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飛芳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松城初級中學,福建寧德 355100)
中考對英語閱讀理解題型的設置較為廣泛,除了題材新穎外,著重考查學生對詞匯的記憶程度、語句分析和理解能力及對文章細節的把握及主旨的概括。本文針對中考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進行討論。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英語學科應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重點提高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1]。從考試大綱中我們可以看出,閱讀理解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閱讀理解題目經常與時俱進,涉及學生日常生活、新鮮事物、典型文化等各個方面。這充分體現了英語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與價值。學生在做英語閱讀題目時,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了解最前沿的知識文化??荚嚧缶V明確要求,學生在初中階段獨立閱讀各類文章,并在閱讀后準確把握文章的關鍵詞與中心思想。
中考對閱讀理解的考查,最基本的要求是學生準確理解文章主旨。閱讀理解題目會重點考查文章的細節,考查學生的細節分析能力,這要求學生能夠準確判斷文章中的細節[2]。閱讀理解題目中一定會出現生詞,這要求學生能根據內容合理推斷詞義。閱讀理解問題設置中還會出現根據文章內容推測作者觀點和意圖的問題,這種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綜合理解與掌握情況。由此可見,閱讀理解是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綜合性考查,這要求教師著重講解解題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多種解題策略。
對閱讀題型的掌握,有利于學生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筆者根據多年教學經驗,將英語閱讀題型大體分為四類,即細節分析題、主旨歸納題、推測判斷單詞含義題及邏輯推理判斷題。
細節分析題在英語閱讀理解中較為普遍,考查次數較多,所占分值較大。所以,學生掌握細節分析題的解答方法,能夠有效提升英語成績[3]。細節分析題的答案一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多數會考查數字、人名、地點等細節問題,此類問題一般能夠根據問題的題干找到關鍵詞,從而在原文中定位關鍵詞便能找到答案。
例如,某年某地區的中考真題第55 題:“The writer felt_____ when he heard the news from Miss Chan.”題干中出現了三個名詞“Miss Chan, the writer, the news”,是針對原文中的“My heart went down when Miss Chan, our head teacher, said that Matthew and Beth, two students from England, would spend three months with us! I was worried that I had to speak English so much.”而設計的問題。學生只要準確把握其中的關鍵詞就能直接定位到原文,從而鎖定問題的答案worried,既節省了做題時間,又提高了做題的準確率。
主旨歸納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情況,該題型要求學生在通讀文章后,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句,進而歸納文章主旨[4]。這種問題的設置一般分為兩類,其一是直接對文章主旨進行提問;其二是對作者意圖或下一步打算進行推測。如“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suggests we should____.”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需要深入剖析文章講述的道理,據此推測問題的答案。這兩類題目的解題思路都是要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對文章內容進行總結、歸納。這類題目的答案往往可以在首尾段直接找到。
推測、判斷單詞含義題的出題形式一般直接提問說明文章第幾段中某單詞是什么意思,或直接給出原文語句針對其中一個單詞進行提問。這種問題需要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綜合分析,進而判斷單詞的含義。如某年中考真題,“The underlined word 'naive'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 in Chinese.”需要注意的是,此類問題提問的單詞一般是生詞,或熟詞生義。所以,教師要提醒學生在解答這種問題時要仔細分析上下文,進而得出正確答案。
邏輯推理判斷題是英語閱讀題型中難度較大的題,這種題型著重考查學生對文章整體內容的把握情況,一般在原文中找不到答案。學生需要運用邏輯思維進行綜合考慮,才能做出推理判斷。如某年真題,“From the passage,we can infer(推斷)that_____.”這類問題要求學生對文章講述的事實進行判斷,并著重考慮其細節,從而進行邏輯推敲得出答案“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the writer was in London.”這種題型是對文章作者的意圖或作者所持態度的推斷,學生需要明確作者在行文時的態度,進而進行推理得出正確答案。
閱讀理解在中考英語考試中占據很大比例,閱讀考題靈活多變,學生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就會嚴重失分。尤其是農村學生,他們在閱讀方面本身就存在一定困難,加之有些英語內容涉及文化差異性,學生沒有深入了解外國文化,因此,提高了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難度。所以,為了掃清學生的解題障礙,教師必須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略讀全文不是囫圇吞棗地閱讀,而是快速通過文章中反復出現的關鍵詞來了解文章的大意,在大體掌握文章主旨后進行審題。在審題過程中,學生最好用筆在卷子上勾畫出關鍵詞,加深對關鍵詞的印象,以便在文章中尋找答案。審題后,學生帶著問題及問題中出現的關鍵詞精讀文章,準確把握文章中心句,從而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文章的中心句一般出現在文章的開頭段或結尾段,所以學生在閱讀時要把握好這兩個位置的詞句,仔細分析并提取答案。一般的問題在文章中都能找到答案,對于部分稍難的題目,學生可以使用排除法來解決。
很多學生由于掌握的詞匯量不足,遇到生詞就會感到畏懼,從而影響做題效率。因此,教師要告訴學生,在閱讀理解中遇到生詞是很正常的,在遇到生詞時,要根據上下文來理解其含義。良好的心理素質可以提高做題效率。同時,閱讀理解的出題要求中提出題目必須有生詞,根據出題者的習慣,一般會在生詞部分設置問題,并設計四個意思相近的選項,提高題目難度。所以學生在提升自身心理素質的同時,還要增加自身詞匯量,只有通過不斷提升心理素質和豐富英語知識儲備,才能避免掉入出題者設計的陷阱。
在做閱讀理解題時,不帶問題讀文章是大忌。不讀問題就讀文章等于在做無用功。教師一定要強調,必須先看題干,了解問題具體考查什么,然后帶著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理解題目的答題質量。一旦題目中出現了細節,學生就可以明確定位到原文中。這需要學生在讀題時仔細審題,有的放矢地閱讀,從而有效節省時間,提高做題效率。
只要是題目給出的條件,就不會是沒用的信息。所以學生要注意捕捉文章以外的信息,結合文章內容,準確掌握文章的主旨。學生應基于作者的行文主旨,判斷其出題意圖,進而根據具體問題進行邏輯判斷。
學生一般會忽略檢查這一步,導致在閱讀理解上盲目丟分。檢查時,學生應從文章內容出發,檢查答案與文章內容是否有沖突,嚴格按照文章內容進行校對,不可以摻雜自己的想象。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堅持。學生在閱讀時應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做到手腦統一,養成默讀文章的好習慣。科學證明,默讀的速度是朗讀的兩倍。學生應培養概括閱讀的習慣,不要一字一句地理解文章。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平時經??匆恍┯⑽目?,從而提高閱讀理解的速度和質量。
在新課程改革下,中考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閱讀理解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在授課過程中不斷結合新的解題思路進行教學。教師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答題能力,在日常練習時,著重對學生閱讀習慣和解題技巧進行訓練,為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做好鋪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