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思 胡博文 陳董驕
2020年8月23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蔡界村田口組古村落的“紅色連心小屋”里,村黨總支書記沈炳泉正在向村里的流動黨員宣講習近平總書記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在每個月的流動黨員活動日,針對返村探親的流動黨員開展不同主題的宣講活動,將宣講陣地延伸至組,形成駐點宣講機制,有效解決了大村邊遠組老黨員學習難問題。”沈炳泉說。
近年來,德清縣委黨校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以“流動黨校”為載體,優化工作機制,創新學教形式,有效推動教學資源下沉、學習課堂前移,破解基層黨員學習教育供給側難題,促進黨校辦學質量水平提升。
德清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朱曉華介紹,“流動黨校”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開展宣講600余場,受益黨員干部群眾5萬多人次,連續4年被評為全縣機關優質服務品牌,獲得干部群眾廣泛好評。
德清縣委組織部和縣委黨校聯合成立“流動黨校”,建立并完善運行機制,為基層黨員學習教育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流動黨校”由德清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編委辦主任)和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任校長,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分管領導任副校長,在縣委黨校設立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業務指導和統籌推進;精心設計送學流程,制作授課流程圖,要求學習教育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并由縣委組織部定期對“流動黨校”運作情況進行督查。
構建縣鎮(街道)兩級黨校體系,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黨校教學工作的實施意見》,選派教員聯系全縣13所基層黨校進行一對一業務指導,幫助設計課程,共享教學資源。2020年“七一”期間,“流動黨校”進駐各基層黨校開展宣講,如在舞陽街道黨校連續舉辦7場“舞家講堂”講述黨的故事,吸引近千人次聆聽,取得良好反響。
“流動黨校”以黨校教員為主力,同時吸納各級黨員干部、微型黨課宣講員、優秀共產黨員等,組建了一支50人左右的講師團。如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浙江省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護士長潘美兒,全國人大代表、阜溪街道五四村黨總支書記孫國文,全省興村治社名師、洛舍鎮東衡村黨總支書記章順龍等講師團成員,常年活躍于基層宣講一線。
“流動黨校”瞄準基層黨員教育差異化需求,創新內容、方式和手段,讓黨員坐得住、聽得進、用得上。
開展“鄉音黨課”特色宣講。開發了《不忘初心跟黨走 同心共筑中國夢》《五條白魚走向小康路》《洛舍農民造世界一流鋼琴》等宣講專題,以鮮活生動的方言土話講政策、擺道理、說故事,用鄉音傳遞“黨音”。目前,德清縣“鄉音黨課”的宣講內容已涵蓋理論政策、農業農技等多個方面,努力為基層黨員群眾提供菜單式宣講服務。
通過參觀調研、書記上黨課、黨員優秀事跡報告等多種形式,延伸“流動黨校”基層觸角。根據基層黨員的生產生活實際,采取“大樹下的講堂”“民宿講堂”“車間講堂”等靈活多樣的授課方式化解工學矛盾;為幫助老弱黨員學習,講師團成員結對送學,村干部主動幫學,增開“黨員流動服務車”送課下鄉。
實行課堂學習“積分制”,建設“主題教育學習積分系統”管理課堂學習。設定每周“固定學習日”,學員可憑電子卡或實體卡掃碼進課堂學習聽講,用AR觀看德清重大黨史事件,切實提升學習實效。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流動黨校”為每位縣管領導干部注冊省委黨校紅色學府網學習賬號和湖州領導干部網絡學院學習賬號,推薦課程清單,滿足廣大黨員干部“停訓不停學”的需要。
“流動黨校”充分發揮其優勢,打通了基層黨員學習教育“最后一公里”,使基層黨員學習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一步提升。

2017年6月1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乾元鎮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廠區內的生態菜園旁,德清縣“流動黨校”講師團成員蔡思杰為黨員講課
“流動黨校”將田間地頭、企業車間逐漸打造成為黨員群眾接受教育、了解政策、化解矛盾的黨建文化中心,激發了基層精神動力。如“流動黨校”多次到阜溪街道龍勝村進行宣講,在黨課熏陶下,龍勝村涌現出一批優秀黨員,為村建設捐錢獻力。龍勝村摘掉了“軟弱渙散村”的帽子,成為了街道的“先鋒村”。
“流動黨校”成立近五年,涌現出一批能說會講的基層宣講員。如武康街道的蔡永法,幾十年如一日駐守烈士陵園宣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獲各級媒體報道;乾元鎮的蔡思杰講述鄉村振興之道,于2018年被中宣部表彰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縣委黨校教員在市委黨校精品課評選、縣“微黨課”評比等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流動黨校”變“上學”為“送學”,極大提升了基層黨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乾元鎮副科級組織員施麗彬表示,“流動黨校”直接送課到家門口,讓基層黨員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喚醒了基層黨員的入黨初心,助推黨的政策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