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評價要跳出“囚徒困境”
無論從供給方還是需求方來說,當前的素質教育都陷入了“囚徒困境”。所謂“囚徒困境”即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特殊博弈,兩人都抵賴皆受罰最輕,兩人都坦白皆受中等懲罰,一人坦白、一人抵賴,坦白者零懲罰,抵賴者重懲罰。盡管雙方都知道共同抵賴是最優選擇,但最終卻會落在雙方都坦白上。因為在規則成為公共知識前提下,個人的理性導致了集體的非理性。大家都意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優于應試教育、素質教育可以促進全面發展、提高國民素質,但在具體施行中一不小心就遇到“囚徒困境”。推行素質教育的學校一旦升學率不佳,社會負評就增多,社會聲譽、辦學資源、教工待遇等就受影響,結果搞應試教育的學校反而獲益最大。在如此利益驅動、考試指揮棒牽引下,學校很難建立共同推行素質教育的共識,最終結果是大家都搞應試教育,被“逼”到同一“起跑線”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楊波
來源:光明日報
教師一定要做個有故事思維的人
故事思維是對課堂結構或節奏的優化。剛入職的教師,可以從故事思維直通課堂教學藝術的殿堂。故事思維啟示我們教學理念及方法的變革。最好的故事,是講一半留一半,這一半是讀者的。課堂也要留一半,這一半是學生的。故事思維是讓我們找尋教學支架,讓課堂中“學”的端口產生大流量,而不是“教”的端口流量堵塞。故事思維啟發我們課程形態的轉化。故事思維,是讓我們盡可能地把“間接學習”變為“直接學習”,即在真實的學習情境中學習。
——江蘇省張家港市教師發展中心祝榮泉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師發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如果說教師的價值觀、知識、技能和方法等,屬于“前50里路”,已有的大多數教師教育、教師培訓和教師研修的課程體系,都擁擠在這50里之中。然而,“后50里路”卻相對寂寥,甚少有人行走其上。教師發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一是勇氣之路。堅持的勇氣,改變的勇氣,挑戰的勇氣。二是思維品質之路。思維品質跟不上日益增長的經驗,撐不起往上提升的臺階,是很多教師遭遇的成長瓶頸。三是想象力之路。優秀教師必須有充沛豐富的教學想象力,這種想象力彌漫在解讀教材、研究學生、選擇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環節中,表現于靈活多變、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之中。四是好奇心之路。這是最容易被忽略,也是教師最重要的核心素養之一。
——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李政濤
來源:“政濤談教育”微信公眾號
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健康,不只是生理的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身體健康了,心理不健康更加可怕。但是,當前許多家長只知道讓學生學習知識,重智輕體、重智輕德,忽視情緒能力的培養,使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扭曲的心理。兒童的自我中心、性格孤僻、缺乏同情心與寬容心,都是不良教育的結果。
因此,學校要加強生命教育。教育孩子尊重生命、尊重人類、尊重他人、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生命教育不僅僅關注個人的生命,而是要尊重一切生命。人類要保護大自然,保護動植物,遵循自然規律,堅持可持續發展。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是一個現代文明社會人應有的品質。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
來源:北京明遠教育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