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孫巖(1971.2),女,漢族,哈爾濱人,黑龍江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文化學博士,副教授,從事俄羅斯文化學,俄羅斯區域學研究。
項目: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項目編號:18WWE582),課題名稱:“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民辦院校俄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摘要:“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的推行離不開高水平實用型俄語語言服務人才的專業化服務。論文從現代語言服務行業的基本特征出發,分析了俄語語言服務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創新教學手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校企合作、加強跨國文化交流等幾個方面給出了“一帶一路”倡儀下的俄語語言服務人才培養措施。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儀; 俄語語言服務人才; 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H0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4110(2020)07(a)-0000-00
1.現代語言服務行業的基本特征
“一帶一路”建設的目的是借助歷史上的古絲綢之路的路線,積極與沿線周邊國家的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建立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一帶一路”倡議順利實施離不開語言溝通,語言發揮文化載體的功能,國家外語能力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帶一路”建設的全局,在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時期背景下,語言服務行業具有幾個顯者特征:
1.1語言服務行業是基礎性、先導性綜合信息服務行業
語言服務是全球化市場和經濟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是各國進行溝通和交流的工具,有了良好的語言溝通基礎,才能促進文化溝通,最終實現經貿暢通、政策溝通、資金融通。
1.2語言服務技術不斷創新優化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使語言服務技術不斷創新,特別是層出不窮的機器輔助翻譯技術為服務對象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傳統的人工翻譯徹底轉變,靈活、便捷的網絡翻譯平臺的出現,可以滿足大眾動態、即時的服務需求,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水平也不斷提升。
1.3行業發展呈專業化趨勢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國際標準化組織陸續發布了語言服務相關的規范和標準文件,國際市場的競爭壓力使語言服務向專業化方向發展,語言服務類型被細化分層,出現了翻譯工具、本地化服務、軟件開發、咨詢服務等新的服務項目。
2.俄語語言服務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
中俄兩國的歷史淵源和地緣優勢決定了兩國在“一帶一路”建立中核心的戰略合作地位,俄語作為中俄兩國交流使用的高頻語言,俄語語言服務人才培養面臨的困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俄語生源數量萎縮
基于升學和就業等因素,中學階段選擇學習俄語的學生數量不多,特別是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英語作為通用語言,選擇英語的學生越來越多。目前,黑龍江省內小學幾乎沒有學校開設俄語課,中學的俄語課程也已經接近枯竭,因此,導致高校招收有基礎的俄語生源數量日益萎縮。高校俄語專業的學生大多數為零基礎且缺少俄語學習環境,加之政府與高校對俄語教育重視程度不夠,國家對俄語教育宏觀調控力度不足等因素制約,對高校俄語人才培養質量有很大的影響。
2.2課程設置缺乏實踐課程體系
我國高校俄語專業課程設置上大多以語言基礎知識和技能為主,所學教材也多側重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的講授。盡管部分高校以學生就業市場為導向,開設了一些專業選修課程或不同的專業方向,但學生人才培養方案或教學模式大同小異,課程設置缺乏實踐課程體系,多為俄語語言基礎類課程為主,注重的重點是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高。課程教學形式多為傳統的課堂講授,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這種單一的培養模式無法滿足“一帶一路”對俄語人才的實際需求。
2.3教學方法及手段陳舊
相比于其他專業,俄語專業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在課堂教學部分,多數時候只重視課本上知識的講解,課堂互動效果不明顯,缺少對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開發。在教學過程中,過于看重理論知識,對單詞、語法、翻譯等課程的重視程度遠高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在教學方法部分,教師講解一般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雖然在課堂上出現了很多較為新穎的多媒體、互聯網設備,但這似乎也只是教師教案變成電子版的過程,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這種做法效果并不顯著。
2.4師資隊伍缺乏專業實踐能力
高校俄語教師大都具有碩士、博士學位,但大部分都是畢業后直接從教,自身沒有實踐經驗,對旅游、商務、石油、建筑等專業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欠缺。所以,相關課程的教學只是停留在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講授,學生無法從課堂上獲取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一些學校從企業一線引入了具有實踐經驗的人員來兼職授課,但也面臨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管理受制的困局,因此,要構建一支雙師型的俄語專業的教學團隊是當務之急的任務之一。
3.“一帶一路”倡儀下的俄語語言服務人才培養措施
