爭比較激烈的前提下,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也具備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地質勘查行業的采購項目需要的物質需要壓縮,庫存物資會讓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費用大幅度增加,如果選擇空間加大,可以讓項目生產有效預算逐漸較少,地質勘查行業的生產成本可以根據預算采購項目確認成本支出[1]。作業成本管理選擇空間加大可以讓地質勘查行業具備精細化作業成本的核算基礎,管理部門和基層部門也不再受制于野外施工惡劣條件,財務電算化和網絡管理相結合也能讓生產成本管理中的間接成本支出有效壓縮。庫存物資得到壓縮也是選擇空間加大的主要表現,可見地勘單位通過現代信息化的技術更新可以實現更多精細化核算要求。
(三)辦公條件比較現代化
現代化的辦公條件以及各項網絡信息技術的結合可以讓成本核算的效率快速提升,傳統模式下,人工計算的方式比較復雜,統計成本的人工成本較高。現代化的辦公條件可以代替純人工的核算步驟,信息化傳遞速度讓成本精細化核算結果可以快速傳遞到各個部門,而且環境條件的提升也能讓企業獲取核算管理信息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地質勘查行業主要在野外施工,所以作業成本管理在野外施工可以得到有效推廣[2]。
二、地質勘查行業成本管控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不夠
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諸多環節,各個工作崗位都需要工作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但是地質勘查行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規模越來越大,企業需要的工作人員也原來越多,所以工作人員對自己負責的工作單元不夠認真,而且專業程度也遠遠達不到企業的預期要求。管理制度體系本身存在漏洞,所以工作人員在地質勘查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很難具有確切的管理目標,成本核算結果和實際成本管理結果偏差較大,各項責任無法落實,一旦出現損失,沒有確切的工作人員承擔。地質勘查企業成本管理工作是一項系統性較強的工作,施工進度、質量以及資金各個項目的管理需要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相互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不高在工作過程中會很難梳理責任意識,管理體系各個環節不能銜接,相關資料有丟失的風險,限制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程序的進行。
(二)成本管理的控制體系不夠完善
地質勘查項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工貫穿整個施工過程,所以各個環節有相應的嚴格要求,如果沒有良好的控制體系,管理體系的銜接工作會讓整個施工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還會造成經濟損失。項目的施工成本需要工作人員按照科學合理的施工原則進行管理,各種管理漏洞和越界問題都會影響管理效果,如果施工人員不明確控制體系以及施工原則,管理效果會差強人意。
(三)成本管理模式不夠科學
成本管理模式要根據管理內容以及管理體系進行改革,地質勘查成本管理系統如果不健全,成本管理模式也會受到影響,各個環節的成本信息無法進行有效整合,成本管理工作會出現諸多隱患。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也不夠科學,無法對經濟成本實現有效的約束,而且傳統模式下,施工成本預算不到位,缺少地質報告以及編寫制度等相關環節的協助,很難實現全面的管理體系。地質勘查項目在傳統管理模式的影響下,各個環節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整體管理控制體系也無法運行的更加順暢。
三、成本管理方式的改進措施
(一)加強各個環節工作人員的參與度
地質勘查工作各個環節都涉及到費用支出,各項材料、設備以及人力資源管理等環節都需要大量的經濟成本。想要讓成本管理環節得到各個方面的支持,需要讓工作人員參與到成本管理過程中。提升工作人員的參與程度才能讓地質勘查工作的各個環節有效銜接,達到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在材料采購過程中,成本管理人員要保證工作人員對材料的數量進行仔細篩查,各個環節需要的材料也要實現準備好,施工人員在使用設備之前要進行設備質量檢查,人工費用管理人員要根據采購環節以及設備折舊等環節的表現進行采購價格以及運輸費用等相關費用的精細化處理。各個項目的工作人員充分參與到工作環節中才能最后的施工成本費用得到良好的控制。地質勘查隊伍則需要根據各項工程的類型、特點來進行承包方式的確定,根據相關規模來選擇施工成本費用的分配。各項設備在不同的工程階段需要對成本進行科學的管理控制,工作人員充分投入到自身崗位中,成本核算管理人員才能按照時間、使用數量以及項目價格進行專項控制。所以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要積極配合,讓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實現單項管理目標,讓整體成本得到降低。
(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提升管理水平
當前的地質勘查行業缺乏完整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各項管理人員沒有進行工作鏈接,作業成本法沒有滲透到各個成本管理環節。想要讓管理體系以作業成本法為主要核心,需要在各個環節進行資本支出精細化計算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成本控制的原則以及地質勘查信息要求計算。生產部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施工成本進行適當調整,根據成本動因確定成本確認的依據,結合投入以及支出的價格來計算出最終的作業成本。這樣的計算過程可以讓成本核算管理體系更加完整,而且地質勘查項目涉及到的施工環節也可以順利歸納到成本管理針對對象中。完善成本核算管理體系提升跟管理水平的過程中需要對各個管理流程進行科學處理,按照既定的科學方式進行成本費用核算。地質勘查行業需要通過財務核算軟件實現成本核算,所以管理水平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指導得到提升,幫助成本費用信息在各個部門中實現有效傳遞,網絡化辦公條件是必不可少的,替代原有的管理模式可以實現成本管理的精細化處理,讓成本核算管理在任何環境中都可以計算出勘查成本。
(三)建立科學有效的成本核算模式
科學有效的成本核算模式需要動因分析、成本鏈接以及相關的會計應用體系之間相互配合。當前的地質勘查行業需要對成本核算流程不斷改進,實施作業成本的精確核算過程中一定要改變基本生產單位為中心的傳統模式,成本明細賬中需要對各個項目的作業成本進行精細核算,月末以作業動因為主要依據,將地質勘查項目的各項作業成本以輔助形式轉到明細賬中。這個過程就是成本核算模式的基本過程,而且全部成本核算之前也需要這樣科學的手段完成基礎賬目核算,借助成本核算軟件進行項目核算過程中要讓生產實際成本數據和基本的考核管理形成緊密聯系。地質勘查行業想要進行企業化管理需要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成本項目本身也涉及到項目利潤的高低,科學有效的成本核算模式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經濟成本的提升,并且幫助企業管理有更加長遠的發展。
四、結束語
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預算環節涉及到整個管理體系,成本管理出現的主要問題包括責任不明確、工作人員參與程度低以及缺乏必要的控制體系等,根據實際情況,成本核算管理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建立一個全面的核算管理體系,針對各項經濟支出提出專業的管理方案,有效的核算方式可以提升地質勘查行業的成本管理水平推動精細化成本管理方式的運行。
參考文獻:
[1]羅崢漢. 作業成本法在物流行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J]. 河北企業, 2019, 000(008):16-17.
[2]吳林斌. 國有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改進[J].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19(7):199-200.
作者單位:山東省魯南地質工程勘察院(山東省地勘局第二地質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