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7月10日,高考結束。
7月15日,中考結束。
同日,初二地理、生物學業水平考試結束。
“地理和生物課本,你們還留著嗎?”
“留著吧。萬一,萬一要是得補考呢?”后面幾個字聲音弱得像縷風吹過。
“呸呸呸!別說這不吉利的話,相信我,咱宿舍肯定全考A!”
一片寂靜。
良久,一句“但愿”才出口。
“至少以后不用一大清早就背什么變不變態發育了。”
沒有人笑,只有幾個床位上傳來翻言情小說的“沙沙”聲。不過,他們的枕頭旁還躺著生物課本。
夏天的中午總是慵懶的,熱氣覆到眼皮上就變得沉重。呼吸慢了起來,然后就睡了過去。
這是一次大型考試后難得的清靜。
下午照常上課。老師照常講,我們照常聽,照常地拿出筆記本嘩嘩地記。只不過,腦子里好像還惦記著什么。
什么呢?也許是人體腸道消化的過程圖解,也許是記得有些模糊的省份劃分地圖。一會兒在想胰島素到底把葡萄糖分解成了啥,一會兒在想我的地區標記是否安錯了位置……
英語老師說:“B開頭的單詞很多……”
我們心想:“Biology(生物學)?”
數學老師說:“看這個三角形和扇形……”
我們心想:“河口三角洲和沖積扇?”
其實老師說過,我們學校人才濟濟,達不到學業水平考試合格標準的學生寥寥無幾,只不過是A、B與C的差別。說得容易,這也是我們將來選擇高中時的差別。我心里默念著:“愿我理想的高中不會因為我的‘地生’而關上門。”
可惜,閱卷老師不會因我的禱告而多送我幾分。就算熬過了學業水平考試,還有中考和高考在等著我們。
“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高三學子加油!”一聽這個,初三學子就皺起了眉頭:“那我們中考不重要嗎?”初二學子搖搖頭:“我們的學業水平考試不也重要嗎?”
實際上,在沖刺的緊要關頭,我們只會想著怎樣多得一分,哪有閑工夫“爭風吃醋”。畢竟,生活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只不過,這是我們第一次面臨重要的考試,緊張,太緊張。
2
最后一節課的自習并不會因這次考試的結束而改變什么。打鈴,歸位,左手伸進桌洞,掏出地理真題卷,前幾張試卷上的八十幾分紅得刺眼,心里想著:這絕對達不到A。暗暗嘆口氣,拔開筆蓋,要寫時才猛然意識到——地理已經考完了。
教室后面傳來一陣騷動,五十九個腦袋齊刷刷地回過頭。班主任站在后門處,兩名同學低著頭,站在他旁邊。
“我還在納悶,你倆在桌子底下討論啥呢?鬧半天是在分析肺循環呢!考試前要是能這么用功,我真就放一百個心了。”
老班關上后門,右手端著茶杯,左胳膊夾著教學資料,大跨步走到講臺上,東西放下,雙手撐著桌子。一看這架勢,我們就知道,他要開始長篇大論了。
“很緊張是吧?”老班問道。
六十一個腦袋一起點頭。
“可是,孩子們,這才是你們人生的第一步啊!嚴格來說,這連半步也算不上啊!區區一個地理、生物學業水平考試,你們就嚇成了這樣。我承認它關系到中考,很重要,那其他科目你們就不復習了嗎?歷史和政治,你們都學好了嗎?1977年,歷史上發生了什么?地理和生物考試已經結束了,沒法讓你回去再把C改成B了。記住,從初三學生離校的那一刻起,你們就已經是初三生了,距中考不遠了!我們有時不得不承認,一些事情已經確確實實地發生了,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它,但我們能做到的是可以確保現在,甚至,可以保全未來。”老班掃了全班同學一眼,拿起水杯,擰開蓋,抿一口茶水,點點頭,放下杯子,攤開資料,終于坐下,“自習!”
我收起地理試卷,拿出復印的歷史學案——1977年,中國高考制度恢復。
3
這個夏天好像把時光拉得很長很長。校園里的綠色是流動的,刷完整本習題的午后,陽光鉆進教室那個最不起眼的角落,落在那個還想再拼一把的少年的肩上。

操場上,看著氣勢宏大的畢業班,老班大聲鼓勵我們:“你們都給我打起精神來!”我們看著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愈發萎靡不振。一位學姐對我說:“以后,你們也會是意氣風發的樣子。”
真的嗎?度過這個仿佛有一個世紀那樣漫長的夏天,迎來的是殘酷還是美好?
它快來了。
也許,它已經來了。
已與初一說了拜拜,和初二告了別。初中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三分之一也會一晃而過。藏在桌洞里的小說被帶回宿舍,壓在了床鋪下,中考后再看吧。
就這樣。你好,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