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雙
摘要:現代漢語對“批判”的解釋為:提出本質,弄清楚,進行分析。當“批判”參與了思維活動,思維活動才會是自主的、積極的。“思維的批判性品質,來自對思維活動各個環節方面進行調整、校正的自我意識;這種批判性思維品質,在創造性活動和創造性思維過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可以說,無批判不思考、無批判不進步、無批判不創新。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批判性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維品質,批判性思維能力是一種必須習得的思維能力。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需構建和諧對話的課堂、精心設計批判性思維教學,時刻踐行批判性思維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
眾所周知,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主要途徑。而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大都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的教也只停留在語言知識層面,忽略思維層面的深層次閱讀,更不要提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了,所以難以達到課標要求。而批判性閱讀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和有效途徑,能使學生成為積極的閱讀者、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者。
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性
“語言教學應該是學生發展知識、發展技能、拓寬視野、拓寬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普通高中課程(2017年版)(下稱“學習標準”)還明確規定,教師應設計一項全面、關聯和實用的學習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以各種語言、文化和精神開展的一系列活動來理解、解釋和評價文本的重要性。同時,對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實現語言能力目標的要求更加明確和具體:“預測、批判性地審查文本的主題和內容,理解說話人用語言語調和語言表達的意圖。”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
學生通過學習,在接收、儲存信息的過程中,對各種信息進行理性的思考,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選擇,甚至從不同視角提出自己的疑問和假設,以縝密的邏輯、思辨的方式主動去探尋和驗證,從而迅速并有效獲取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同時不斷開發智力,培養良好的心智特征,使自己成為具有開放性精神的思考者和探索者,為自身的個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學生通過討論、對比、辯論等方式,透過信息的表面挖掘其實質,進一步探求事情的真相,更好地理解和揭露信息背后的真相,做到明辨是非,從跨文化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形成正確的價值標準,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做人和做事,努力成長為有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的社會主義好公民。
三、批判性閱讀的基本策略
(一)閱讀教學需重視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質疑”“自主”“探索”“發現”等批判思維類的詞匯被廣泛運用于新課程標準的編寫中。然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實踐層面卻不容樂觀。早已有專家斷言:“‘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倘若離開了‘批判性思維的教學,將是一句空話。”目前,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尤其是閱讀教學中,程式化地分析文本、教師主導型掌控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答案等癥結依舊頑固。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教師重視批判性思維教學,既要教學生學會學習,也要學會教學。踐行批判性思維理念的教師,不僅要優質地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要重視自身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這樣才能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讀者根據文章提供的線索
讀者根據文章中的提示,包括文本和非文本注釋,以及現有認知結構和經驗,估計文本的主題、內容和其他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分析文章中的標題、副標題、段落和圖片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初步了解。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加思維的動力。
(三)構建開放的對話課堂
Matt Young說:“閱讀是收集信息、了解世界、發展思想和發展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科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一個動態過程,學生、教師、講師和課文在對話中互相交談,傳統高中語言課程(實驗性)也解釋道。要實現這種對話,就需要教師營造平等、包容、開放、民主的課堂氛圍,實現開放、自由的對話。只有在和諧民主的課堂文化中,才能讓批判性思維的“種子”萌芽、長大。民主、自由、開放的對話課堂使得課堂更具有“魔力”,學生在這樣的對話課堂中,會更加敢于質疑、敢于表達、勇于表達、樂于表達自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思想碰撞,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養成自然水到渠成。
(四)讀者閱讀過程中運用求異思維
讀者閱讀過程中運用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就所讀文本從多角度、多方面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需要學生有主動質疑的精神,質疑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也是提高閱讀理解力的一種方式。教師應多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在分析判斷思考后提出自己的思考,質疑文章,這是批判閱讀的關鍵。
(五)閱讀任務要精心設計
批判性閱讀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教師要在閱讀設計中除了講解語言知識、文本結構、閱讀技巧,也要考慮閱讀內容、話題,在合適的地方設疑,在啟發批判思維的地方應設計一些相應的問題,鼓勵學生質疑、思辨。同時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多提開放性的問題,多角度啟發學生思維。
結語
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重視的教學內容。閱讀教學,尤其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該是開放自由、包容有序的,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真正地貫穿于實際的閱讀教學中,不應該只是告訴學生文本解讀的答案,而是應該教給學生思考文本、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并營造利于學生討論交流的氛圍,讓學生的思維碰撞,逐漸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星.高中語文教學中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研究[D].天水師范學院,2019.
[2]范天姝.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
[3]馬云.基于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