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杰 李祚華
摘要:安全生產關系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要求。基層鄉鎮安全生產監管是安全監管工作的前沿陣地,做為基層安全生產工作者,要開展好“五抓五查”活動,提升基層本質安全。
關鍵詞:加強;基層;基礎;安全
安全生產關系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的標志,是黨和政府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要求。基層鄉鎮安全生產監管是安全監管工作的前沿陣地,近幾年來,上至中央下至地方都對安全生產工作越來越重視,黨中央領導人提出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人命關天,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必須作為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基層,大部分重點的企業也在區、鎮(處、街道)這一層級,做為一位基層安全生產工作者,我認為當前安全生產工作如何抓、怎么才能抓好基層的安全生產工作,可以從“五抓”(抓機構、抓標準、抓規程、抓治理、抓“打非”)、“五查”(企業日巡查、鎮(處、街道)周檢查、部門月督查、領導季抽查、專家年排查)著手。
一、加強“五抓”工作是保障安全生產工作的前提
1.“抓機構”,即抓安全機構和安全管理人員。抓好各級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建立健全工作,使層層落實安全監管責任,依法加強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督落實,機構的成立使安全生產工作逐級逐層抓好落實,同時要行業主管機構要嚴把行業安全準入關,強化建設項目安全核準, 把安全生產條件作為高危行業建設項目審批的前置條件,未通過安全評估的不準立項;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要依法取締。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均應嚴格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對未按規定落實的,必須依法進行查處。
同時,根據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規的要求,各生產經營單位也要設立專門的安全生產機構或配備專(兼)職安全員。要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責任領導、分解崗位安全責任到人到車間到班組。要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分析會,研究制定安全生產制度、安全措施和整改方案,確保安全機構的監管職能良好運行。如此一來,基層的機構成立,使安全生產工作有一個良好的出發點。
2.“抓標準”,即抓企業標準化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治本之策,也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生產經營單位要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通過標準來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人員)、機(機械)、料(材料)、法(工藝)、環(環境)、測(測量)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是落實安全生產法的法定職責、主體責任,更是加強安全生產基礎管理、提高本質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持續改進企業安全、實現事故可防可控的必由之路。
3.“抓規程”,即抓崗位操作規程。安全生產工作重點是抓好生產經營單位、企事業單位的作業人員日常安全教育工作,要制定管理人員及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計劃,按計劃分時分段組織人員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做好培訓記錄。要根據本單位(部門)、班組(崗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具體、詳細、操作性強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實行“兩圖上墻,一卡在手”(安全生產組織結構圖、規章制度上墻;應急預案、應急救援結構圖上墻;操作規程制作成卡片到崗位操作人員手中)。作業人員要認真執行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嚴格遵守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堅持持證上崗作業。專(兼)職安全員、班組長要對上崗作業的人員進行“安全預想30秒”(當日上崗前的工作安排、環境、天氣等一一做出詳細的安全預想)教育,要做好巡回檢查制度, 對作業現場進行監控,督促作業人員按規章作業。推行“三卡”,即全體職工推行承諾卡、應知卡、應急卡。嚴格遵守規章規程,牢固樹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觀點根植每個人心中。克服人員麻痹大意、習慣性違章、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抓治理”,即抓隱患排查治理。各級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生產經營單位、企事業單位針對本地區、本單位、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薄弱環節,深入徹底地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工作。各級負有安全監管職能的部門根據工作職責,對危化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建筑、特種設備、民爆器材、交通運輸、尾礦庫等行業(領域)的重大隱患及重大危險源要進行登記建檔、評估分級、督辦治理、跟蹤監督。對企業(單位)要抓好領導帶班、值班工作制度,抓好“危險時段”“重點部位”隱患排查工作,逐步形成“企業自查、專家指正、部門監管、政府督查”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機制,把安全生產與隱患排查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對隱患整改明確對象、整改時限以及跟蹤負責人,做到層層排查,確保排查安全隱患治理工作不留死角。
5.“抓打非”,即抓打擊非法建設、非法生產和非法經營活動。“三非”是當前安全生產領域突出的矛盾和重點問題,嚴厲打擊非法建設、非法生產和非法經營行為是安全監管部門重中之重的任務。各級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針對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和隱患點,加強安全防范,明確主體責任,嚴厲打擊非法建設、生產、經營活動。同時也要重點打擊違法分包、制止以包代管,強化對分包隊伍(勞務)管控力度,把好分包隊伍安全教育關、準入關、保證分包“合法性”。
二、加強“五查”工作是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保障
1.“企業日巡查”,即各生產經營單位及其車間、班組每天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檢查。在安全生產工作部署中,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履行好法定職責,帶頭執行現場帶班制度,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要成立安全生產日巡查專班,明確專班的工作職責,組織專(兼)職安全員和車間班組每天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巡查。要建好企業安全生產臺帳,記錄好巡查日志。重點記錄好設施(設備)的運行情況、運行記錄,做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發現的隱患要限期整改,切實做到安全才能生產。
2.“鎮(處、街道)周檢查”,即鎮(處、街道)分管安全生產工作領導每周要到本轄區內的重點企業、重點部位檢查一遍。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本轄區內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要加強組織領導,制定詳細檢查方案,明確檢查目標,細化檢查措施,做好檢查記錄。實行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逐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要重視安全檢查過程和結果,在檢查中發現的各類事故隱患,要明確整改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限期整改、專人督查,堅持檢查與整改同步推進。
3.“部門月督查”,即市(市轄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每月要到所監管的重點企業、重點部位檢查一遍。要深入到企業到基層,采取多種方式實地督查。一是看,即查看基層、企業的日巡查記錄、查看組織機構、查看工作臺賬、查看制度、查看作業現場、查看相關文件資料等;二是聽,即聽取各單位負責人工作匯報;三是督,即監管人員到企業到基層實地督查。通過一看二聽三督查,切實做到查有成效。
4.“領導季抽查”,即鎮(處、街道)主要負責同志每季度要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抽查安全生產工作,牽頭組織對轄區內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一次綜合檢查行動。市(市轄區)負有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每季度組織并邀請市(市轄區)分管領導對本部門監管的重點企業、重點部位進行檢查。
5.“專家年排查”,即每年分期分批組織專家對重點企業、重點部位進行一次專業的、深層次的隱患排查體檢。一是邀請大專院校、專業領域的專家;二是安排市政府安全專家庫的專家;三是組織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要高度重視專家排查的成果,狠抓整改到位,切實做到消除安全隱患在萌芽狀態。
安全生產工作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綜合性和統攬性很強的工作,分量重、任務多、事情雜,充分做好基層基礎安全生產工作,提高安全生產工作的質量和效能,始終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以“五抓五查”為抓手,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管理體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版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通訊作者:李祚華