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佳
摘要:在過往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進程中,哈爾濱人頑強拼搏,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哈爾濱解放后,一方面,中國共產黨積極恢復經濟建設,支援解放戰爭;另一方面,不斷發展黨的組織,加強黨組織建設,有力促進了哈爾濱市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無產階級政權的鞏固。
關鍵詞:哈爾濱;黨史;歷史
圍繞中國共產黨哈爾濱黨史研究,離不開哈爾濱市地方歷史背景特點。由于哈爾濱地處中國最北端,緊鄰當時俄國,隨著中東鐵路的全線通車,馬克思主義在哈爾濱的傳播要早于國內其它地區,因此哈爾濱是中國共產黨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爾濱解放后,黨一方面積極恢復經濟建設,支援解放戰爭;另一方面不斷發展黨的組織,加強黨組織建設,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建設的發展和無產階級政權的鞏固。
一、黨建初期
1898年6月,沙皇俄國根據《中俄密約》在中國東北地區修建了中東鐵路。修建中東鐵路期間,鐵路當局招募大批中國和俄國工人。1905年的俄國革命對中國革命產生了很大影響,從此中俄兩國人民開始建立了革命聯系。1905年11月,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工人團成立,這是俄國工人在哈爾濱建立的布爾什維克組織,其主要活動基地位于中東鐵路哈爾濱臨時總工廠。
該組織負責人以工作為掩護,大力開展各種革命活動。在當時,向中國工人散發中文傳單,成為了該組織最為常見的宣傳形式,如《中國工黨同胞聽者》等。傳單中大都是通俗的革命道理,主要宣傳俄國十月革命、馬克思主義,宣傳無產者聯合的深遠意義,使中國工人的革命思想和階級覺悟不斷提高,斗爭更加堅定。這一時期的工人運動,無論在規模上,還是覺悟上,在東北乃至全國都有一定影響。
隨著當時沙皇俄國推行遠東擴張政策,在東北地區修筑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在哈爾濱出版的俄文報刊最多時達到30余種。值得一提的是,哈爾濱東華學校(現市第二中學)是早期傳播馬列主義的重要基地之一。這所學校是著名教育家鄧潔民先生1918年4月在道外區二十道街創辦的一所私立學校。鄧潔民先生支持列寧思想,具有改革精神,志在把東華學校辦成“兼重德、智、體三育,以養成愛國精神,陶鑄濟世能力,培植社會中堅人才”的搖籃。鄧先生每周末向全校學生進行時事報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等。
二、抗戰時期
1931年9月18日前夜,日本關東軍策劃侵吞北大營,占領了沈陽,發動了震撼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由于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繼續向北侵犯,先后占領了吉林、長春、齊齊哈爾、錦州等地。
根據發展形勢需要,1932年1月,中共滿洲省委由奉天(即今沈陽)遷至哈爾濱。從此,哈爾濱成為指揮和領導東北人民抗日斗爭的中心。經組織調整后,組建了中共哈爾濱道里、道外兩個區委,隸屬中共滿洲省委。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者又侵占了北滿重地——哈爾濱。在這危難關頭,中共中央于九一八事變的第二天,就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為日本帝國主義強暴占領東三省事件宣言》,9月22日,中共中央又發表了《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事變的決議》,號召要通過發動群眾斗爭、組織群眾參與反帝運動等舉措,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1936年9日宣布滿洲省委撤銷,哈爾濱特別委員會成立。1943年9月組建哈爾濱工作委員會,隸屬山東膠東區北海地委。
三、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春,德、日法西斯的失敗已成定局。在這種情況下,蘇、美、英三國首腦簽訂了《雅爾塔協定》。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但遭到日本政府拒絕。8月6日和9日,美國空軍向日本長崎、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本宣戰,9日,百萬蘇聯紅軍在總長4000公里的戰線上,向駐扎在中國東北和內蒙古的日本關東軍發動了猛烈進攻,使日本喪失了負隅頑抗的基地。由于蘇聯出兵東北和我黨的努力工作,使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立即轉入全面大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八一五”后,哈爾濱情報小組歸中共中央東北局社會部領導,叫東北社會同盟。8月27日,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建立,同年10月21日撤銷,歷時56天。此間,在我黨尚未向哈爾濱派出正式領導機關的情況下,北滿臨時省委在擴大中國共產黨的影響,組織發動群眾,建立革命軍隊,搜集敵偽物資,遏制國民黨的影響等方面做了許多工作。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解放后,為了保衛哈爾濱政權,從松江軍區主力部隊中,抽調一部分人組建了哈爾濱衛戍司令。與此同時,中共哈爾濱市委非常重視依靠工人階級,幫助工人建立了工會組織。工會起到了黨團結群眾、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1946年5月,蘇聯紅軍撤出哈爾濱,情報小組歸中共哈爾濱市委社會情報部領導。此后,有的情報人員轉入公安部門,以公開的身份從事革命工作;有的轉入敵占區,仍從事秘密的情報工作。同年11月18日改為哈爾濱特別市衛戍司令部。1947年5月8日,中共哈爾濱特別市衛戍區黨務委員會成立。1947年9月,為加強執法工作,成立了執法大隊。1948年9月,根據東北公安總處指示,將執法大隊改稱哈爾濱特別市武裝公安總隊。時值哈爾濱解放初期,特別是在解放戰爭時期,黨在哈爾濱重視加強武裝建設,有力支援了全國解放戰爭。
四、結束語
由于哈爾濱人文歷史和地域文化特點,哈爾濱是中國共產黨最早解放的大城市,也是黨的工作開展較早,基礎較好的地區之一。筆者始終認為,唯有讀懂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才能讀懂中國共產黨,才能更好地理解黨的政策方針,更好地為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浩臣,高大偉.哈爾濱黨史法史理論研究[J].學理論,2019(04):130-131.
[2]馬添倫.哈爾濱的紅色記憶[J].黑龍江畫報,2014(08):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