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蘭慶
摘 要:為了進一步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為行政事業單位的轉型改革提供指導方向,我國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各行政事業單位在2019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簡稱“新制度”)。在這一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及時做好新舊制度轉換的銜接工作,不斷完善會計管理體系,并創新財務管理方法,提升單位的內部管理質量。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 ?財務管理創新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資產管理難度大幅度提升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核算范圍擴大,給財務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新制度規定資產核算項目增加受委托代理資產、預計負債等內容;同時,新制度還對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壞賬計提準備等進行了明確的界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管理工作,但也給資產價值核算和財務處理增加了難度;其次,新制度改變了傳統的核算模式,以雙核算模式取代了雙分錄核算模式,要求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開展平行記賬。這使得固定資產的核算方式發生了變化,即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要對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和凈支出單獨建賬核算;再次,資產報表涵蓋內容更廣泛,使得財務報表編制工作更加復雜。新制度實施以后,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核算及報表形式發生了變化。雖然數字化形式的報表編制方式有利于會計信息共享,但報表編制難度明顯增加;最后,新制度中資產、負債等項目核算方式更為復雜,例如:單位要對財務報表中的固定資產、存貨以及累計折舊等項目逐一細化,并在報表中標明資產來源差異,還對凈資產等核算科目進行了調整,無論是會計科目更新還是核算方式應用,難度相對較大。
(二)平行記賬模式有待完善
新制度實施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建立既相互連接又適度分離、以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為主體的平行記賬模式。但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新制度對不同會計主體的核算范圍和基礎進行了區分,并分別按照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開展平行記賬。但由于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對這二者的核算范圍及基礎界定不夠明確,容易混淆核算邊界,影響會計核算結果及平行記賬的準確性。其次,新制度要求各單位要依據實際需求設置科目賬和輔助賬,提升財務報表的個性化編制,財務管理工作更加復雜,部分單位的會計核算人員因自身能力不足或新型財務管理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增加了新制度推行難度。最后,“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的核算體系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較為滯后,只是進行了系統更新與數據轉換,核算系統功能較為單一,無法輔助會計人員開展會計核算工作。
二、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改進財務管理制度的策略分析
(一)創新財務管理制度
首先,明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制定的相關依據,以《新政府會計制度》、《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指導政策;同時,在財務部門的牽頭下聯合其他業務部門共同制定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制度規范的嚴謹性和適用性。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應當以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和現金管理為主要內容。其中,收入管理是指單位要按照新制度要求,將財政補貼收入、專項撥款收入等納入財務核算范疇之內,一切可支配資金都要進行統一核算和管理,有效避免貪污徇私等違法現象。支出管理則以執行支出審批程序為主要內容,加強對支出環節的監督管理,尤其對于財政專項撥款或單位財務報銷事項,應當執行嚴格的審批程序,即在經辦人、單位負責人、單位審核人、分管領導的層層審批下,才能支取資金、簽字付款,以提升支出程序的規范性。現金管理應當做到收付有據,做好手續審查和賬目核對工作,避免坐收坐支。此外,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運行現狀,充分考慮單位資產存量、債務結構、成本費用以及在建項目等,不斷完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包括預算經費審批制度、業務費用報銷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政府采購制度以及績效管理制度等,指導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好一切內部管理工作。
(二)構建資產管理體系
首先,新制度中對資產會計核算形式進行了改變,即由原來的單體系轉變為雙體系,并采用平行記賬法。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財務會計的核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將會計周期內資產的收益和費用進行配比,建立成本價值補償機制;同時,針對固定資產管理建立績效評價體系,不僅可以落實管理職責,還能夠讓單位管理層人員充分了解資產投入與產出間的效益關系,進一步反映資產價值相關信息的真實性,也能夠作用于固定資產使用效益的提升工作。另一方面,行政事業單位要重視資產折舊工作,基于新制度要求明確資產折舊標準、折舊年限、計提時間節點等,合理評估資產價值,做好資產折舊處理工作。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在新制度應用以前做好資產盤點工作,明確資產存量、使用壽命以及價值損益等信息,并按照相關要求更新固定資產折舊會計科目,在確保資產價值判定合理的情況下,為后續的資產調配工作提供信息依據。
(三)優化平行記賬體系
在“雙基礎、雙功能、雙報告”的平行記賬模式下,行政事業單位首先應當對會計人員的職能進行明確界定,以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為區分主體,在確定會計核算范圍、核算基礎、核算對象的情況下,要求財務會計學習權責發生制的核算處理方式,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作為核算處理方式。其次,重視財務報表編制工作,依據新制度對財務報表編制在內容、結構、形式以及排列方式等方面的規定,分別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報表;同時,對財務報表內的數據勾稽關系、會計信息真實性等進行復核,要求財務報表要全面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含量、資本架構、資產損益價值等,預算報表則要反映出預算收入支出、財政資金收支、預算結轉結余等,并縮短報表編制時間,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最后,行政事業單位為滿足財務管理自動化處理的要求,要建立更智能的財務信息系統。以全面預算管理系統為基礎框架,設置預算編制、預算目標分解、實時監督、資金報銷等管理模塊,并以預算指標為基礎,實現預算與核算系統之間的對接。例如:行政事業單位可以借助資金報銷管理模塊的功能,只需要人工輸入數據就能自動生成會計憑證,并與預算審批申報系統對接,對預算執行過程及資金支付進度實行實時監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應積極響應新政策,深入學習新制度。將政府會計制度與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機結合,推動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加規范,為單位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學燕.淺析實施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影響[J].財經界,2019.
[2]零慶忠.新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
[3]楊攬月,葉健.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