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明達
摘要:社會經濟水平的高速提高以及城市化建設任務的逐步推進,促使我國在諸多行業的發展都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趨勢,而國家商業也大幅度上升。與商業相關的主要場所內,通常人員流通率相對較高,且密集性也比較大。人員過多,必然會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所以,對于類似場所,推進消防監督檢查工作十分重要。文章將立足于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著重探討場所消防監督的工作重點。
關鍵詞: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監督措施
前言:隨著大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國家經濟水準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積極化發展。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服務性場所、公共性場所也越來越多。在類似場所中,經常會出現人員密集甚至是人員擁擠的情況。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于建筑行業發展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對于其整體的發展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建筑行業必須要要保證其整體的安全性。然而往往導致建筑行業產生風險或安全事故的主要導火索都是火災。所以大力推進消防監督工作十分重要。
一、設立消防監督檢查的重點
為了進一步加強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性與消防監督管理效果,相應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構建完善的監督檢查體系,要明確其中的各項檢查重點。很多時候,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場所,并不會配備過多的消防檢查監督人員?;谶@一前提,其便需要有效的管控檢查監督的側重點,能夠合理的劃分場所區域,并合理的分配監督人員的工作范圍與工作內容。以嚴謹的日常性監督檢查管理,控制消防事故的產生概率。并且,消防監督人員需要加強監督工作的動態性。一般來說,人員密集場所的規模都比較大,且內部建筑物的結構都比較復雜。一旦發生火災或其他性質的消防問題,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并且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其加以控制。對此,在日常監督檢查工作中,監督人員需要面面俱到地推進監督工作,要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針對于一些需要重點檢查或者整體復雜性較高的區域,監督人員可通過多次檢查的方式對其加以處理。必要時,可委派3~4名監督人員實施重復性檢查,抓取漏洞,控制事故的產生。
例如在整個場所內,燃氣線路設備都是比較重要的監督檢查重點,也是很容易導致消防事故產生的導火索。在檢查工作中,監督人員需要保證燃氣的安全性、穩定性。針對于場所內的餐飲類區域,則需要著重檢查其是否能夠按照消防條例實施操作,是否能夠正確的使用煤氣,是否能夠正確的設置線路內部的消防設施[1]。如消防栓滅火器是否配備完全且性能良好,以重點性的檢查加強監督的效率與質量,維護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
二、定期檢查并維護消防設備
在人員密集場所中,消防設施是否完好,對于整體消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即便監督人員無法及時判斷場所內的安全隱患,那么在事故來臨時也能夠利用性能完好的設備,在初期控制環境,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例如,2017年網絡高度發酵的杭州保姆縱火案件中,損失如此之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建筑內的消防設備及系統并不完備,導致錯失最佳急救時間。所以,在日常的消防監督檢查工作中,監督人員需要定期檢查建筑類消防設備的情況,確保場所內的消防能力能夠有效處理突發性的消防事件。針對于存在老化陳舊丟失或破損情況的消防設施、消防設備應及時做好記錄并向上匯報,及時的進行更換補救以及管理。確保消防設施性能能夠處于穩定且優良的狀態,能夠隨時隨地的解決消防問題,控制損失,保護大眾的財產安全與生命安全。
三、完善消防監督的管理機制
完善的監督機制以及管理機制,可切實加強整體監督工作的質量,將消防監督工作的漏洞隱患降低在最小范圍內。并且完善的管理機制,也可輔助監督人員,有法可依,有跡可循,對多方的利益形成有效維護。所以,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需要打造完善的管理機制。
首先,要針對于監督檢查的工作內容,設立相應的機制,明確人員密集場所內的每一個監督范圍以及管理范圍,并需要對一些重點性的區域及復雜性的區域進行重點標記;其次,要針對監督檢查的工作標準設立相應的機制,也要約束監督檢查人員的工作流程、工作范圍與工作行為[2]。使之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要求實施操作,避免漏洞,避免工作隱患,確保管理工作監督工作責任的有效落實。以細節化、標準化、明確化的工作細則,切實發揮消防監督人員的權利。同時制度的存在也可使之進一步對該項工作的重要性產生正確認識,彌補法律空白,提高其自身的工作嚴謹性與態度,能夠認真地推進消防監督工作,保證工作安全。
四、增強配套設施的消防性能
若要進一步推進消防工作,加強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的有效性與安全性,不僅要側重強化消防監督管理的能力,打造完善的機制,更重要的是加強配套設施的消防性能。大力推進材料的把關工作、市場的監督工作及管理的建設工作。以完備的管理體系、控制體系,確保該項工作價值的進一步發揮。
首先,相關部門需要對消防管理責任加以進一步的明確,對人員密集場所內的經營性企業或機構進行有效的監督。必須要與對方簽訂相應合同,嚴格確定對方能夠在安全的消防管理范圍內實施操作,并能夠主動遵守消防監督管理的一些要求以及規定。在裝飾場所時,能夠使用滿足消防要求的材料,避免問題的進一步擴散。
其次,需要對場所內部的消防檢測程序加以進一步的完善以及優化。以完整的監督機制,處理場所內的各種安全隱患。針對于場所內的經營機構,在開展裝修工作時,場所主要負責人需要聯系相關的消防安全單位或機構,重點實施審查工作,以自檢自查的方式保證場所內的各項材料裝飾能夠滿足消防工作要求。針對于未達標準的材料,嚴格進入現場。若在日常檢查工作中發現場所內存在易燃易爆類物品,則應及時清除并且對存在相關行為的經營性場所進行懲罰。以此對其他商戶形成有效的約束,以高性能配套設施規范性處理消防監督問題。
再者,需進一步加大對于人員密集場所內的設施情況了解。如建筑防火設施、消防水源設施、微型消防站設施等。場所負責人需定期安排專業的監督人員、管理人員,以全面的管理監督推進安全管理工作,保證相關的配套設施具備完備的消防性能,能夠在緊急時刻輔助消防人員處理消防類問題,避免損失擴大。
最后,人員密集場所需定期組織場所內的工作人員,開展演練活動及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場所內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消防意識,使之能夠掌握較為豐富的消防知識以及應急疏散經驗。如此一來,即便在人員相對密集的時刻產生消防類問題,也能夠及時處理,盡量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
結論:人員密集類的場所大多具有相同的共性,極容易產生火災事故。所以,在管理工作中,加強消防監督工作至關重要,會直接關系到大眾的財產安全及生命安全。監督人員需要找準監督檢查的重點,并需要定期維護檢查相應的消防設備。除此之外,監督部門需要打造完善的管理體系。必要時也需要對配套設施的效應性能加以進一步的提高,以完善的監督檢查機制,促使消防工作的穩步開展,降低人員密集場所消防事故的產生概率。
參考文獻:
[1]曲彥年.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今日消防,2020,5(12):104-105.
[2]李傳.人員密集場所消防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今日消防,2020,5(0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