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詩 漢口學院
鋼琴教學既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也是一門必修課程。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和演奏水平的培養和提高,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尤為重要。長期以來,有關高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改革的研究探討十分活躍,凸顯了鋼琴教學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隨著以“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鋼琴教學模式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目前,我國的高校鋼琴課程教學主要采用教師講授—彈奏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一對一”教學模式,但隨著音樂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的增多,它的局限性日益凸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普及,如何整合眾多的網絡教育資源,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教育成本,挖掘教育數據且將其應用到教學中,成為教師和學者重點思考的問題?;诖耍盎ヂ摼W+教育”這種新的教學方式與理念應運而生[1]。
教師可建立既符合實際的教學設計又能滿足學生實際需求的鋼琴教學資源庫,同時采用數據挖掘的方法,對教學資源進行分類和標注,通過教育云中構建的學生模型,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動態為學生推薦教育資源(見表1)。

表1 鋼琴教學資源庫
師生共享的鋼琴教學資源庫通過對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等信息的集成處理,既擴大了補充知識的容量,又充分調動了參與者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設了全方位鋼琴學習的智能交互式學習情境。
智能交互作為鋼琴教學在現代科技條件下的輔助教學手段,其本質在于將鋼琴教學過程中的某些不可見的意識轉化為可見的數據,使無意識轉化為有意識,從而形成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2]。
在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過程中,結合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教師可以采用智能交互式的教學手段,突破鋼琴教學“一對一”的傳統模式?;跀祿诰虻男畔⒐芾韺涌傮w架構將用戶系統分為教師系統和學生系統,整個系統都圍繞著用戶界面進行交互,展開鋼琴教學。用戶通過實時搜索引擎獲取最新的鋼琴教學資料和鋼琴教學信息(見圖1)。

圖1
在結合數據挖掘和云計算新興技術的教育模式下,教師將鋼琴教學資源托付給教育云平臺,不但增強了鋼琴教育的交互性,使得資源共享更為便捷,整個教育過程更加智能化,而且實現了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對傳統鋼琴教育模式的變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互聯網+”的新型教學環境中,教學模式由“一對一”變成“多對一”和“一對多”的互融互補。教學主導者樹立開放、共享的鋼琴教學理念,教學對象養成多元協作化鋼琴學習習慣。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構建了特色化師生互補互聯鋼琴課堂資源庫。在教學模式上,教師打造了交互式線上線下鋼琴教學情境體驗平臺[3]。
“互聯網+”的信息技術在整合教學資源的同時,既優化了高校鋼琴教學過程,又轉變了教師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基于教育云的鋼琴教育信息化平臺的架構及其運作的模式,有效結合了數據挖掘技術,并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集成性和交互性的優勢,改變了傳統高校鋼琴教學單一的教學模式。其既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也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及轉變,建立起新型的信息化鋼琴教學模式[4]。
教師借助智能交互平臺進行鋼琴教學,能夠全面了解學生的動態,營造和活躍課堂氛圍,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引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內在規律,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程教學模式發生根本性改變,讓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真正落到實處,使高校的網絡化鋼琴教學實現共享性、便捷性、實用性,使學生能夠在互動交流的教學實踐中提高專業能力,為健全應用型人才培養機制提供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翔實可靠的數據資料[5]。
將“互聯網+”信息技術運用到高校鋼琴教學中,有助于開闊鋼琴教學模式的研究視野,更深層次地解讀當代多元文化教育發展的特殊意義。而對智能交互平臺和數據挖掘技術的研究,則能夠優化、整合教育資源,指導教師在鋼琴教學中重視對于實用型、綜合型的高素質鋼琴人才的培養工作,發揮高校網絡化鋼琴教學的重要價值,提高教師的學科建設意識,從而為高等教育課程改革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