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審計將擺脫對專業人員的依賴,半自動化甚至全自動化已成為審計4.0階段的核心特征。這也呼應了區塊鏈技術將在某種程度上取代大部分現有審計功能的結論。從產業生命周期發展理論出發,標志著整個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的后半期。隨著新生產技術的出現,原有產業的生產函數形式將發生重大變化,包括生產要素的投入和產出產品也將有重大區別。隨著區塊鏈技術成為賬簿的基礎,審計行業的生產過程和對象也將發生重要變化。審計重點由數字轉變為記錄和產生數字的技術系統。
關鍵詞:區塊鏈;傳統審計;數據
審計行業與賬簿技術的演變密切相關。區塊鏈技術實質上提供了一種分布式的信息記錄方式,改變了以原有的簡單賬本和復式賬本代表的集中式信息交互模式,推動審計行業向半自動化甚至自動化的審計階段發展。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從根本上影響了當前審計行業的商業模式。
一、傳統審計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的審計模式下,審計行為存在著一些固有的缺陷。首先,傳統的審計手段過于簡單,因為審計師的內部結構相對簡單,有時無法應對大公司龐大的財務體系。此外,如果審計人員不精通業務,不僅會導致效率低下,還會增加審計風險。
其次,傳統審計的審計風險相對較高,因為審計程序需要大量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而注冊會計師的人力和時間有限,有時還會學習公司的內部審計報告,這大大增加了審計風險。同時,一些企業的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存在著大量的內部交易,這使得注冊會計師無法充分審計,也增加了審計風險。
另外,傳統審計的審計成本普遍較高,因為目前傳統審計仍以現場審計為主。除主要差旅費支出外,由于人力不足,有可能聘請外部審計專家,且由于企業數量眾多,必須有大量的人力,因此外部聘請實習生導致審計成本較高。傳統審計的審計效率相對較低,因此在傳統審計過程中需要與企業內部財務人員進行交接和溝通。如果數據不及時移交,將直接影響審計活動的開展。同時,由于每個企業的內部結構不同,所需的資料和分析決策也不同。
再者,傳統審計的內部審計有時缺乏獨立性。即使企業的內部審計是一個獨立的部門,也必須由一些高級管理人員負責。它不能完全客觀地進行獨立審計,最終結果也不完全真實有效。
此外,傳統審計的審計師的專業能力也需要驗證。傳統審計的審計人員一般以小組為單位,但小組內部的水平參差不齊,執行后續結賬工作的人員不一定具備審計的專業能力。即使有注冊會計師,也不能完全保證沒有披露。這些固有缺陷影響著各地審計活動的發展。
二、區塊鏈技術對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
首先,區塊鏈技術具有信息資源和數據共享的功能,將被審核方的信息和數據寫入系統,建立與被審核方的聯系渠道,建立信息共享中心。這樣,審計人員可以更方便、更高效地獲取被審計單位的信息,通過對信息的提取、處理和分析,發現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值得關注的業務風險和內部控制缺陷。
其次,區塊鏈技術還具有“時間戳”的特點,可以記錄數據交易的時間。因此,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這有助于審計師按照時間順序跟蹤異常財務數據,也可以查看交易時間,從而確保我們審計結果的連續性,提高審計的準確性和效率。
最后,區塊鏈技術具有防篡改功能,使審核員能夠獲得更真實、更有效的原始數據,從而對被審核方及其環境有更準確、更全面的了解。一組財務信息在披露前需要每個區塊進行相應權限的認證,不可偽造;一旦信息被驗證并添加到區塊鏈中,它將被永久存儲。因此,區塊鏈技術下披露的財務信息不可篡改,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都很高。同時,在區塊鏈技術的指導下,提高了審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審計人員從單一的突擊監督轉變為正常的跟蹤監督。
三、區塊鏈技術與傳統審計的區別
與傳統審計不同,一方面,區塊鏈技術以其開放、分散、信息防篡改的功能,使財務信息高度共享、透明、準確。當經濟業務發生時,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審計人員獲得高度可靠的交易信息,繪制資金流量表,跟蹤資金流量,從而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數據。另一方面,在區塊鏈技術下,輸入和更新的數據需要經過所有成員的認證,并且數據對所有人開放,可以顯示信息系統的內部關聯關系。只要通過開放的查詢界面就可以查詢相關信息,從而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幫助審計人員及時挖掘和分析信息。
四、結語
因此,未來審計的實質是以應用系統審計、內控系統審計和智能合約業務服務為主要業務的審計,這對審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編寫數據之前需要調查的對象范圍更廣,審計范圍大大擴大;寫作前的數據涉及大量的外圍對象和方方面面,對審計知識的“面子”和“質量”的要求有了很大提高;諸如“區塊鏈系統的技術和科學性質”、“中央控制和內部共謀”等問題不僅需要被審計方的透徹理解,還需要掌握區塊鏈、計算機和其他多學科知識。審計人員需要努力轉變為多學科人才;智能合約服務要求審計員了解審計業務和編程業務,向審計及程序員復合型人才轉型。
參考文獻:
[1]高廷帆,陳甬軍. 區塊鏈技術如何影響審計的未來——一個技術創新與產業生命周期視角[J]. 審計研究,2019(02):3-10.
[2]蔣文龍. 淺析區塊鏈審計的具體形態[N]. 中國審計報,2019-12-11(006).
[3]任越. 區塊鏈技術對審計行業的創新與發展[J]. 品牌研究,2019(18):13-15.
[4]趙建輝. 區塊鏈技術對我國財務管理及審計領域影響的研究[J]. 中國注冊會計019(11):95-100.
[5]陳波,鄔培琴.區塊鏈技術會顛覆審計行業嗎?——對于區塊鏈環境下審計模式的探討[J].注冊會計師,2019(11):110-114.
[6]曾繁榮. 區塊鏈和內部審計[J]. 中國內部審計,2019(11):15-21.
[7]朱淵媛,涂建明,龐琦. 基于區塊鏈審計平臺構建的審計范式變革[J]. 中國注冊會計019(07):67-73+3.
[8]曹翠珍,郭宏峰.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審計行業發展研究[J]. 商業會計,2019(10):90-92.
[9]黃锨,陳亞盛. 從信任與效率視角看區塊鏈對會計、審計的影響[J]. 財會月刊,2019(10):56-60.
作者簡介:張曼玲(1991—),女,遼寧沈陽人,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