3.1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俄語人才必須以市場為需求,緊跟國際市場的步伐。在制定俄語人才培養目標和設置課程時要充分考慮國際化對人才能力的要求和國際化人才培養趨勢。改變教師在外語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勢,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重視綜合型、復合型俄語人才的培養,以“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突特色”為人才培養的理念來不斷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第一,考慮到“一帶一路”俄語國家之間主要是經濟交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適當引入相應的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能課程,例如商務俄語談判、旅游俄語、外事外貿函電、國際貿易等。第二,為了提升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增設跨文化交際方面的課程,例如演講技巧、跨文化交際、文化對比等。第三,設置聯合辦學課程,增加國際化聯合培養的力度,打造學校國際化特色,積極為學生搭建國際化實習就業平臺,依托中俄大學生交流項目,為俄語專業學生到國外交流、學習、實踐、就業創造條件。
3.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俄語課堂的關鍵在于使用俄語進行交流,要充分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多元化方式對俄語進行反復的訓練、實踐,促進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的指導員和陪練員,指導和監督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根據俄語語言人才培養的目標,充分利用有限的課時,培養學生的基本功、文化素養、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能力。俄語教學方法上,可以使用多媒體等手段以及使用情景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教學模式,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俄羅斯語言文化,提高學習興趣,特別在俄語視聽、旅游俄語、經貿俄語等課程中使用情景教學法能事半功倍。
3.3創新教學手段
高校俄語專業要與時俱進,及時搭建“互聯網+”俄語學習平臺,在教學手段上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要求和社會的需求。利用互聯網平臺,打破思維定勢,以知識點為單位構建微課、慕課等新型教學模式,通過網絡課堂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線上線下進行翻轉課堂,以減輕教師壓力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提高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通過“互聯網+”俄語網絡在線課堂,可以抓住學生碎片化的自由時間,保證學生有充足的課下學習時間。
3.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創新型外語人才對教師隊伍的要求是相對較高的,所以各高校應重視引進人才和對本校教師隊伍的培養。各高校應積極制定人才引進計劃,引進高水平的外語人才或者請一些相關行業的專家來學校進行教學或者講座,讓學生了解社會需求的同時也可以彌補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一些不足。同時,應加強對本校教師的培養,通過定期培訓、國內外訪學參觀、師資交換等方法來提高本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定期為本校教師提供外出實踐培訓的機會,增強教師的實踐經驗。
3.5加強校企合作
語言服務企業實踐基地建設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語言提升水平,并且可以拓寬學生就業渠道,校企緊密結合、深度合作是雙方共贏的前提條件。可以與語言服務企業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第一,將企業的實際項目拿到課堂上實戰,為學生提供實際鍛煉的機會,加強語言技術成果的教學轉化。第二,引入企業師資,讓語言服務企業的工作人員進課堂為學生授課或講座,讓學生了解行業用人標準和技能結構。第三,讓學生走出去,低年級學生進企參觀,高年級學生進企實踐鍛煉,從事口譯筆譯的工作。第四,鼓勵學生畢業論文題目來源于企業,具有校外指導教師和校內指導教師,在企業進行畢業設計,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6加強跨國文化交流
國際化是“一帶一路”背景下俄語語言服務人才模式創新的突破口和必經之路。“一帶一路”的目標就是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這個目標需要大批的俄語語言服務人才,因此,加強跨國文化交流,與國際合作院校在人才培養、國際化師資與課程引進、科學研究、文化交流、師資培訓、互換學生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學習和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能極大地提高學生俄語水平和提升學校國際化水平。同時,學校也應該和與俄有貿易往來的中國企業和俄國在華企業加強聯系,讓學生了解使用俄語國家的文化和知識,感受他們的思想和觀念,為拓寬學生實習和就業創造條件。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在對俄交流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已經從19所俄羅斯合作院校中引進俄羅斯外教。與后貝加爾國立大學、阿爾泰國立大學等合作院校開展了科研項目合作和學術交流。2019年,黑龍江外國語學院俄語系共有82名學生赴到六所俄羅斯知名高校留學。
4.結語
“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提出,對俄語人才的培養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難得的機遇。面對俄語市場的極大需求和世界經濟一體化影響,作為人才培養第一陣地的高校應該積極改變教育觀念,彌補不足。借鑒俄羅斯高校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對人才培養制定、實踐實習就業基地建設、教學模式改革、教師隊伍等方面進行完善,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實用型的俄語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夙艷.新時期語言服務發展與人才培養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9,38(11):142-144.
[2]孫巖.基于“一帶一路”倡議的民辦高校跨校跨學科俄語人才培養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5):19-20.
[3]孫建光,王宇星.“一帶一路”背景下非通用語言戰略構建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9,21(0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