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
摘要:近年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提升。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先進的技術進入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對于我國生態農業來說,植物保護新技術的出現也促進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和進步。生態農業將現代的科學技術引入到農業生產當中,使農業生產實現生態和經濟的良性循環,通過將植物保護新技術應用到生態農業當中,使生態農業生產更加經濟、生態、統一,有效地促進了生態農業的發展。另外,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也促進了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和創新,因此,對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植物保護新技術;生態農業;應用
農業是知識與技術結合的產業,人類發展離不開農業,但是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凸顯了許多問題,比如自然資源減少、生態環境破壞等,給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帶來阻礙。針對此類情況,我國對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加大投入,在保證農業產量的同時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在生態農業發展領域運用植物保護新技術,能有效促進其健康發展,本文將對在生態農業發展領域引入植物保護新技術的具體應用情況和重要作用展開討論。
一、推廣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在生態農業中的重要意義
隨著農業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業已經由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不僅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也使我國農業發展走上了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我國將植物保護新技術引入到生態農業的發展過程中,提高了農作物的生產效率。植物保護新技術對于我國生態農業發展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應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對植物生長過程中所需要的土壤類型以及生長環境進行分析;其次要對土壤中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查,防止真菌害蟲等因素對植物的生長帶來影響;最后由于植物保護技術本身的優勢,其對植物的生長以及農業的發展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因此,應當大力推廣植物保護技術,不斷對植物保護技術進行創新,促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
二、植物保護新技術的應用
(一)“三誘技術”的應用
1.殺蟲燈技術的應用
殺蟲燈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原理主要是采用頻率振動誘導控制的方式消滅害蟲,能有效減少農藥的使用,并且殺蟲效果也較顯著,避免了農藥對環境的污染。同時,殺蟲燈技術的應用也可以預測害蟲的發展趨勢,使農民能夠提前做好準備工作,減輕害蟲對生態農業的威脅。并且該技術不存在耐藥性的問題,能夠被廣泛應用于生態農業中,真正起到促進生態環境與農業共同發展的作用。
2.黃板
害蟲具有趨黃性特征,利用黃板誘殺正是利用了這一特性,實現對害蟲的大量誘殺。黃板具有成本低、可控性強的特點,是實踐中廣泛應用的物理殺蟲方法。應用區域主要集中在蔬菜種植區域、茶園、果園,主要殺害的害蟲包括茶蚜蟲、粉虱和潛蠅等。具體的實施辦法如下:找到蟲害集中出現的區域,并放置黃板,可以利用樹枝或者木棍把黃板支撐起來。但是這種技術需要把控好方向,布局成棋盤的形狀,才能實現良好的捕殺效果。以果園為例,黃板可以在果樹開花前夕設置,直至6月末、7月初,規格為6.5cm×25cm,具有較好的捕殺效果。
3.性誘技術
實質就是通過不同害蟲之間的性信息為基礎,吸引害蟲前來,從性別上消滅害蟲,減少害蟲之間交配繁殖,逐漸對害蟲的發展數量形成控制。此類方式是目前較為新型的技術,具備無公害、無污染等優點,在應用過程中選擇害蟲交配的時機,然后放置性誘劑就會起到消滅害蟲的目的,能夠顯著減少財力、物力、人力的使用成本,并且對于家禽和人體健康沒有威脅。性誘劑在果園內的實際效果較好,利用性誘劑對害蟲之間的交配進行控制,減少害蟲繁殖的機會,對害蟲的整體數量產生影響,間接的提升了果樹的產品質量。
(二)采用防蟲措施進行生態管理
通過先進的阻隔技術可以有效預防害蟲,如利用防蟲網可以有效將害蟲隔離出種植區域,降低害蟲數量,減少其對于農作物的傷害,優化農作物的生長環境,確保我國農業的綠色生態化發展。
(三)數據庫技術的應用
數據庫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方式主要是通過建立數據庫儲存、篩選植物信息來達到解決植物保護相關問題、促進生態農業發展的目的。在建成數據庫之后,工作人員便可以在數據庫中尋找自己想要的農作物信息,如植物的基本信息、圖像信息、專題研究信息、經濟利用信息等,同時還配有相關的程序軟件,以促進數據庫的更好建設與服務,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
(四)多種方式運用
物理技術對于病蟲的防治具有顯著效果,避免對農產品的危害,減少了對環境的破壞。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單獨使用物理技術的話,不能最大限度的實現害蟲治理,還可以和化學技術、生物技術、生態技術相結合。比如可以在害蟲集中的區域投放害蟲的天敵,通過生物鏈控制害蟲的數量,化學防治要嚴格控制化學農藥的劑量。在農產品種植區域應設立專業的監測站和技術人員,針對害蟲的發展趨勢制定科學有效的措施開展防治工作。
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國家大力強調走綠色生態農業之路,在此背景下,植物保護新技術得到了更加廣泛地利用,對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振興都大有益處。在我國農業發展的道路上,必須加大對環境保護力度,生產既滿足國民生活需求,又達到相關檢測標準的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農產品出口實現創收。在查殺蟲害的同時,合理利用新技術,減輕對農作物和對環境的破壞,讓我國綠色農業發展之路更加通暢。
參考文獻:
[1]李亞.試析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新農村:黑龍江,2018(9).
[2]張新瑜.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花卉,2019(22).
[3]楊坤.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12).
[4]馮斌.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運用[J].鄉村科技,2019(27).
[5]陳傳國.植物保護新技術在生態農業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